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过程即目的:教育的内在价值最大化

过程即目的:教育的内在价值最大化

【摘要】:自杜威明确提出“过程即目的”“教育的目的就在教育过程之中”的观点以来,就受到了极大的倡导和重视。需要指出的是,以过程为目的,并不意味着对结果的排斥。相反,结果和目标作为矫正过程发展方向的风向标而存在,为过程实现内在价值的最大化保驾护航。

杜威明确提出“过程即目的”“教育的目的就在教育过程之中”的观点以来,就受到了极大的倡导和重视。将教育过程本身作为目的,也就是说,教育过程不应仅仅是达成未来目的的手段,不应仅仅指向将来的生活,因为教育过程本身就是目的,就是师生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师生的生命体验和生命质量。对于教师来说,这就需要其看到现在的情境和学生的体验,珍惜它们的内在价值,积极唤醒并促成这种价值的最大化。如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怀特海所说,“不管学生对你的主题有什么兴趣,必须此刻就唤起它;不管你要加强学生什么样的能力,必须即刻就进行;不管你的教学给予精神生活什么潜在价值,你必须现在就展现它。这是教育的金科玉律,也是一条很难遵守的规律”[1]。重视学生当下的感知,引导学生在过程中学会体验,学会认识自己的生命意志与活动,学会从我我关系中洞悉物我关系、人我关系,进而提升我我关系,这是活动内在的目的,也是一个活动所应给予学生的最大价值。

我以为,不管我们头上顶着什么样的目标,期待着什么样的具体结果,如果省略了一种学在其中、乐在其中的丰富的体验,没有从过程当中找到它本身的乐趣,那么教育是失败的。需要指出的是,以过程为目的,并不意味着对结果的排斥。相反,结果和目标作为矫正过程发展方向的风向标而存在,为过程实现内在价值的最大化保驾护航。最后的情况往往是,当我们超越一种功利性的目的,在努力地寻求活动本身的价值的过程中,我们原先一开始定的目标被重新定义,也被重新拓展了,我们到达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的高度,结果作为一种额外的惊喜而出现。

我力求将这种体验与生长的理念贯穿在所有的班级活动中,如一位我曾经教过的,后来又回母校实习的学生这样说道:“在实习期间,有机会带班上的孩子去参加浙江电视台的百校对抗赛。从最开始的选拔、训练,周老师总是时刻关注着。第一次接这么重大的任务,我心里有点发颤,怕让学校领导、老师们失望。但周老师跟我说,名次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一个这样的过程,让孩子们去运动,去体会团队的力量,只要把他们安全地带去,安全地带回来,就成功了。”

在“妹妹不哭”爱心文艺会演中,我明确表达出了这样的意愿:“正好新年快到了,我们就让学生们拿出自己的‘十八般武艺’,以才艺表演等方式为途径,办一场热热闹闹的新年音乐会,当然也是一场募捐形式的音乐会。这样,既让孩子们的才艺得到展现,多了锻炼的机会;又可以通过实践,让孩子们明白,有了良好的愿望就要去实践。更要紧的是,节目要以集体性的节目为主,因为排练是一个很好的过程,可以鼓励孩子们拿出自己的热诚,用实际行动表现自己的爱心。”我希望能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和活动中,让学生得到愉悦和深刻的体验,快乐而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