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整体把握的要义,是阅读全诗,抓准意象,体悟情感。重要的是宏观整体把握:“雁儿落”写向往归隐的缘由。宏观整体把握中诗歌意象的景和事抓准了,基本内容和写法就有“谱”了,因而不管试题怎么命制,解答都会轻而易举。宏观整体把握是古代诗歌鉴赏的基础和关键,这一步如果出了“错”、离了“谱”,那答题的结果往往是不堪设想的。......
2023-11-22
(一)把握素材整体,析取核心问题
可以说,任何一种教学活动都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批注式阅读教学也不例外。一方面,教学本身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另一方面,每一个文本都是一个包含不同元素的有机整体,这些元素被整合到整体的内涵中。因此,在批注式阅读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先勾勒大纲,把握全局,然后关注局部,挖掘深层潜在的意义。批注要求与我们倡导的完整性相一致:学生必须从全文的整体内容中理解,并在批注中简要记录他们的经验,无论单词是否经过检查,句子是否理解,字符是否理解,都必须与文本相结合。批注式阅读课尤其需要体现与学生和教材特点密切相关的完整性。
第一,每个学生的学习、理解和生活经历都是不同的。因此,批注的重心必须不同。尤其是在批注教学的早期阶段,当学生没有掌握有效的批注方法时,他们更关注文本的某个部分或细节。
第二,小学课本中的许多记叙文,或记人,或叙事,或描写风景或抒发感情,有些材料有多种写作方法。教材编辑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在学习一段时间后在每个学习阶段应达到的学习水平,仔细挑选了相应的教材。学生可以理解大部分内容,只有少数部分不能理解。所以要教好课文,教师不必从头教到尾。教师应该深刻理解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从整体上把握一节课。在这里我们应该强调语文核心知识的重要性,也就是我们在阅读课上提到的主要问题。
核心语文知识是学生在每一个语文教学活动单元中必须掌握、理解和探索的主要知识和技能。它是一学期教学、一单元教学和一堂课教学中语文知识的主要内容和支柱。它是整个语文教学活动链条中的关键环节,是连接所有语文教学活动的骨干。因此,我们可以将主要问题定义为:主要问题是材料的焦点,它是材料中心主题的体现,可以发挥支柱作用。在课堂上,有些人可以造句并连接一段,有些人可以学习一段并驱动多段,还有一些人可以通过一段文章辐射全文。无论是标题、段落、关键短语、主角人物,还是材料结构、线索都是这样,追求的都是“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从叙事文的特点来看,主要问题的设计思路应针对叙事的语境框架和文本特征。作为一种写作风格,学生还必须掌握这种叙事的重要写作元素。
可以看出,如果学生孤立地分析和理解一个字词、句子和段落,不仅会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且理解也不会很深刻。只有教师做出正确的引导,在理解了作品和了解了作者的基础上,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挖掘作者想要表达的深层内涵,让学生写出更多创造性的批注。
(二)解析局部内容,解读作者情感
作者在文本中为我们表达的每一份情感,甚至使用的标点符号,都围绕着核心主题进行描述。当学生从整体上理解材料的内容并提取材料的核心主题时,可以以个性化的方式解释和分析文本的局部内容。
局部解析是指在文本解读过程中,当文本的某一部分被感悟到或被质疑后,理解并捕捉文本内容的一种从部分到整体的记叙文批注学习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直接面对作品并与文本对话,并结合生活经验鼓励学生大胆阅读、理解和批注。
第一,在课堂上,我们可以通过捕捉和批注材料的矛盾,引导学生进行局部批注。叙事文本中存在着一些矛盾,其中一些直接在文本中表现了出来,而另一些则隐藏在文本中。特别是写人记事类的材料,强调对人物的思想感情和行为的批注在促进学生与文本、学生与自身的对话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第二,了解并分析原因并提出意见。通过分析课文中的难句和有意义的句子,学生不仅可以知道它是什么,还可以知道它为什么是那样。此外,对于局部分析,我们还可以从材料的结构和标题的含义入手,让学生不断提问,激发其阅读热情,以多种方式有效解读文本,最终使学生抓住材料的整体意图,提高批注式阅读课的有效性。
有关小学批注式阅读教学研究的文章
宏观整体把握的要义,是阅读全诗,抓准意象,体悟情感。重要的是宏观整体把握:“雁儿落”写向往归隐的缘由。宏观整体把握中诗歌意象的景和事抓准了,基本内容和写法就有“谱”了,因而不管试题怎么命制,解答都会轻而易举。宏观整体把握是古代诗歌鉴赏的基础和关键,这一步如果出了“错”、离了“谱”,那答题的结果往往是不堪设想的。......
2023-11-22
(二)三、四年级重培养教科书试图培养学生学习策略、方法和习惯。此外,还有老师教授了“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方法。单单一节课或一个例子并不能让学生感觉到有价值的问题或批注是什么。因此,我们建议将这一观念长期渗透到批注式阅读课程中,或在学生交换笔记时对批注内容进行评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有价值”的含义。(三)五、六年级重拓展这个阶段学生有了相当的自学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2023-07-30
(一)阅读的阐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所下的定义是“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与阅读教学虽有着根本的区别,但又有着必然的联系。阅读教学是激发师生的心智,使个性化解读成为可能,并以对话的形式完成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
2023-11-01
《大过卦》讲把握时机的重要性。一旦坍塌,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卦名曰大过。《易卦》作者将这凶吉截然相反的占卜之辞同系于一卦,意在反映大过的卦、爻之象预示着多种意义。......
2023-10-30
每一位语文教师都有责任参透这个课程标准,而阅读教学生活化是教师顺应发展不断更新的理念。所以,只有教师丰富自身的生活情感体验,才能在阅读教学中以饱满的阅读教学情感去影响学生,陶冶学生的情感,加深其生活化的阅读情感体验。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生活化不能单单只依靠某一种教学方法,或者某种固定的教学模式。......
2023-11-01
在批注式阅读的课堂上,教师应充分利用批注符号,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掌握课文细节的能力。教师指导学生对这些细节进行评论,学生对这些细节的理解必须准确、全面。教师指导学生对人物的心理描写进行批注,使学生能够有效地把握人物的性格。......
2023-07-30
(一)两者都有其内在的教育性胡塞尔提出的生活世界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都有其内在的教学性。(二)两者皆强调对象的建构性胡塞尔提出的生活世界观强调一种构造,指出对象间在交互过程中处于一个建构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对象与对象相互影响、彼此理解,形成各种不同意义的共同体,最后建构起彼此共同的有意义的生活世界。(三)两者都关注过程的体验性胡塞尔提出的生活世界不是简单地指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指人们的周围生活世界。......
2023-11-01
批注是一种集阅读和写作于一体的阅读策略。每种材料都有大量的“空白”,因此没有固化的含义。批注是读者反复阅读文本后,以文字的形式表达的自己的感受和见解,以填补“空白”。在中小学阶段,随着阅读和知识储备的增加,学生的思考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中小学阶段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读写兴趣的关键时期。一开始,学生可以先提取自己认为好的字词和句子,然后逐渐深入。这样,学生们就形成了作批注的习惯,也就不会无话可说了。......
2023-07-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