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教会学生三会经验:爱与美的班主任工作感悟

教会学生三会经验:爱与美的班主任工作感悟

【摘要】:作为教师,我培养学生的目的是教他们“三会”——会做人、会做事、会学习。而这“三会”中,我认为“会做人”是基础和根本,它贯穿在“做事”和“学习”中,是学校、家庭教育应共同担负的首要责任。在现代社会,培养健康乐观的生存态度是第一位的。作为教师,我们无法给予孩子整个世界,但可以帮助孩子拥有整个世界的“阳光”。有阳光,人就健康、奔放,就有勇气面对挫折和不幸。这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教师的职业追求和人生境界。

该培养和造就什么样的人,这是我一直深深思考的一个问题。作为教师,我培养学生的目的是教他们“三会”——会做人、会做事、会学习。而这“三会”中,我认为“会做人”是基础和根本,它贯穿在“做事”和“学习”中,是学校家庭教育应共同担负的首要责任。

学做什么样的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必须和时代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在现代社会,培养健康乐观的生存态度是第一位的。对一个孩子来说,智慧和能力只有与良好的人格相结合才能为社会、为家庭做出贡献,也能使自己身心愉悦。因此,我们期望培养的孩子是有知识、有道德、有能力,能宽容,且精神饱满,举止动作受人欢迎的人。我们无法培养一个没有缺点的完人,但可以而且应该培养“全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作为教师,我们无法给予孩子整个世界,但可以帮助孩子拥有整个世界的“阳光”。有阳光,人就健康、奔放,就有勇气面对挫折和不幸。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教师须要具有人才培养观?教师不具有人才培养观也能教学,为什么一位教师非得从人才培养观的角度来思考教学呢?

按通常的说法,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业使命。然而,教师如果单单是埋头教书育人,缺乏对时代精神的关照,没有不断进取的求知心和生存的危机感,没有对自己职业使命在时代转换下的深刻认识,那我们很难相信,这样的教师能长久地立足于教师行业,并从这个行业中获得持续的成就感和创造力,其教书育人的质量恐怕也值得怀疑。作为教师,虽不需要像决策者那样对人才培养有高远和深邃的洞见,然而一定需要有一种对社会变迁的关照,并在这样的变化背景中来定位自己的职业责任。这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教师的职业追求和人生境界。

其实,不管教师自己是否意识到,他总是有一个人才培养观的。这种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人才培养观指引着他的教学,指引着他的职业发展。但一位优秀的教师、一位有着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教师,他必定对自己的人才培养观有着较清醒的认识,也能在日常生活中以反思和警醒的态度来对待它。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专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