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借语文展现班主任工作之美

借语文展现班主任工作之美

【摘要】:因而,在这里,我想着重谈谈我曾经实践过的一个较系统的、历时较长的德育举措,就是把《三字经》引进课堂。由于传统文化情结的驱使,几经思考,我在黑板上开辟了一个知识角,每天写上几句三字经。每天的晨课和午间谈话课、班会课,都向大家讲解里面涉及的历史、人文、地理方面的故事,并要求学生熟读《三字经》甚至能背诵。《三字经》进课堂的实践只是一个小小的试验,是否有用有待检验,但从我个人的实践来看,我认为是成功的。

道德教育一直是我最关注的问题,我总想结合自己的学科教学来做点什么。说实话,在语文的课堂内,有太多的机会可以进行道德教育了,前面我的很多故事就融入了这样的德育目的。然而,抓住随时随处的契机进行道德教育却是一个较长的历练过程,它对人的经验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在教育中,还有一个方面,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就是充分利用学校教育的独特性,也就是它育人的组织性、系统性和专门性。因而,在这里,我想着重谈谈我曾经实践过的一个较系统的、历时较长的德育举措,就是把《三字经》引进课堂。

这一举措是事出有因的。最早引发我思考的是学校里碰到的一些小事。走廊里学生撞到老师,大大咧咧看上一眼,什么表示也没有就走掉了。我一再被这种淡漠所刺痛。平时,也经常有家长向我提起孩子如何不懂得孝顺长辈,伤他们的心。

由此我想到,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以自我为中心、忽视他人利益和社会责任的思想有抬头之势,一些人的道德出现了滑坡。在我们这个文明古国,儒家伦理一直有其深厚悠远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修身价值,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种精神文化传统渐渐被忽视了。小学生知道“忍者神龟”,却不知道“孔融让梨”;清楚“名侦探柯南”,却不明白“贾逵隔篱听课”;喜欢“灌篮高手”,却不了解“仓颉造字”……我并不反对学生吸收健康向上的外来文化,但我认为现在的少年儿童无论对于传统文化还是现代时尚,都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当前,学校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已成为摆在全社会面前的重要课题。我认为,健全的人格比考试得满分更重要,现代社会需要具备诚实、守纪、宽容、豁达等品质的人。由于传统文化情结的驱使,几经思考,我在黑板上开辟了一个知识角,每天写上几句三字经。每天的晨课和午间谈话课、班会课,都向大家讲解里面涉及的历史、人文、地理方面的故事,并要求学生熟读《三字经》甚至能背诵。

《三字经》进课堂的实践只是一个小小的试验,是否有用有待检验,但从我个人的实践来看,我认为是成功的。从学《三字经》以后,我教的这个班级连续两年被评为杭州市上城区三好班级,外校的老师上公开课来我校借班,我班的学生很受欢迎。每次学校出游,我班所有的学生都会在车门口排队等候着,等老师们上车坐下,才有秩序地上车。

学了“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后,学生主动提出,每年重阳节和春节去敬老院慰问老人。学生小杨的父母要离婚了,小杨感到很痛苦,对母亲发脾气。我告诉他:“你要学会理解父母,学会独立、坚强,你不要让父母担忧就是孝。”这年妇女节,他妈妈收到了自己儿子送的一束鲜花,这位母亲流着泪连夜给我打电话:“周老师,谢谢你,我儿子懂事了。”两年里,学生先后三次在武林广场等地搞义卖,帮助三名因贫困面临失学的学生重返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