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音画交响:研究记录载体对音乐表现及传播影响

音画交响:研究记录载体对音乐表现及传播影响

【摘要】:但音乐表演本身,在较为精确的记谱法出现之前,只能以师徒相授、口口相传的方式来传承。由此可见,印刷术成为推动音乐传播的第一个里程碑。一切的技术条件,为音乐的传播再次安上了助推器。这只是新的记录手段和传播方式对古老的艺术形式所带来的变革的一个缩影。除此之外,音乐的呈现方式、呈现内容也受到巨大的影响。

音乐是人类抒发情感的一种有效途径,即便是在原始社会,人类的狩猎、庆祝,部落的战争、仪式等场合出现的诸如欢呼声、呐喊声、群体活动等,都是最早音乐形成的源泉。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音乐典籍中都可以找到“歌唱”这种音乐表现形式。例如在《吕氏春秋·音初篇》中就记载了大禹治水时,涂山氏之女唱“候人兮猗”表达对禹的思慕之情,这也成为我国历史文献中所提及的一首最早的情歌。无独有偶,在尼罗河畔,考古学家们在古埃及人的墓旁也发现了雕刻在石壁上的歌词。

相比于早期歌唱行为从文献中找到佐证,乐器的存在显得更为直接,从东欧的斯洛文尼亚发掘的上面有孔洞的胫骨化石,被认为是骨笛的一部分,距今有43000年的历史。

在很多早期的壁画中,不难发现音乐表演一直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或存在于宗教仪式中,或存在于庆典活动中,或存在于各种娱乐生活中。但音乐表演本身,在较为精确的记谱法出现之前,只能以师徒相授、口口相传的方式来传承。

音乐是一种时间的艺术,然而时间是稍纵即逝的。在古代,留住音乐的手段就是将乐谱记录下来,以此为依据,从而让演奏和演唱的表演行为在不同表演者之间有可能实现复制,在不同年代的表演者之间实现传承。

从西方音乐的发展史来看,大约在11世纪出现了以横线为参照系的记谱法,后来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现在最为普及的五线谱,乐谱成为传播音乐的重要媒介。然而,在印刷术出现之前,乐谱都需要人工抄写,才能获得其复制品。

美国《生活》杂志曾经评选在上一个千年里,改变世界历史的一百件重大事件,其中排在首位的就是活铅字印刷术的发明。从15世纪开始,欧洲人逐渐掌握了印刷术,德国人约翰·谷登堡在雕版印刷术的基础上发明了活铅字印刷术,从而使大量印刷文字成为可能。印刷术在欧洲的广泛传播,使阅读的权利不再是少数贵族、神职人员才享受的特权,普通人通过购买印刷的复制品,同样获得了阅读和学习的机会。

不过,印刷术在音乐领域的推广要晚得多,这一切尚有待于大众需求的产生。贝多芬在西方音乐史上被认为是横跨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两个时期的伟大音乐家,但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家其实还不能通过自己的音乐技能谋生,往往不得不依附于王公贵族。例如被誉为“交响乐之父”的约瑟夫·海顿在长达30年之久的时间里都效力于埃斯特哈泽亲王家族,担任乐队指挥,为亲王的日常音乐需求提供各种服务,当然,正是亲王的财力,才使18世纪的海顿拥有足够的乐队规模进行交响乐创作的尝试。而作为海顿的“记名弟子”,贝多芬在19世纪最终能够成为“独立音乐人”,抛开创作不谈,正是得益于音乐向更广泛的群众普及的结果。在自己家里弹奏和演唱成了当时人们喜爱的娱乐方式,这种娱乐方式带来对乐谱需求的激增,乐谱的价值具备了商业化的可能,于是通过印刷进行大量复制就具备了前提条件,贝多芬的创作可以直接卖给出版商以获得收益,音乐家从而实现了自我谋生。

反过来,由于普通大众追求通过乐谱(例如一首钢琴曲)尽可能获得同创作者同样的音乐音响,记谱法也一步步被完善,力求通过纸媒这种方式尽量获得“原音重现”。

此外,“在众多的市民进入音乐厅而缺乏判断音乐优劣能力的情况下,报纸杂志的音乐评论文章对听众做‘专门’指导。音乐经纪人、出版商、音乐评论家成了音乐与听众之间的桥梁。经纪人和出版商热心让公众接受音乐的活动,对不少作曲家和演奏家是很强的动力;评论家们的文章不仅向听众宣传音乐家和解释作品,也树立了音乐趣味的标准”[1]。可以说,音乐产业在早期获利最为丰厚的商业产品,就是人们在家里弹奏的活页乐谱,即“印在纸上的音乐”。

由此可见,印刷术成为推动音乐传播的第一个里程碑。

留住声音,把声音保存下来,应该说一直是人们的愿望,但是真正把这个愿望变成现实的人,是美国发明家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1877年,30岁的爱迪生发明了一种录音装置,它可以将声波变换成金属针的震动,然后将波形刻录在圆筒形转鼓的锡箔上。当针再一次沿着锡箔上刻录的轨迹行进时,便可以重新按当初留下的痕迹发出声音。其实,爱迪生这个发明的初衷并不是为了音乐,只是为了弥补他不在家时错过电话的遗憾,但却在无意间成全了音乐的传播。

1887年,36岁的旅美德国人埃米尔·伯利纳获得了一项圆盘留声机专利,圆盘留声机可以先录制母盘,然后再大量复制子盘,从而解决了复制的问题。一切的技术条件,为音乐的传播再次安上了助推器。

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留声机走进了“寻常百姓家”,由于电子麦克风的出现,录音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唱片制品的销售十分火爆。

此后,以磁带为录音介质的技术应用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磁带录音催生了重复录音技术,以往强调团队间配合与交流的乐队录音模式被强调单个乐器演奏准确度的分轨录音模式所取代。录音的时候不再需要乐手们聚在一起演奏了,单独记录在一条音轨的乐器的音量和声音可以在演奏后加以改变,演奏的错误也可以从磁带上抹去,然后把新的声音叠加上去。

在录音时代到来之前,除了自娱自乐以外,音乐更多是作为一种群体性、社会性的活动而存在,如宗教仪式、祭祀、各种表演及娱乐活动,等等,不同的音乐存在于不同的“再现”环境中。然而,进入到录音时代,当人们掌握了声音记录手段——留声机以后,情况发生了改变,留声机使得从前特定的音乐欣赏环境不复存在,原本为教堂准备的圣乐也可以在家里独自聆听,为大剧院制作的歌剧可以在郊游的时候欣赏,随着唱片业的发展,音乐的表现环境被剥离,成为仅仅为耳朵所提供的声响服务。

这只是新的记录手段和传播方式对古老的艺术形式所带来的变革的一个缩影。回顾20世纪30年代,以维瓦尔第的作品《四季》和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为例,对于普通受众而言几乎没什么人知道,然而唱片使它们迅速成为千家万户中古典音乐的代名词。唱片、磁带以音乐的复制品的姿态通过传媒渠道使人们比先前任何时候都能更方便地听到、分析、截取音乐。除此之外,音乐的呈现方式、呈现内容也受到巨大的影响。

本雅明曾指出,“任何人都会发现,欣赏一件艺术作品,特别是建筑或雕刻,看摄影复制品要比看实物容易理解得多。”[2]因为建筑和雕刻要么体积过大,要么已经画地为牢,只有借助摄影复制品,我们才有了近距离接触的机会。他认为人们往往倾向于把原因归结为当代艺术感觉的衰退,但根本原因其实是在复制技术强大的影响下,我们对艺术作品的看法也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机械复制技术成为使对象变小的手段,帮助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把握艺术作品;如果没有这些复制品,艺术品本身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3]

对于音乐的记录手段而言,西方音乐体系随着记谱法的完善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依然保留着某些不确定性,例如速度和力度,作曲家对乐曲的速度和力度标记往往只是一个参考,演奏者或乐队指挥在处理这些标记的时候往往有着个人的理解和表达,这一点也被不少音乐专业人士认为是音乐表达其观念的重要体现之处。传统的音乐观念认为音乐应该是充满生气的有机体,它不停地进行自我革新,不应该是静止状态,也没有所谓的完美。然而进入录音时代,传统的观念面临挑战,因为唱片业的一贯主张是对特定曲目进行权威性演绎,向受众推荐最完美的版本,从而占领市场,从中获益。而从受众的角度来看,一旦音乐成为录音制品,乐曲的速度及力度就被固化,尽管市场上也存在多个不同演奏者、不同指挥的录音版本,但一次性的音乐演绎从此变成了永久性的呈现所暴露出的单一化的确是事实。另一方面,从音乐家的角度来看,录音制品的记录往往会造成不良的后果,为观众现场演出的音乐与为了录音而演奏的音乐肯定是有所区别的,音乐家们在现场演奏时实际上是在同自己录制的唱片上的演绎版本进行竞争。由于听众已经习惯于技巧完美、音响比例均衡的录音,在演奏会上就会有一定的心理诉求——再现之前早已耳熟能详的录音版本,这自然导致了许多演奏家、指挥家们不愿再冒险创新,结果使演奏风格日趋雷同,这无疑对音乐艺术是有害的。

录音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对音乐的传播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使音乐进入到寻常百姓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普及;另一方面,它又肢解和改造着音乐,使受众对音乐的感知、对音乐的观念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由此可见,录音技术成为推动音乐传播的第二个里程碑。

就在唱片业飞速发展的同时,一项新的音乐传播途径开始崭露头角。

1919年,美国无线电广播公司(RCA)成立。

1920年,在美国的匹兹堡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座定时广播的无线电电台。从此以后,声音广播技术在全世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无线电收音机成为市民家庭的新宠。

毫无疑问,即时传递新闻、实现信息的快速传播才是声音广播与生俱来的特质,所以声音广播起初并不是为音乐服务的,但音乐节目迅速成为声音广播重要的内容。对普通市民来说,由于当时价格还比较昂贵,为欣赏音乐购买收音机还是留声机实在是个矛盾的选择。因为如果购买了收音机,可以免费收听音乐节目,但并不是想听什么就能听到,需要被动地等待,或者写信或打电话到电台反馈“点播”的诉求;如果买了留声机,虽然可以任何时候想听就听,但新唱片的购买仍是一大笔需要不断追加的费用。

其实,在美国,唱片和电台的对抗一直存在。不少电台一开始是在演播室内由演奏家现场演奏音乐,通过麦克风的拾取,转化成电信号直接以无线电波的方式发射出去。但这样做的成本是非常高的,于是就出现了在演播室内用留声机播放唱片,再用麦克风拾取为电信号,最终以无线电波的方式发射。这种做法显然对唱片业造成了侵害,所以美国音乐家联合会(the American Federation of Musicians,简称AFM)一直质疑这种做法的合法性,在1933年曾提出禁止所有广播电台播放唱片,但没有成功。

可以说,无线电收音机带来了这样一种感觉——全世界都聚集到了同一个舞台进行演出。而电视更是强化了这种感受,并且带来了大量的视觉信息。

1936年8月英国广播公司在亚历山大宫建立了电视发射台,从而拉开了电视应用的序幕,同年11月英国广播公司正式播出了电视节目,当时约有100多部电视机收视了电视节目。继英国之后,1938年法国建立了电视台,美国和苏联也相继建立了电视台。

对电视而言,磁带录像机的发明要滞后近二十年。这意味着,在电视发展的初期,尚缺乏有效的记录方式。就是说在当时的条件下,电视节目的制作方式只能采用直播的方式,通过摄像机拍摄,直接把电视信号传送出去。这样做的缺点是现场的错误率较高,无法记录下来进行重放,更不用提后期制作了,所有的环节必须一次性完成。

如果一定要进行记录的话,当时的条件下只能求助于电影的制作方式,用电影胶片拍摄,然后通过冲印以后,再用电子扫描播出,简单点来说就是在播出节目的时候,把演播室变成电影放映厅,用电视摄像机直接对着屏幕拍摄,然后将信号发送出去。从这个意义上讲,所有的电影故事片都可以用作电视的片源,电影也是最早被引进的节目。但是由于各大电影制片厂和制片人感到了电视的潜在威胁,为了能将观众继续留在影院里,纷纷拒绝提供片源。

在这种背景下,电视开始探索各种节目形式。

以美国为例,从40年代后期起,各大广播网都将关注重心和扶植重点从电台转向电视,纷纷将最好的节目、出色的主持人和大部分资金转移到电视。依靠电台广播所积累的经验和所造就的人才,电视节目在种类的多样化方面很快便赶上并超过了电台广播,主要节目形式有音乐、综艺戏剧等,还有新闻报道和体育赛事的播出,等等。

1956年世界上出现了第一台用于电视广播领域的录像机,到60年代初期,各大电视网都已经改用速度又快、质量又好、使用简便、性能安全的磁带录像设备了。录像机的使用给节目的后期编辑和制作带来了一个巨大的创作空间,它可以使节目录制下来进行重新编辑,避免了直播中的错误,还可以把音乐和配音加入到原始的声轨中,从而使制作水平进一步提高。

到了20世纪70年代,磁带录像的家用化开始风靡全球,以VHS为代表的1/2英寸家用录像系统逐步占领了世界市场,磁带录像技术改变了以往磁带记录仅限于声音的历史,使声音和图像在磁带这一大众化媒体上得以完美地结合。此后,磁带录像技术一直在电视领域独领风骚,成为持续20年多的最流行的视听记录存储技术。音乐(主要是歌曲)加影像通过电视传播的表现手段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而且这种新形式可以记录在录像带上成为新型的音乐产品——音乐录影带(MV,Music Video)。

图1-1 巴格斯乐队(The Buggles)的音乐录影带《录像带杀死广播歌星》(Video Killed the Radio Star

MV通俗来说就是指给歌曲配以精美的画面,使原本只是听觉艺术的歌曲,变为视觉和听觉结合的一种崭新的艺术样式。人们以前习惯把音乐电视叫做MTV,即Music of Television,实际上这种叫法不够准确,现今的学术界基本上已经修正这一称谓,MTV统一指1981年美国传媒业巨子罗伯特·皮特曼创建的MTV全球音乐电视台。MTV电视台播出的第一支音乐录像带是巴格斯乐队(The Buggles)的《录像带杀死广播歌星》(Video Killed the Radio Star),这首歌出版于1979年,是一首每分钟132拍的快歌,当时拍摄MV的预算是5万美元,这在当时是一笔非常昂贵的投入,由图1-1我们可以看出,这部MV主要是展示歌手的现场表演。

图1-2 迈克尔·杰克逊的剧情MV《颤栗者》(Thriller

对MV产生重大影响的音乐人是迈克尔·杰克逊,他1982年12月发行的专辑《颤栗者》(Thriller)将音乐录影带的发展推上了一个历史的最高点,在迈克尔·杰克逊以前,MV大多只是歌手对着镜头唱歌,十分无趣。而迈克尔·杰克逊将舞蹈、视觉特效、故事情节等电影手法融入音乐录影带中(如图1-2所示),从而为MV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总而言之,电台和电视广播的出现,对音乐的传播实现了从一点到多点的覆盖,同时大大加快了传播的速度,一首歌在电台广播中的重复播放可以使其家喻户晓,一首MV在电视里的集中轰炸甚至可以让歌手一夜爆红。MV这种形式最初记录在电影胶片上,但却并不能像电影那样在电影院获得收益和传播效果,而电视的推广和普及,使MV获得了新生,与此同时,音乐和影像的结合也成为一个全新的创作领域。

由此可见,电台和电视广播成为推动音乐传播的第三个里程碑。影像已经渗透在音乐的表现手段中。

爱迪生发明的留声机用机械的方法实现了对声波的记录和重放,电声录音技术把声波信号转换为电流电压的变化,并在磁带上通过对信号的控制实现了对声音的编辑重塑,而进入到数字时代,电信号的变化进一步被转化为二进制数字信号进行处理。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人类处理信息的能力越来越强,并实现了信息的数字化。近代光学、光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及材料学等学科的发展,为光盘技术的成熟及工业化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20世纪80年代初,飞利浦公司和索尼公司成功开发出数字光盘音响系统,并制定了通用标准——激光唱片CD格式标准。

对于CD唱片来说,声音的清晰度和准确度是最明显的标志,由于没有背景噪音,音乐中的每一件乐器的声音都清晰、明亮,音质与原始声音几乎毫无差别,这种音质也就是常说的超级高保真音质,即Super HiFi(high fidelity)。

CD唱片的出现,为声音的重现赋予了全新的含义。与胶盘唱片和磁带相比,从理论上讲,一张CD能够永久保存,不会有变形、磁粉脱落等问题,并且每次播放的时候声音都是一样地好,没有划伤、卡带、走音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中期,MP3音频压缩技术诞生,由于压缩比高,适合在互联网上传播,MP3文件几乎成为网络音乐的代名词。网络音乐传播影响的日益扩大使得专门的音乐下载网站开始出现,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MP3.com和Napster等。“MP3.com网站始建于1997年,为具有潜力的艺人提供音乐作品的发布,同时发布各项最新消息和提供免费的音乐下载。而Napster网站建于1999年,在其开发的在线音乐的交换程序基础上,运用P2P(点对点)技术传播音乐,用户可以通过在自己电脑上加装相关软件的方式,同另一台安装同样软件的电脑进行连接,相互实现音乐的复制,众多用户组成平台,将使音乐在网络中的流通范围更广、流通速度更快。”[4]这种在线音乐下载平台的出现为全球的音乐爱好者共享音乐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其实,在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平台上,无论是纯音乐音频的MP3文件,还是携带了音乐的视频流媒体文件,并没有明显的差异,都是“0”和“1”的字符串,只是数据量的大小不同而已。正如美国学者尼葛洛庞帝在其1996年出版的《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提出的那样,在数字化时代,我们面对的只是“比特”。

另一方面,数字技术和互联网也为音乐创作提供了全新的平台。

在音乐发展史上,钢琴是一种带来深远影响的机械装置。钢琴是有键盘的乐器,每个键对应一个固定的音高,演奏者只需要敲击键盘,相应的音就会发声,而且十个手指在键盘上可以自由运转,同时可以奏出很多音,既可以很方便地演奏旋律,又可以演奏和声。后来几经改良,钢琴对音调强弱力度也可以进行细微的表现,在键盘上可以奏出极为复杂的音乐,一个人的演奏可以起一个乐队的作用。所以,钢琴对音乐的发展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伴随着钢琴的完善,“古典主义”时期发展起来的音乐形式——交响乐成为迄今为止公认的一座丰碑。而交响乐这种形式是要求几十人的乐队成员共同演奏的,如果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作保障,即使写出了动人的乐章,也没办法实现。而进入到数字时代,MIDI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

MIDI天生就是数字化的产物,但它却不是随计算机的发展而诞生的,而是伴随着电子音乐特别是合成器的发展而出现的。1982年,国际MIDI协会(International MIDI Associaotion,简称IMA)制定了MIDI协议1.0版,内容包括:电子信号输入输出,接口和连线方式,MIDI信息的基本格式和内容,等等。这个协议的重要贡献,是解决了实现不同合成器之间可相互演奏和控制的问题,MIDI这个新名词于是诞生了。MIDI规格确定了一套标准,保证不同厂商生产的不同牌子的电子乐器之间能保持适当的硬件兼容性。它为与MIDI兼容的设备之间提供了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标准化协议。换句话说,MIDI有可能为乐器建立某种局域网。

当作曲家写下一段音乐并将它交给演奏人员时,实际上是传送该音乐作品的表演数据。在这里,用来记载这些为再现该乐曲所需要的指令的载体是纸张。但是很显然,即使将乐谱贴近耳朵也不会听到任何音乐,这是因为乐谱实际上并不等于音乐,这不过是演奏音乐的一组指令。乐谱会告诉演奏家要演奏哪些音符、它们应该持续多长时间、应该使用多大的力度以及其他各种各样重要的信息。

MIDI文件就是由一系列MIDI指令和消息组成的文件。它具有MIDI格式并以“.MID”为扩展文件名。这就如同一份电子化的乐谱,如果把创作电子音乐看作以事件为序列的编程,那么完成这件事情所使用的软件或硬件就称为音序器,最初集成在一些合成器键盘中。而个人电脑更是拥有图形化的用户界面,利用强大的音序器软件,在电脑时钟的基础上,可将演奏者通过MIDI键盘实时演奏的音符、节奏信息以及各种表情控制信息,如速度、触键力度、颤音以及音色变化等以数字方式按时间或节拍顺序记录下来,然后对记录下来的信息进行修改编辑,经过编辑修改的演奏信息在任意时刻都可以发送给音源,再由音源调用相应的乐器音色,从而发出相应的声音。从这个意义上讲,“你得感谢技术的进步让你不必成为一名音乐家却能够演奏乐器”[5]

在实际操作中,每一轨的乐谱信息依次添加,属于不同声部的演奏信息可被记录在不同的MIDI通道中。音序器软件可以编辑作品中的细微部分,可以改变乐器,对一些段落作升调或降调处理,插入或删除一个音符或一大段音乐、将一个音符向前或向后推移几毫秒以及可以量化演奏中的误差率。最后,音序器可将所有MIDI通道中的演奏信息同时演奏。这样,一个人就可完成相当于一个乐队的多声部演奏和录音任务。

随着MIDI技术不断地发展,音序器软件同音频软件相互渗透,功能越发强大,逼真的软件音色库也不断完善,数据在互联网上迅捷传输……这一切都为新一代数字音乐家们搭建了崭新的实践平台,开创了广阔的创作天地!电脑上只要安装了软音源插件,就如同拥有了一个随时待命的乐队,只要联通了网络,音乐合作伙伴“天涯若比邻”。

此外,数字音频工作站使影视配乐工作具有了高集成度和高效率的特征。与传统的影视配乐工作相比,电脑音乐中时间和资金投入上有相当大的优势。一方面,邀请乐手、组织排练等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工作;另一方面,录制声学乐器时的拾音环节也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有时候还会遇到复杂的情况难以处理。现在,这些环节都可以省去。此外,数字音频工作站不但集成了音序器软件和多轨音频编辑软件的各项功能,还与视频实现了接轨,加入了视频轨和视频显示,如图1-3所示。于是,音乐与视频的对应关系变得愈发“精确”,一种精确化特征明显的音画关系成为数字时代的基本特质。

由此可见,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成为推动音乐传播的第四个里程碑。影像与音乐在数据流中已经浑然一体。

图1-3 音序器软件实现针对影像的音乐实时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