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博物馆陈列展览的观赏性研究成果

博物馆陈列展览的观赏性研究成果

【摘要】:博物馆陈列展览不是任意的艺术创作行为,而是受到博物馆使命、博物馆学理论、博物馆藏品、陈列展览主题和博物馆观众的制约。尽管如此,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创造空间并不狭小,涉及专业领域众多。所有设计、工艺和技术都为陈列展览的完成而服务,这充分表明了陈列展览的综合性。

19世纪50年代之前,一般民众对参观博物馆毫无兴趣,不仅对内容看不懂,而且视觉上也感到疲劳和不适。英国著名的工艺美术家H.寇尔,首次提出要把工艺美术与陈列展示内容有机结合,例如,通过油画、水彩画、雕塑、木刻等帮助观众了解陈列展览内容及重点,既减少疲劳,还可以在身心愉悦中得到美学享受。此后,陈列展览的理论与技巧不断创新,博物馆领域也出现了专职的陈列展览设计人员,极大地改变了陈列展览形式设计水平,影响着博物馆的公众社会形象。今天,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向着艺术化、人性化、数字化等方向发展,努力寻找更符合现代博物馆陈列展示特点的传播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手段的发展,陈列展示形式远远超越了传统的图文展板的静态展示,例如模型演示、景观再现、视频展播、幻影成像、主题剧场、互动体验项目等各类动态展示,通过视觉的新颖性和冲击力,很容易激发公众主体参与意识,唤起共鸣。陈列展览技术在博物馆的合理应用,依托于文化创新的设计理念,实现陈列展示功能需求与新技术、新材料的合理把握,陈列展览设计与艺术表现形式的相互渗透,陈列展示空间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体现出博物馆专业人员与展览设计与施工制作等方面的高度协调配合。

每一个陈列展览都应具有独特的品质,审美风格应当与展示内容相呼应,绝不能因为盲目追求形式美,而伤害陈列展览的思想性和科学性。反之,如果陈列展览所表达的视觉感受、所营造的环境气氛与展览主题和内容设计互为表里,就可以使陈列展览的主题、内容、信息、知识与形式、视觉、环境、感受相映生辉,使陈列展览的思想性、学术性和知识性,伴随观赏性、趣味性和互动性,浸入观众的脑海心田,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这种审美不仅有利于观众理解展览内容,甚至美本身就成为参观学习的动力。

杭州茶叶博物馆,通过环境整治,将周围的户外场所作为展览的辅助空间,有效地创造出活泼有趣、生机盎然的景观。龙井茶和虎跑水是杭州的“双绝”。首先,博物馆充分挖掘茶文化内涵,展示出100多种丰富多样的茶树品种,对各品种的产地、名称、类别详细说明,营造出内容丰富的室外展区。观众不仅可以看到常见的灌木型茶树,还可以观赏5米多高、自然生长了50多年的大茶树。其次,博物馆做足“水”的文章。通过环境整治工程引西湖活水,采用深潭蓄水、分层筑坝、涌泉、山涧、溪滩等手法,对水系进行处理,营造多种水景,形成室外品茶区域。通过种种努力,茶叶博物馆拓展了博物馆文物收藏、公共展示、旅游休闲、美育启智等多方面的功能。

近年来,一些博物馆结合自己的地域特点,构建突出自己特色的陈列展览的同时,不断推出新的陈列形式,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手段,摆脱过去以展板为主的说教式的展示形式,加入多媒体技术,对灯光、温度进行运用调节,采用可操作模型、触摸屏等动手参与项目,使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学到知识。陕西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不断探索陈列展览的形式创新,通过现代科学技术的合理应用,增加观众的文化体验。在展厅中设置了多媒体演示系统,展示秦始皇陵区的航拍录像、俑坑发掘过程、俑坑结构的三维动画图、兵马俑修复过程等,这些都有助于观众了解秦始皇陵的全貌,有助于深入理解与秦始皇兵马俑相联系的深层文化内涵。

浙江自然博物馆新馆的“自然·生命·人”基本陈列较多地运用景观和高科技手段,但是并没有给人们留下过度的印象。“地幔对流”“高仿真达尔文机器人剧场”“抛物线观测仪”等与陈列展览内容相得益彰,有力地支撑了努力追求体验、探索和发现的设计目标。“绿色浙江”的山地、湿地和海岛等生态系统景观,都是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赴实地考察,择取生态系统景观信息并进行模拟设计,高仿真翻模制作而成。这种通过对于细节精益求精的制作,维护博物馆真实性、科学性和直观性特征的做法,值得提倡。

在博物馆的复原陈列中,通过选取某一历史现象的场面或某一自然生态的场景实现“情景再现”,深入挖掘真实的历史氛围和生动的生活情景,挖掘特定人物有血有肉的精神世界内涵,通过文物与环境组合、文物与模型组合、文物与图像组合等方式,在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基础上,对展示空间进行技术处理,恰如其分地再现历史氛围,恰到好处地模拟历史情景,强化时空中的历史真实感,摈弃脸谱化、符号化的表现模式,改变传统陈列展览呆板、单调、静态的方式,通过各种表现手段的应用,丰富陈列展览的艺术语言,达到内容设计与形式设计的和谐统一,在带给观众视觉享受的同时,使之能够更好地感悟陈列主题。[3]

营造博物馆内不同区域的光照亮度,是陈列展览照明设计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一般而言,亮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环境会令观众感到愉快,使参观者视线集中,如果亮度差别过大,就会引发观众视觉疲劳,甚至会造成不愉快的心理感觉。但是如果亮度过于均等,则会使观众产生呆板、单调和漫不经心的负面情绪。因此,陈列展览设计应更加注重研究观众在参观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规律,灵活运用照明环境艺术,用光照亮度的科学合理变化来增强陈列展览和文物展品的观众亲和力。

博物馆陈列展览不是任意的艺术创作行为,而是受到博物馆使命、博物馆学理论、博物馆藏品、陈列展览主题和博物馆观众的制约。尽管如此,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创造空间并不狭小,涉及专业领域众多。例如在陈列艺术方面,涉及博物馆学、历史学建筑学、艺术学等;在实际操作方面,涉及空间设计、平面设计、电气设计、结构设计、多媒体设计等;在制作工艺方面,涉及装饰装修工艺、摄影印制工艺、雕刻油漆工艺、绘画雕塑工艺、金属制造工艺、文物保护技术、安全防卫技术等。所有设计、工艺和技术都为陈列展览的完成而服务,这充分表明了陈列展览的综合性。

在陈列展览场所会有各类展柜、展具、灯光、音响、视频设备,以及其他多媒体展示设备,在展览设计中必须精心地进行配置,才有可能取得良好的展示效果,并有助于表现陈列艺术的感染力。例如,陈列展柜设计必须遵循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原则。陈列展柜直接服务于文物展品,是博物馆藏品公开展出时的保管器具,因而必须满足安全防范的各项要求,诸如防盗、防火、防虫、防尘、防潮、防光害等。同时,陈列展柜必须具有良好的展示功能,各个部位的尺度比例均须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原理,使得观众参观时感觉舒适。陈列展柜的开门方位、开门方式、构造亦须符合使用方便性的原则,以利工作人员提高效率。此外,陈列展柜是决定整个陈列艺术形象的主要因素之一,结合陈列展厅内部装修,它可以创造出博物馆环境特有的艺术气氛和气质,提高文物展品的表现力,给观众以美的享受。展具是文物陈列中文物与展台对接的部分,是观众视线最敏感的部位之一,往往需要特殊的工艺制作。展具的首要功能是保护文物安全,而后是美观精致,不影响文物展品的美感,不影响观众的观赏。灯光不仅是满足人的视觉功能需要和照明的主要条件,也是创造空间、美化环境的基本要素。灯光可以构成空间,改变空间,美化空间,但是也能破坏空间。因此,博物馆陈列展览照明灯具的选择和运用,直接影响展示空间设计的效果。

形式设计和技术运用的终极目的,都是张扬文物展品的文化个性,而不是为形式而形式,为技术而技术。应该信守博物馆陈列的基本理念,避免不顾主题特性、背离艺术规律、混淆艺术和技术、盲目追求高科技手段,从而降低陈列展览的文化与艺术品位的问题出现。博物馆陈列是由多种展示要素构成的,其中包括文物、图片、艺术品、模型、蜡像、道具、建筑、景观、影像、符号、文字、声音、灯光、多媒体等。一方面,陈列艺术寓于技术要素之内,前者要通过后者来展现;另一方面,艺术效果也不是技术要素的简单堆砌。在博物馆的陈列展览中,技术从属于文化艺术,而不能僭越或替代文化艺术。

当前,博物馆事业正在迎来空前繁荣的时代,为陈列展览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但是,我国目前的博物馆陈列设计现状,仍然是喜忧参半。喜的是伴随蓬勃发展的博物馆事业,优秀的陈列展览设计不断涌现;忧的是量大面广的陈列展览,出现形式和风格的相似、雷同,缺乏理论研究和新的探索。身处博物馆展厅之中,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大多数参观者属于走马观花式地浏览,参观活动结束后很多人对展出内容依然只是一知半解,这样不仅使展览的效果大打折扣,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也没能得到充分发挥。

目前,个别博物馆的陈列展览仍然缺少个性和特色,个别陈列展览选题没有新意;主题提炼不足,平铺直叙,面面俱到;内容枯燥乏味,学究气浓,通俗性不足;展览结构混乱,逻辑性不强,多为教科书的翻版,展览表述过于理性,感性不足;展览信息安排繁杂混乱,不易为观众接受。缺乏空间变化的陈列展览,不仅使人们感到压抑,而且令人感到乏味,无疑大大妨碍了人们对陈列展览观赏性的认识和营造。

1947年,中国博物馆学家韩寿萱在一次演讲中强调:“陈列的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他在介绍欧美博物馆时说道:“他们的陈列,是先选定一个展览目的,然后根据这个目的,去收集实物,研究实物,再创造适当的环境,陈列其中,使陈列品更有意义。而最重要的,是他们的陈列能将高深的学理通俗化、具体化,使人易于了解。或者把杂乱无章的实物,整理出个系统,看出了异同,鉴定了时代,使参观的人们可以了解历史上的演变和文化上的进步。”这样的博物馆陈列“有意义、有系统、富于美感、易于领受”。

事实证明,一个陈列展览精品的形成,并非仅仅取决于好的题材立意与高科技手段,更为重要的是取决于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和协调。例如,上海博物馆青铜器陈列给参观者以深刻印象,展示空间选用类青铜色织布做展墙基色,其上还镶嵌了体现金属特性的金线条,并在展柜台座上设计了仿古装饰纹样,与展品的艺术风格相映成趣、互相衬托的陈列形式和造型别致、各具千秋的一件件艺术珍品共同成就了一个颇具古雅、凝重艺术气质的陈列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