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20世纪50年代前后世界博物馆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前后世界博物馆的发展

【摘要】:20世纪50年代以前,世界经历了两次大战,不仅使许多国家的博物馆事业处于停滞状态,而且也使许多博物馆遭到破坏,尤其以二次世界大战最为严重。但是,二次世界大战对苏联博物馆事业造成的破坏也是巨大的。粗略估计,亚洲各国博物馆的总数应在5000座以上,类型日趋多样,科学技术和民族民俗等类博物馆的迅速发展,是其显著特点。它们代表了世界博物馆发展的格局和潮流。

20世纪50年代以前,世界经历了两次大战,不仅使许多国家的博物馆事业处于停滞状态,而且也使许多博物馆遭到破坏,尤其以二次世界大战最为严重。但在20世纪两次大战之间,曾经有过一段和平时期。这不仅是博物馆发展的有利时机,也出现了需要建立国际性的博物馆组织的要求。

最早建立的博物馆机构,是1889年英国的博物馆协会。到20世纪开始后,相继在美国、斯堪的纳维亚诸国、德国、法国建立起了国家的或地区性的博物馆组织。在此基础上,1926年,当时的国际联盟,在巴黎成立了国际博物馆事务局。它加强了各国博物馆之间的联系,促进了学术交流和博物馆的发展。

这个时期博物馆的数量、类型也有了增加。由于受战争影响小,经济发展迅速,美国成了科技博物馆发展的热土,芝加哥科学与工业博物馆就是在1933年建立的。1937年巴黎大学创办的“发现宫”成为现代化的实验教育科普教育的典型。

十月革命后建立起的苏联,其各加盟共和国的博物馆迅速得到发展。而且十分强调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强调地志性博物馆的建设。到20世纪40年代,全国博物馆数量达到1000余座,基本形成了博物馆网。但是,二次世界大战对苏联博物馆事业造成的破坏也是巨大的。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几十年里,世界博物馆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第一,是国际博物馆协会(简称ICOM)的建立。这是由美国人昌西·哈姆林倡议创立的,并由他担任第一任主席。这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CO)资助下的非政府A类组织。它通过各国家委员会中的个人委员和团体委员,把世界100多个国家的博物馆组织和重要博物馆团结在一起,对于支持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博物馆之间的联系和博物事业的发展,以及促进博物馆各类专业之间的了解与合作互助,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还通过下设的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三个地区委员会帮助这些地区各国博物馆的发展;也正是通过国际博协的努力,博物馆学被正式承认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因此,它的作用是战前国际博物馆事务局所不能相比的。

第二,战后发展中国家的博物馆事业迅速发展,对于改变世界博物馆的格局有着重要意义。二次世界大战后,一大批殖民地国家,摆脱了殖民主义的统治获得了独立。它们在建设自己独立的国家和民族文化事业中,都十分重视博物馆的建设,把它视为推动本国文化建设,保持和发挥民族文化传统和精神的重要阵地。

在非洲,由于大多数国家是战后陆续独立的,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尤其不易。但经过各国政府的努力,在国际博物馆协会的帮助下,数量有了很大增加。在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这个期间,仅据对21个国家和地区的不完全统计,博物馆就由185个增加到448个。原来基础较好的埃及等国,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又建成了一批重要博物馆。

亚洲各国的博物馆事业,较非洲要好得多。但在20世纪50年代前后,一些国家着重于恢复和重建受到战争破坏的博物馆,另一些国家则在于改造殖民主义时代遗留下来的博物馆。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各国博物馆才有了很大发展,目前数量最多的是日本和中国。粗略估计,亚洲各国博物馆的总数应在5000座以上,类型日趋多样,科学技术和民族民俗等类博物馆的迅速发展,是其显著特点。

拉丁美洲各国的博物馆发展不平衡,像巴西、墨西哥、阿根廷三国,博物馆的发展较之其他国家充分,类型也较丰富。反映古代印加帝国文化和玛雅文化的博物馆,更极富特色。最负盛名的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建成的墨西哥国立人类学博物馆。这是一座陈列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规模宏大的现代化博物馆。丰富的展品,充分展现了玛雅文化的精髓。

第三,欧洲和北美发达国家的博物馆的发展速度更快、类型更齐全,几乎包括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它们代表了世界博物馆发展的格局和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