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奠基:苏联援华156项工程的历史作用

奠基:苏联援华156项工程的历史作用

【摘要】:其中建设的高潮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至1957年底,156项工程中有一半以上的项目已按期全部建成或部分建成投产,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见,156项工程的实施加速了中国经济的公有化、计划化进程。实际施工的150个项目的建设,极大地改变了中国。[130]尹光认为,“一五”期间156项重点工程的确定具有划时代的历史作用,是新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

董志凯在《新中国工业的奠基石——156项建设研究(1950—2000)》前言中指出,中国大规模工业化的起步,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其标志就是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的以156项建设为中心的经济建设。它是中国工业化的奠基石与里程碑。从1950年第一个项目开始建设,到1969年156项实际实施的150项全部建成,历时19年。其中建设的高潮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至1957年底,156项工程中有一半以上的项目已按期全部建成或部分建成投产,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新增的工业生产能力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156项重点建设项目和限额以上的近千个工业建设项目,也初步改变了旧中国工业布局不合理的状况,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156项重点建设项目也为中国工程设计、技术、施工人员和产业工人的成长创造了条件;156项工程新建、改建、扩建的企业为中国工业化做出了巨大贡献。[120]

董志凯还指出,156项重点建设项目的完成,形成了巨大的社会生产力,与其他千余项工业建设项目相配套,在中国初步建立了相对独立的、自主的、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为我国工业化奠定了基础。156项重点项目的建设及其取得的成就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完成的,可以说,计划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建立、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如果没有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就不可能有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举世瞩目的高速增长,就不可能在医治战争创伤的基础上初步建立社会主义物质基础。[121]

王奇指出,苏联援建156项工程的实施,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雏形注入了苏式基因,中国从此开始仿效苏联经济模式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固然苏联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在特定历史时期发挥过非凡的效用,但进入和平发展时期很快地便显现出所有制单一、排斥市场、排斥竞争等弊端。以156项工程为核心的跃进式工业化战略的实施,使中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国民经济公有化。和苏联一样,中国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具有资本密度大、技术含量高、建设周期长的特点,需要巨额投资和大规模的资本积累,除了国家几乎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启动、组织整个工业化的进程。所以,156项工程的实施,加速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发展。同时,要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必须集中全国的各种力量,特别是要适当集中全国的经济力量来满足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需要,这就要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可见,156项工程的实施加速了中国经济的公有化、计划化进程。随着“一五”计划的完成,苏联经济模式基本上在中国得以确立。然而,这种集所有权、经营权于国家一身的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在适应特殊的工业化战略及大规模经济建设要求的同时,又与经济发展尤其是商品市场经济发展形成了新的矛盾。[122]

袁宝华指出,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经济建设,依靠全国人民的努力,在苏联和其他友好国家支持下,取得了重大成就。第一个五年计划胜利完成的意义重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封锁;其二,新生共和国开始有了自己的现代工业;其三,培养了人才;其四,积累了经验。[123]

李志宁认为,156项建设在中国工业史上有崇高的历史地位。这是中国工业化史上真正比较坚实的第一步。从清朝洋务派开始引进机器工业以来,中国工业史上还从来没有过这样集中、这样全面、这样系统且在短时间里就完成了以大工业为基础的国民经济体系的根本性改造的时期。后来,我们曾在既无外债、亦无外援的情况下在60年代中期自力更生地进行了相当成功的工业化建设,又在70年代初期进行了相当集中的大规模的西方技术设备的引进,这些都是在“一五”时期建立起来的已有的工业基础之上进行的。[124]

唐日梅认为,20世纪50年代,由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是“一五”时期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核心,在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正是这156项工程构筑了新生共和国的钢筋铁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实际施工的150个项目的建设,极大地改变了中国。[125]

张久春从项目的分批确定和实施、项目中的技术转移以及项目的实施效果三个方面介绍了156项工程,评价了156项工程的历史地位,概括了工程中的技术转移的特点,认为156项工程帮助新中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基础工业体系和国防工业体系的骨架,起到了奠定中国工业化初步基础的重大作用,使中国初步构建了比较完整的现代技术体系。[126]

孙国梁、孙玉霞认为,156项工程是“一五”期间苏联援建的项目,项目的确定主要是通过精心酝酿的三次谈判而成,项目布局的特点是以改变工业布局的不合理状况为着重点、重视有效利用资源、兼顾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及结合国防安全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的。156项工程在中国经济建设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它的建设实施也为中国积累了丰富的工业建设经验。[127]

宋凤英指出,中国大规模工业化的起步,是在新中国建立以后。其标志就是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的以156项工程建设为中心的经济建设,它是中国工业化的基石与里程碑。156项工程是“一五”计划期间苏联援建中国的156个工业项目的总称,这一庞大的援建工程,旨在帮助中国建立比较完整的基础工业体系和国防工业体系的骨架,以奠定中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128]

宋凯扬也认为,由苏联援助建设的156项工程,是奠定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的关键工程。[129]由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记载着中国人民为实现工业化的创业艰辛,凝结着苏联政府和人民对新中国的真挚友情。[130]

尹光认为,“一五”期间156项重点工程的确定具有划时代的历史作用,是新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它的建成,无论是设备还是技术,都是国际一流,它不仅承担了巨大的社会功能,缓解中国工业布局不合理及经济发展的失衡等,而且在各重要领域还填补了国内空白,为新中国以后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131]

唐艳艳认为,从新中国半个世纪工业化的实践中可以看到,新中国虽然经历了几次技术引进的浪潮,但第一次大规模引进技术的156项工程建设取得的效果却是最好的。这些重大工业项目的建设奠定了新中国的工业基础,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132]

孙运莉从利用外援的角度分析了156项工程的历史作用,并实事求是地分析了这156项重点工程的利与弊。[133]

《为中国经济的腾飞铺好跑道——五十年重点建设项目立奇功》一文提到了156项工程对中国工业经济形成所起到的基础性作用,指出:20世纪50年代,在国家经济基础十分薄弱的情况下,以苏联援助的156项工程为骨干,在能源、钢铁、有色金属化工机电、轻工及国防等方面进行了大规模的重点建设,其中,包括鞍钢、武钢、长春一汽、东北三大动力等,奠定了新中国工业化的基础。[134]

赵士刚、熊亮华认为,“一五”计划期间,苏联和东欧各国,特别是苏联对中国的经济技术援助,对于迅速提高中国的工业技术水平、尽快建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起了重要的作用。[135]

吴熙敬主编的《中国近现代技术史》(上卷)谈到了156项建设工程对提高中国工业技术水平的作用。[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