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批注式阅读的课堂上,教师应充分利用批注符号,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掌握课文细节的能力。教师指导学生对这些细节进行评论,学生对这些细节的理解必须准确、全面。教师指导学生对人物的心理描写进行批注,使学生能够有效地把握人物的性格。......
2023-07-30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习者的评价往往存在评价角度主观、评价内容简单、评价标准不明确等问题。因为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上,教师通常更关注学生的反馈是否完全符合自己的评价标准,以及是否能促进课堂教学的发展。当教师制定评分标准后,学生的答案很容易被教师选择性地忽略,教师只选择看起来“合适”的答案,而不关注其他内容,这样有时就可能会失去一些好的答案。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评价理念,强调评价是一个包含教育、发展、共建、人文关怀、民主、平等、科学的过程,体现了评价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集中在学生的批注是否符合课程内容或本材料的主题,很少关注是否是学生的独特观点。抛弃传统的课堂评价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应建立合理有效的课堂批注式阅读评价体系,以更好地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批注就是读者对文本中的字词、句子和段落的个人理解和感知,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批注也反映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因此,传统的评分方法已不再适用于批注式阅读。评价是一个过程,评价要从全过程出发,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理念下教师评价策略的重要前提。
第一,评价对象应当广泛。在课堂上,优秀、活跃的学生往往比其他学生更受老师青睐,也更容易从老师那里得到好的评价。相反,其他的学生就很少能得到教师的评价。因此,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该关注课堂上不同类型的学生,并对他们的评论进行评价,这样一方面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节课指明方向。
第二,评价标准应该多样化。教师应确定各种评估标准,而不仅仅是根据学生是否符合标准答案,是否实现了自己的教学目标以及是否能够促进教学过程来评价学生的批注。正因为批注本身具有很强的个人主观性,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观点为依据,在激烈碰撞的思想火花中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自由开放的课堂中,学生的自信心会得到增强,这也促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批注式阅读教学,从心理上树立学生的批注主体意识。
第三,评价方法要丰富。广泛的评价方法将使评价的影响更加明显。例如,批注式阅读具有个体主观性,在评价中不能采用教师“一言堂”的方法。课堂上,学生可以参与评价过程,优化课堂评价环境,通过充分讨论和自由表达,在评价中获得新的灵感,并找到需要改进的地方。正如巴赫金所说:“对话和沟通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沟通的重要性。”文本批注本身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多维交流的过程。
在课堂上,我们应该充分认识、理解和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这门课的小主人,尤其是在批注交流和分享环节,让学生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更加关注自己的想法,而不是用某种标准来判断学生陈述的正确性。
评价是知识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有效的评价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发现自己的不足,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促进其对知识的吸收。
有关小学批注式阅读教学研究的文章
在批注式阅读的课堂上,教师应充分利用批注符号,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掌握课文细节的能力。教师指导学生对这些细节进行评论,学生对这些细节的理解必须准确、全面。教师指导学生对人物的心理描写进行批注,使学生能够有效地把握人物的性格。......
2023-07-30
批注是一种集阅读和写作于一体的阅读策略。每种材料都有大量的“空白”,因此没有固化的含义。批注是读者反复阅读文本后,以文字的形式表达的自己的感受和见解,以填补“空白”。在中小学阶段,随着阅读和知识储备的增加,学生的思考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中小学阶段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读写兴趣的关键时期。一开始,学生可以先提取自己认为好的字词和句子,然后逐渐深入。这样,学生们就形成了作批注的习惯,也就不会无话可说了。......
2023-07-30
作为一个群体,学生有其共同的群体特点与共性。学生所具有的这些角色特征,一是表明了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有的角色定位,二是反映出学生这一角色所共有的特性。一般,我们将气质分为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四种。多血质的学生,其特点是变通能力强、交际广泛、适应能力出色。如有些学生既活泼善交际,又有耐心和毅力,成熟稳重,这就是多血质与黏液质混合的学生。......
2023-11-23
(三)多样评价方式评价角度和标准的多元化也促进了评价方式的转变。这也是学生对自己的成果进行直观感受、客观评价的过程。但实际上,学生是在不断积累收集的过程中逐渐体验到成功的快感的,因而对孩子来说,档案袋评价是一个过程与结果相辅相成的评价形式。美术学科中的评价判断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
2023-10-31
所谓评价主体,是指那些参与教育评价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按照一定标准对评价客体进行价值判断的个人或团体。(一)学生、教师、家长三位一体综合素质评价倡导多维主体间的相互沟通,而并非像传统考试制度仅仅将教师、家长与学生作为“诸多外部评价的依附者”。学生、教师、家长三位一体的共同参与,将学生从传统评价中处于被动的位置向积极主动参与评价的主体转变。自评就是学生自己是评价主体。......
2023-07-18
(二)注重课外拓展,巩固批注成果批注式阅读课程的最终目标不是完成本课程的课程,其实质是掌握批注式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批注式阅读卡,每次总结主要内容,并写下自己的问题和收获。这大大提高了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和阅读效率,让学生从批注教学中受益,并将其扩展到课外学习。......
2023-07-30
教师应该有计划、有针对性、有组织地进行探究性批注式阅读,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批注式阅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探索为自己创造相关知识的过程。根据材料内容,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运用多种批注方法:学生自主批注、教师讲解批注、学生小组协作批注、小组竞赛批注等。因此,以学生为主体,可以从两个方面关注教师的主导作用。......
2023-07-30
但内部评价由于缺少外界参照系,不易进行横向比较,主观性大,容易发生偏差,一般不宜作为终结性评价。领导评价,即由上级对下级的评价,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权威性高,因此必须精心组织,确保评价公正、合理、科学。社会评价是社会组织和个人对学校人员的评价。当然,外部评价会引起评价对象的紧张和焦虑,使用不当,还会损伤评价主客体之间的关系。......
2023-11-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