首页 理论教育教师儿童研究引论:我国教师的缺席[13]

教师儿童研究引论:我国教师的缺席[13]

【摘要】:在我国,教师的儿童研究常常是零散的、不受重视的、甚至是缺席的,由此导致的后果是,儿童的概念经常被类别化和概括化,如优等生、学困生,或这个班学生等等,教师鲜能具体描述每位儿童的特征,并以此为据改革课程和课堂教学。同时,我国教师职前培养的有关政策中,也没有真正引导职前教师研究儿童。面对我国教师对儿童的固化认识,亟待恢复教师在儿童研究方面的好奇心和探究心,以“返乡人”的视角去欣赏和研究身边的每位儿童。

在我国,教师的儿童研究常常是零散的、不受重视的、甚至是缺席的,由此导致的后果是,儿童的概念经常被类别化和概括化,如优等生、学困生,或这个班学生等等,教师鲜能具体描述每位儿童的特征,并以此为据改革课程课堂教学。诚如有学者通过中日教师关于学生的知识的比较研究发现:“日本教师更关注个别学生……他们不但看到大多数学生的表现,而且还常常非常明确地指出某个孩子,他的具体位置以及这个孩子的独特之处,他们还会在一个时间段内观察这个孩子的变化……”[14]既然教师的儿童研究很重要,那么,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儿童研究为何会缺席?

(一)缺乏国家政策的引导

这主要指2012年之前,我国与教师相关的国家政策基本没有引导教师开展儿童研究。对于在职教师,主要引导教师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这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文件中:其一,教基〔2002〕26号教育部文件《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学校应建立以校为本、自下而上的教学研究制度,……”其二,教基[2003]6号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语文等十五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学校应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鼓励教师针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开展教学研究,……”在政策推动下,举国上下的教师们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校本教学研究,且教师们潜在地将这样的政策理解为主要围绕自身教的行为开展研究即可。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何校本研究主要聚焦于教学问题的研究,而非儿童学习和成长方面问题的研究。

同时,我国教师职前培养的有关政策中,也没有真正引导职前教师研究儿童。以去年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为例,标准中尽管提出了“教师是幼儿、中小学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在研究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但纵观后续的课程设置,“研究和帮助学生”的理念并没有真正在课程设置中得以体现,除了一门《教育研究方法》课程外,几乎没有与引导职前教师深入学校现场学习观察和研究儿童相关的课程,由此不难发现,职前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导向中教师研究儿童方面的课程设置仍然是欠缺的。相比较而言,在芬兰的职前教师教育中,开设了一系列的教师研究方面的课程,教师的儿童研究渗透在这些课程中。[15]

(二)教师的儿童研究既没有得到认可也没被教师自身意识到

在我国,从知识论的角度看,一个心照不宣的假设就是儿童心理学家或心理学工作者才是儿童知识的研究者和生产者,教师只是这些学者所生产的知识的接受者和应用者;据此,我国只有心理学家或心理学工作者的儿童研究,很少有教师的儿童研究。这样,我国的教师基本上是依据心理学研究者关于儿童发展的研究观点或教师的直觉大致了解学生的学情,以此为据进行教学设计,其结果是教师的教学往往只能满足部分学生的需要,而不能真正帮助每位学生开展有意义的学习。

与此同时,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教学中,教师对儿童的学习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现象都有了固定的解释或习以为常的理解,教师很少会真正深入反思和超越自身习以为常的状态,有鉴于此,教师很难真正意识到自身在儿童知识研究和生产方面的独特价值。面对我国教师对儿童的固化认识,亟待恢复教师在儿童研究方面的好奇心和探究心,以“返乡人”的视角去欣赏和研究身边的每位儿童。“返乡人”是当今美国最卓越、也是当代最重要的一位教育哲学家马欣・格林(Maxine Greene)所提出的观点,格林认为:“以返乡人的观点来面对每天的现实世界,就是用探究和惊异的眼光来看待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如同从久居的他乡重新回家时那样。返乡人会注意到环境中他以前未注意到的细节与类型,他发现他必须思考本地的仪式和习俗,好让其再次产生意义。”[16]

综上所述,我国教师的儿童研究为何缺席就不难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