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连成的群体武戏是极有特色的。从“连”字辈到“富”字辈,武生行中榜上有名的,就我所知,逐一列出:一、何连涛;二、骆连翔;三、沈富贵;四、苏富恩;五、钱富川;六、茹富兰。当富连成“盛”字科人才辈出时,绝大部分武生戏均由杨盛春主演,连高盛麟都很少轮得上。及“盛”字辈人才纷纷出科,武生戏则专靠苏富恩独撑局面。等两人碰面,武生用一瓦敲武丑头部,瓦片较大而登时碎裂。......
2023-07-30
富连成出身的武旦人才很多。“连”“富”两科,自以方连元最称翘楚。我看过他演的《盗仙草》《摇钱树》《红桃山》,确不同凡响。除由于年事较长,扮相略逊外,无论身段、跷工、把子、小扑跌,均能做到一个“美”字,真是上乘功夫。1936年在天津明星戏院李宅堂会,配杨小楼《铁笼山》演四蛮女之一,有一极精彩场面,自今日言之,殆己成空前绝后。姜维卸甲后,与众蛮女打出手,有一场姜维持武旦所用狭刃长柄刀,站在上场门台口。通常演法,姜维掷刀作车轮状,连着几个三百六十度,由蛮女在下场门接住。杨小楼则为一手推出刀柄,刀头向上,刀鐏贴地,初出手时刀鐏紧贴地面旋转,转至舞台中央,则刀渐离地,越旋转离地越高,至下场门,恰好适合蛮女用双手将刀接住的部位。接刀的蛮女即方连元。这一绝技,我从未见他人演过(包括尚和玉、孙毓堃、高盛麟乃至厉慧良)。六十年代初,邢威明先生过访寒斋,我对他谈及此事。未几我回访邢先生,邢介绍我拜访赵桐珊(芙蓉草)先生,我又详述所见。赵先生却深知此中诀窍,当时手执木筷,向邢和我边说边演,并说明如何用劲头始能出此效果,我受益匪浅。那天因时已近午,不及走访方连元先生,未能面致景仰之意。今赵、邢、方诸先生皆已作古,广陵散从此绝矣。
方连元之外,搭班多而演出频者,厥惟邱富棠。邱功夫甚好,能戏亦多,惟动作稍笨,台风不美。一度在天津搭班甚久,经常陪尚和玉演出。我因久居津门,看邱戏较多,惟私意邱终逊方一筹。邱之外有范富喜,扮相身材均好,惜我看他的戏不多。五十年代后期,中国戏校教师勤工俭学,曾两演老本《大泗州城》(非《虹桥赠珠》),我获观第二次。承钮骠兄抄示两次演出人员表,今照录于此以飨读者:
第一次在1957年12月,为祝贺萧长华先生八十寿辰于中国戏校排演场演出。[4]前场有雷喜福、侯喜瑞、高富远、陈盛泰合演的《打严嵩》,压轴为《泗州城》。大轴是梅兰芳、姜妙香、雷喜福、江世玉、王盛如等合演的《奇双会》。《泗州城》的演员表如下:
水母——方连元、邱富棠、范富喜三人分饰
孙悟空——奎富光 伽蓝——薛盛忠 金吒——孙盛云
木吒——宝连和 哪吒——钱富川 灵官——韩盛信
玄坛——宋富亭 青龙——骆连翔 白虎——梁连柱
1958年8月16日夜场中国戏校教师为勤工俭学义演,在西单长安戏院演出,《泗州城》开场,压轴为萧长华、姜妙香、钮骠的《连升店》(半出),大轴为于连泉、雷喜福、高富远、时青山的《坐楼杀惜》。[5]《泗州城》演员分配与第一次略有出入,今将异于第一次的演员列述如下:
灵官——沈三玉 青龙——郭庆永 白虎——骆连翔
金吒——陆建荣 观音——陈世鼐
“连”字科的武净,观众最熟悉的为张连廷与冯连恩。张配杨盛春时间较长,冯曾配孙毓堃演出。他如梁连柱,我只在戏单上见过。我印象最深,而且认为水平很高的是“富”字科的宋富亭和韩富信。
宋富亭出科后,长期在科班效力,任教之外,还经常演出。我看过宋的戏不少,开始并不知他所宗何派。及年事稍长,所见日多,才体会到宋富亭基本上属于钱(金福)派,有时也兼演侯(喜瑞)派戏。因他极少在外搭班,故知之者少。八十年代初,宋在中国戏曲学院任教已退休,某次在开会途中与宋老相遇,亟向其倾诉仰慕之忱。当年在台下看戏,总以为宋是一位魁梧出众的人,及至见面,始发现为一既不颀长又不英伟的老者,瘦瘦的身躯,谦和的态度。可惜未几即归道山,无缘向他请益了。
我看宋的戏,以《五人义》的颜佩韦最精彩。窃以为完全不逊于刘砚亭、范宝亭。我听过李连仲此戏的唱片,念白比宋糙多了。他如《铁笼山》的司马师、《乌盆记》的跳判、《青石山》的周仓,皆有钱派仪型。叶盛章每演《大名府》和《九龙杯》,宋为配李逵与黄三太,则是侯派路数。钱金福已是传说中人物,我所见过的钱派传人钱宝森、刘砚亭之外,宋富亭、孙盛文皆有足多。今不但钱派已成绝响,即当初配俞振庭、杨小楼、尚和玉一辈的多少武二花,如何佩亭、范宝亭、许德义、刘砚亭、杨春龙、朱小义、张德发、娄廷玉等亦俱已长逝。现在如想在台上看一次标准“跳判”的规范动作,都近于痴人说梦,其他更无论矣。
韩富信嗓子不好,念白根本不大像花脸,但功底不弱。我在天津前后住了十多年,看韩的戏竟长达近十年。他是天津京戏班底,先后在春和戏院、北洋戏院、中国大戏院都长期演出过。犹记1936年初冬杨小楼、梅兰芳在津义演,剧目之硬无与伦比。而其中一晚,竟由韩富信《金沙滩》开场,居然能镇住舞台,足见其造诣深。自四十年代中期以后,韩富信不再演出,使人缅怀不已。
有关吴小如戏曲文集全编的文章
富连成的群体武戏是极有特色的。从“连”字辈到“富”字辈,武生行中榜上有名的,就我所知,逐一列出:一、何连涛;二、骆连翔;三、沈富贵;四、苏富恩;五、钱富川;六、茹富兰。当富连成“盛”字科人才辈出时,绝大部分武生戏均由杨盛春主演,连高盛麟都很少轮得上。及“盛”字辈人才纷纷出科,武生戏则专靠苏富恩独撑局面。等两人碰面,武生用一瓦敲武丑头部,瓦片较大而登时碎裂。......
2023-07-30
我所知“连”字科老生除马连良外,尚有三位演员。马与曹合演,有似于李盛藻大红时之与贯盛习。二为张连福,出科后长期在班社效力,任老生教师,培养出人才不少。“富”字科旦行演员,有唐富尧和吴富琴。然常连安出身于喜连成且为老生演员,竟罕为世所知矣。在“富”字科中,有苏富旭、富宪,皆苏富恩之弟,在科班中常与富恩、叶盛章、杨盛春等配戏,演武二花。另有小生茹富华,马连良入北京京剧团前自行挑班,即用茹为配。......
2023-07-30
所以从来没有人考虑到“末”这一行当的流派问题,尽管这一行当中不同演员也有其各自不同的特点。可见谈老生而不谈“末”,是不够全面的。于是我乃不惮词费,用《说“末”》这一段来结束《综说》全篇了。这几位都是腹笥渊博、问一知十的“末”行专家。他早年虽有一个不大中听的“叫街刘”的绰号,但他直到晚年还在给梅兰芳、余叔岩等名家配戏,毕竟是一代“末”行宗匠。......
2023-07-30
未出科即头角峥嵘,出科后傍马连良最久,与梅、程两位大师亦尝合作,终乃以小生自挑大梁,成为当代小生巨擘。何时希先生为小生名票,与姜妙香、俞振飞及盛兰皆相熟稔。尽管如此,盛兰确是小生全才,已为内外行所认同。但在剧中须女扮男装,串演小生,这对盛兰最合适不过。任何一出小生戏,只要由盛兰扮演,便能使全剧为之增色。今之演小生者,几乎大部分演员皆以“叶派”自居,实则能传盛兰之艺者几人?......
2023-07-30
拙作虽已交出版社付排,却不能对此置之不理,谨再写此《后记》,以答崔伟同志。与此同时,只要我确有错误,并认识到了,我立即公开改正,绝不文过饰非。仍举余派老生为例。人们也并不因他不是余门弟子便低估了他的成就,相反,在他身后,大家还称他的表演艺术为“杨派”。这同我在《说余派补》里对某位演员提出了“敲警钟”的善意批评是同一看法。我对崔伟同志的答辩意见到此为止。2004年3月小如附记......
2023-07-30
1932年从东北回到北平,是由先父的一位青年朋友刘克昌先生护送先祖母携我和舍弟一路入关的。不料王佐反而几乎被烧死,岳云误以王佐为岳飞,将其救出。这一次入场已下午三时,实际只看了三出戏,即《法门寺》带“大审”,压轴后部《双铃记》即《马思远》,大轴《拿高登》。1998年在一次宴会上晤盛萱先生,他还提起这场演出),沈富贵的满刑部,刘盛通的汉刑部,叶盛章的毛师爷。当时的印象是杨嗓子不好,其他已无印象。......
2023-07-30
与盛斌同时出科的,还有一位赵盛璧。杨盛春在“盛”字科武生中,除嗓子不好外,实为一难得之材。盛春既逝,北京京剧团武生剧目一度由黄元庆接替,视盛春不啻大小巫、上下床之别。在“盛”字科武生中,声望最高者应推高盛麟。“挑车”时身段略病雷同,但在盛麟已属上乘精品了。“盛”字科还有几位二路武生,值得一谈。苏盛轼有嗓子,却嫌过于飘浮,不像武生,但武工扎实。......
2023-07-30
盛珠是梨园世家,在“盛”字科师兄弟中年龄较稚,但人极聪明。“盛”字科生行翘楚,实应推李盛藻为一时之冠。至三十年代前期,“盛”字科各行人才已在科内效力若干年,都想出科自谋生路。后因“盛”字科缺少硬里子,盛习乃专以硬里子老生应工。张君秋组班,贯盛习乃正式挂二牌,专唱老生戏。“盛”字科里子老生,享年最高而腹笥又最博,厥惟刘盛通。“盛”字科还有一位老生、老旦两门抱的里子演员,名张盛馀。......
2023-07-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