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为公”“教育为公”是教育的目的,但又不妨因材施教。国民教育,与人才教育略有不同。但人才教育并不是教他们升官发财,而是要他们将学得的东西贡献给大众,所以这也是“文化为公”。总结起来,“教育为公”就是机会均等:入学时求学的机会均等,长进的机会均等,离校时复学的机会均等,失学时补习机会均等,而且老百姓有办学管教育的机会。......
2023-11-23
自杜威明确提出“过程即目的”“教育的目的就在教育过程之中”的观点以来,就受到了极大的倡导和重视。将教育过程本身作为目的,也就是说,教育过程不应仅仅是达成未来目的的手段,不应仅仅指向将来的生活,因为教育过程本身就是目的,就是师生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师生的生命体验和生命质量。对于教师来说,这就需要其看到现在的情境和学生的体验,珍惜它们的内在价值,积极唤醒并促成这种价值的最大化。如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怀特海所说,“不管学生对你的主题有什么兴趣,必须此刻就唤起它;不管你要加强学生什么样的能力,必须即刻就进行;不管你的教学给予精神生活什么潜在价值,你必须现在就展现它。这是教育的金科玉律,也是一条很难遵守的规律”[1]。重视学生当下的感知,引导学生在过程中学会体验,学会认识自己的生命意志与活动,学会从我我关系中洞悉物我关系、人我关系,进而提升我我关系,这是活动内在的目的,也是一个活动所应给予学生的最大价值。
我以为,不管我们头上顶着什么样的目标,期待着什么样的具体结果,如果省略了一种学在其中、乐在其中的丰富的体验,没有从过程当中找到它本身的乐趣,那么教育是失败的。需要指出的是,以过程为目的,并不意味着对结果的排斥。相反,结果和目标作为矫正过程发展方向的风向标而存在,为过程实现内在价值的最大化保驾护航。最后的情况往往是,当我们超越一种功利性的目的,在努力地寻求活动本身的价值的过程中,我们原先一开始定的目标被重新定义,也被重新拓展了,我们到达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的高度,结果作为一种额外的惊喜而出现。
我力求将这种体验与生长的理念贯穿在所有的班级活动中,如一位我曾经教过的,后来又回母校实习的学生这样说道:“在实习期间,有机会带班上的孩子去参加浙江电视台的百校对抗赛。从最开始的选拔、训练,周老师总是时刻关注着。第一次接这么重大的任务,我心里有点发颤,怕让学校领导、老师们失望。但周老师跟我说,名次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一个这样的过程,让孩子们去运动,去体会团队的力量,只要把他们安全地带去,安全地带回来,就成功了。”
在“妹妹不哭”爱心文艺会演中,我明确表达出了这样的意愿:“正好新年快到了,我们就让学生们拿出自己的‘十八般武艺’,以才艺表演等方式为途径,办一场热热闹闹的新年音乐会,当然也是一场募捐形式的音乐会。这样,既让孩子们的才艺得到展现,多了锻炼的机会;又可以通过实践,让孩子们明白,有了良好的愿望就要去实践。更要紧的是,节目要以集体性的节目为主,因为排练是一个很好的过程,可以鼓励孩子们拿出自己的热诚,用实际行动表现自己的爱心。”我希望能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和活动中,让学生得到愉悦和深刻的体验,快乐而健康地成长。
有关爱与美的印记:我的班主任工作的随性感悟的文章
“文化为公”“教育为公”是教育的目的,但又不妨因材施教。国民教育,与人才教育略有不同。但人才教育并不是教他们升官发财,而是要他们将学得的东西贡献给大众,所以这也是“文化为公”。总结起来,“教育为公”就是机会均等:入学时求学的机会均等,长进的机会均等,离校时复学的机会均等,失学时补习机会均等,而且老百姓有办学管教育的机会。......
2023-11-23
承你对于生活教育和生活教育者提出一些意见,我们很感谢。但我希望补充一句:一个真正革命者必然是一个真正生活教育者。即使他不承认他是一个生活教育者,按着生活教育的理论说来,他也是一个道地的生活教育者。......
2023-11-23
(在平时须留心学校情形,熟悉学校行政组织大概,当会宾客时,才能应对合度,彬彬有礼。(在每个人自己桌屉中的图书,必须日常整理,不得散乱。)(九)会烧饭菜:包括小锅饭、小锅面、小锅菜十味以上。(在十二岁以上,必须学会洗补衣服、晒晾、折浆。规定每星期洗衣一次。)(十四)会游泳:包括仰游俯游等。)(十五)会急救:包括医治小毛病,救溺,救触电,救中煤毒等。)(十六)会唱歌:包括独唱,合唱等。......
2023-11-23
论教育价值与价值教育教育价值是教育的灵魂,灵魂不灵、魂不附体是教育的最大危机。教育价值彰显在人的生命价值、生存价值、生活价值之中。教育负载和传承人类生命、生存及生活的经验;彰显和追求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念和价值目标。教育价值与价值教育的有机统一,才能实现教育的最终目标指向。消除教育价值危机既需要教育价值理论构建,更需要价值教育的实践。......
2023-11-30
但是,育才学校有三个不是,须得在此说明:一、不是培养小专家。育才学校之创立,只是生活教育运动中的一件新发展的工作,它是丰富了普及教育原定的计划,决不是专为这特殊教育而产生特殊教育,也不是丢掉普及教育而来做特殊教育。[1]育才学校创办于1939年7月20日。本篇原载于1951年4月《育才学校》。任生活教育社理事,后参与创建育才学校音乐组。[3]害癞痢头的小朋友,即育才音乐组的学生陈贻鑫。......
2023-11-23
学校是文化的旅馆,只能暂住而不可以久留;自学团,共学团,普及教育团,生活教育团,或工学团下之工学队才是文化之活细胞。每一家,每一店铺,每一工厂,每一机关,每一集团组成一个文化细胞。这种文化细胞在山海工学团范围以内叫做工学队,为工学团最下层之组织单位。[1]本篇原载于1935年5月1日《生活教育》第2卷第5期。......
2023-11-23
民主教育一方面是教人争取民主,一方面是教人发展民主。在反民主的时代或是民主不够的时代,民主教育的任务是教人争取民主;到了政治走上民主之路,民主教育的任务是配合整个国家之创造计划,教人依着民主的原则,发挥各人及集体的创造力,以为全民造幸福。因此民主教育需要普及。因此动员这八千万识字的人来进行普及民主教育是一件顶大的事,也是一件可能做到的事。因此民主教育不但可能做到全面普及,并且可能做到立体的普及。......
2023-11-23
自平民教育开办以来,固然免不了一部分人的怀疑和少数人的阻碍。江苏首先捐助巨款开办南京平民教育的试验,湖北也极力提倡。民政长官中最先提倡平民教育的为江苏韩紫石省长。警察为推行平民教育最要人员之一。南京警官亲自教平民学生,警士帮助劝学非常热心。武昌警察总署及分区共办平民读书处二十九处,不识字之警察、公役一律读书,不愿读书的开除。这是何等的有效力!......
2023-11-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