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注是一种集阅读和写作于一体的阅读策略。每种材料都有大量的“空白”,因此没有固化的含义。批注是读者反复阅读文本后,以文字的形式表达的自己的感受和见解,以填补“空白”。在中小学阶段,随着阅读和知识储备的增加,学生的思考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中小学阶段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读写兴趣的关键时期。一开始,学生可以先提取自己认为好的字词和句子,然后逐渐深入。这样,学生们就形成了作批注的习惯,也就不会无话可说了。......
2023-07-30
叶圣陶在课堂上对课文的看法是,课文只起到教学例子的作用,最重要的是学生通过例子学习运用语文知识。事实证明,通过学习范文,学生的理解和阅读能力得到了提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课外批注的推广和应用非常关键。然而,观察显示,学生在课后阅读时很少留下自己的“书间的笔迹”,更不用说写下感悟了。有些学生喜欢课后阅读,但他们读过的书和新书一样,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可以想起令人印象深刻的片段,但精彩的细节早已被遗忘。相反,如果学生在阅读时留下痕迹,不管过了多长时间,翻开书,都可以忆起很多早期阅读时的感受和心得,回味悠长。课后拓展水平不能达到理想效果的原因之一是,批注学习法不能在实践中得到有效的应用。对于学生来说,阅读时使用批注学习法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过程。课前独立批注和课内阅读批注都应该在课后的实践中得到应用,这样才可以使批注学习方法的效果最大化。
(一)学生急于读完全书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学生总是不耐烦,急于阅读课文,没有耐心思考课文,没有时间作批注。思维不仅是深入学习的源泉,也是通向智慧的钥匙和桥梁。对于读者来说,阅读应该心静下来,认真思考,与作者和文本进行密集对话,以达到预期的阅读效果。但有些学生不能。因为一些主观或客观的因素,他们流于形式,马虎了事。一些学生报告说,在阅读课文后,他们可以叙述课文的一般内容,但不知道其他内容;一些学生说他们在阅读时会感到很崩溃,在第一次阅读课文后,无法清楚地解释材料的内容,更不用说在阅读时对其进行批注了;一些学生说,在阅读后知道了材料的一般内容和要点,但不知道为什么它很棒,因为他们在阅读时没有深入思考。事实证明,无法深入思考是课外批注式阅读拓展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家长配合度较低
实用性是批注作为一种学习方法的目标之一,该方法旨在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健康的阅读品质,塑造和发展阅读个性”。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批注方法后要坚持使用批注,阅读时手握笔,并随时进行批注。当学生离开学校时,独立阅读会有困难。具体来说,困难来自两个方面:第一,由于年龄较小,学生自控能力较弱,缺乏良好的执行力和毅力。即使阅读了,但比较粗心,没有作批注。第二,家长在阅读方面的配合程度较低。课后,学生们应该有自己调配的时间,可以利用空闲时间阅读,但现实并不理想。学生们的课后时间充满了家长报的各种额外课程,这使得他们的阅读时间有限。即使有时间,他们也会受到游戏和电视节目的诱惑。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家长对学生阅读监督的参与度较低。有的家长对学生阅读的培养不太上心,仅对能迅速提高孩子成绩的事情感兴趣。学生在学校培养的本就不太多的阅读兴趣,又被课后过少的应用削减了,导致批注式阅读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有关小学批注式阅读教学研究的文章
批注是一种集阅读和写作于一体的阅读策略。每种材料都有大量的“空白”,因此没有固化的含义。批注是读者反复阅读文本后,以文字的形式表达的自己的感受和见解,以填补“空白”。在中小学阶段,随着阅读和知识储备的增加,学生的思考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中小学阶段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读写兴趣的关键时期。一开始,学生可以先提取自己认为好的字词和句子,然后逐渐深入。这样,学生们就形成了作批注的习惯,也就不会无话可说了。......
2023-07-30
教师应该有计划、有针对性、有组织地进行探究性批注式阅读,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批注式阅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探索为自己创造相关知识的过程。根据材料内容,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运用多种批注方法:学生自主批注、教师讲解批注、学生小组协作批注、小组竞赛批注等。因此,以学生为主体,可以从两个方面关注教师的主导作用。......
2023-07-30
“批注单元”作为教材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编排体系和教学内容上都出现了新的变化。此外,通过查阅相关期刊上的文章,发现关于“批注单元”整个单元教学的论文很少,更多的论文集中在“批注单元”的单个文本上,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现在批注进入语文教材,将语文阅读课合并成一个独立的“批注单元”,其自身的随意性必然与阅读课的规律性相冲突,批注式阅读课的特殊规律对教师的“批注单元”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23-07-30
从单元整体出发,引导学生对单元内容进行评论和分析,然后将课堂内外的文本连接起来,利用群文的视角整合相应的知识内容,为学生提供广泛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量,扩大阅读范围。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内容是以两行结构安排的,单元中的材料通常反映相同的主题,但这一“人文主题”并未给予明确强调。对整个单元的批注有助于学生在获取语文知识和文本内容时具有完整性和连贯性,便于识别文本之间的联系。......
2023-07-30
“批注单元”的批注课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批注方法,并使用批注方法进行阅读。鉴于“批注单元”的特殊性,教师还必须为学生提供帮助他们理解批注知识的示例。当教师教授“批注单元”的课文时,应鼓励学生找出“批注单元”的课文与普通课文之间的差异。......
2023-07-30
(二)注重课外拓展,巩固批注成果批注式阅读课程的最终目标不是完成本课程的课程,其实质是掌握批注式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批注式阅读卡,每次总结主要内容,并写下自己的问题和收获。这大大提高了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和阅读效率,让学生从批注教学中受益,并将其扩展到课外学习。......
2023-07-30
(一)学生的批注大同小异每个人的阅读方式都不同,所以每个人在使用批注方法阅读文本时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在欣赏材料中使用的修辞、描述和表达方法时,学生的想法也很相似。这对长期学习、课堂交流和批注学习都有不利的影响。此外,批注内容的泛化必然导致批注方法的泛化。有许多批注方法,但都不能解决基本问题。此外,在分析学生的批注笔记时,注意到他们对小说的掌握不是很清晰,尤其在批注方法上问题较明显。......
2023-07-30
在批注式阅读的课堂上,教师应充分利用批注符号,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掌握课文细节的能力。教师指导学生对这些细节进行评论,学生对这些细节的理解必须准确、全面。教师指导学生对人物的心理描写进行批注,使学生能够有效地把握人物的性格。......
2023-07-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