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吴小如戏曲文集全编:连富两科武旦与武净

吴小如戏曲文集全编:连富两科武旦与武净

【摘要】:富连成出身的武旦人才很多。“连”“富”两科,自以方连元最称翘楚。[5]《泗州城》演员分配与第一次略有出入,今将异于第一次的演员列述如下:灵官——沈三玉青龙——郭庆永白虎——骆连翔金吒——陆建荣观音——陈世鼐“连”字科的武净,观众最熟悉的为张连廷与冯连恩。我印象最深,而且认为水平很高的是“富”字科的宋富亭和韩富信。现在如想在台上看一次标准“跳判”的规范动作,都近于痴人说梦,其他更无论矣。

富连成出身的武旦人才很多。“连”“富”两科,自以方连元最称翘楚。我看过他演的《盗仙草》《摇钱树》《红桃山》,确不同凡响。除由于年事较长,扮相略逊外,无论身段、跷工、把子、小扑跌,均能做到一个“美”字,真是上乘功夫。1936年在天津明星戏院李宅堂会,配杨小楼《铁笼山》演四蛮女之一,有一极精彩场面,自今日言之,殆己成空前绝后。姜维卸甲后,与众蛮女打出手,有一场姜维持武旦所用狭刃长柄刀,站在上场门台口。通常演法,姜维掷刀作车轮状,连着几个三百六十度,由蛮女在下场门接住。杨小楼则为一手推出刀柄,刀头向上,刀鐏贴地,初出手时刀鐏紧贴地面旋转,转至舞台中央,则刀渐离地,越旋转离地越高,至下场门,恰好适合蛮女用双手将刀接住的部位。接刀的蛮女即方连元。这一绝技,我从未见他人演过(包括尚和玉、孙毓堃、高盛麟乃至厉慧良)。六十年代初,邢威明先生过访寒斋,我对他谈及此事。未几我回访邢先生,邢介绍我拜访赵桐珊(芙蓉草)先生,我又详述所见。赵先生却深知此中诀窍,当时手执木筷,向邢和我边说边演,并说明如何用劲头始能出此效果,我受益匪浅。那天因时已近午,不及走访方连元先生,未能面致景仰之意。今赵、邢、方诸先生皆已作古,广陵散从此绝矣。

方连元之外,搭班多而演出频者,厥惟邱富棠。邱功夫甚好,能戏亦多,惟动作稍笨,台风不美。一度在天津搭班甚久,经常陪尚和玉演出。我因久居津门,看邱戏较多,惟私意邱终逊方一筹。邱之外有范富喜,扮相身材均好,惜我看他的戏不多。五十年代后期,中国戏校教师勤工俭学,曾两演老本《大泗州城》(非《虹桥赠珠》),我获观第二次。承钮骠兄抄示两次演出人员表,今照录于此以飨读者:

第一次在1957年12月,为祝贺萧长华先生八十寿辰于中国戏校排演场演出。[4]前场有雷喜福、侯喜瑞、高富远、陈盛泰合演的《打严嵩》,压轴为《泗州城》。大轴是梅兰芳、姜妙香、雷喜福、江世玉、王盛如等合演的《奇双会》。《泗州城》的演员表如下:

水母——方连元、邱富棠、范富喜三人分饰

孙悟空——奎富光 伽蓝——薛盛忠  金吒——孙盛云

木吒——宝连和  哪吒——钱富川  灵官——韩盛信

玄坛——宋富亭  青龙——骆连翔  白虎——梁连柱

1958年8月16日夜场中国戏校教师为勤工俭学义演,在西单长安戏院演出,《泗州城》开场,压轴为萧长华、姜妙香、钮骠的《连升店》(半出),大轴为于连泉、雷喜福、高富远、时青山的《坐楼杀惜》。[5]《泗州城》演员分配与第一次略有出入,今将异于第一次的演员列述如下:

灵官——沈三玉 青龙——郭庆永 白虎——骆连翔

金吒——陆建荣 观音——陈世鼐

“连”字科的武净,观众最熟悉的为张连廷与冯连恩。张配杨盛春时间较长,冯曾配孙毓堃演出。他如梁连柱,我只在戏单上见过。我印象最深,而且认为水平很高的是“富”字科的宋富亭和韩富信。

宋富亭出科后,长期在科班效力,任教之外,还经常演出。我看过宋的戏不少,开始并不知他所宗何派。及年事稍长,所见日多,才体会到宋富亭基本上属于钱(金福)派,有时也兼演侯(喜瑞)派戏。因他极少在外搭班,故知之者少。八十年代初,宋在中国戏曲学院任教已退休,某次在开会途中与宋老相遇,亟向其倾诉仰慕之忱。当年在台下看戏,总以为宋是一位魁梧出众的人,及至见面,始发现为一既不颀长又不英伟的老者,瘦瘦的身躯,谦和的态度。可惜未几即归道山,无缘向他请益了。

我看宋的戏,以《五人义》的颜佩韦最精彩。窃以为完全不逊于刘砚亭、范宝亭。我听过李连仲此戏的唱片,念白比宋糙多了。他如《铁笼山》的司马师、《乌盆记》的跳判、《青石山》的周仓,皆有钱派仪型。叶盛章每演《大名府》和《九龙杯》,宋为配李逵与黄三太,则是侯派路数。钱金福已是传说中人物,我所见过的钱派传人钱宝森、刘砚亭之外,宋富亭、孙盛文皆有足多。今不但钱派已成绝响,即当初配俞振庭、杨小楼、尚和玉一辈的多少武二花,如何佩亭、范宝亭、许德义、刘砚亭、杨春龙、朱小义、张德发、娄廷玉等亦俱已长逝。现在如想在台上看一次标准“跳判”的规范动作,都近于痴人说梦,其他更无论矣。

韩富信嗓子不好,念白根本不大像花脸,但功底不弱。我在天津前后住了十多年,看韩的戏竟长达近十年。他是天津京戏班底,先后在春和戏院、北洋戏院、中国大戏院都长期演出过。犹记1936年初冬杨小楼、梅兰芳在津义演,剧目之硬无与伦比。而其中一晚,竟由韩富信《金沙滩》开场,居然能镇住舞台,足见其造诣深。自四十年代中期以后,韩富信不再演出,使人缅怀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