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幼儿园公共关系-对象与内容

幼儿园公共关系-对象与内容

【摘要】:“幼儿园”“公众”“传播”是构成幼儿园公关关系的三要素,其中,“幼儿园”和“公众”是公共关系的承担者,“幼儿园”是主体,“公众”是对象,而“传播”是联系他们的纽带。因此,幼儿园与家长的关系是幼儿园公共关系管理的核心,幼儿园不仅要把家长当作服务对象和教育合作者,更要把家长当作幼儿园公共关系的首要对象。幼儿园应当与这些机构搞好关系,争取政府对幼儿园的了解、信任与支持。

幼儿园”“公众”“传播”是构成幼儿园公关关系的三要素,其中,“幼儿园”和“公众”是公共关系的承担者,“幼儿园”是主体,“公众”是对象,而“传播”是联系他们的纽带。因此,幼儿园要做好公共关系,就必须了解和研究公众,处理好与公众的关系,最终形成双赢的局面。

(一)幼儿园公共关系的对象

幼儿园公共关系的对象是指那些与幼儿园发生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并具有影响作用的个人、群体及组织,其与幼儿园有着共同的目的、利益、问题和兴趣,具体包括:教职员工和幼儿,幼儿的家长,幼儿园的上级领导,幼儿园所在地区的领导部门,社区居民,有协作关系的单位,以及有关系的组织等。

(二)幼儿园公共关系的内容

依据幼儿园公共关系的对象,可将幼儿园公共关系分为两类:幼儿园内部公共关系、幼儿园外部公共关系。幼儿园内部公众在幼儿园公共关系活动中具有双重身份,他们既是幼儿园对内公共关系的客体,也是幼儿园对外公共关系的主体,这里介绍的主要是幼儿园外部公共关系。

幼儿园外部公共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与家长的关系

幼儿家长是消费者公众,他们是与幼儿园有最直接利益关系的外部公众。一方面,他们作为幼儿园保教工作的合作者,为幼儿园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教育资源,促进幼儿园保教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幼儿家长是幼儿园实现市场传播与沟通的最佳人选。因此,幼儿园与家长的关系是幼儿园公共关系管理的核心,幼儿园不仅要把家长当作服务对象和教育合作者,更要把家长当作幼儿园公共关系的首要对象。在管理中,幼儿园要调动家长关心、支持、参与幼儿园教育和管理的积极性,增强家园合作,帮助他们改进家庭教育方式,密切亲子关系,实现家园合作,提高幼儿教育教学质量。

2.与社区的关系

幼儿园与社区的关系是指幼儿园与其所在的社区公众(包括居民、居民委员会)之间的关系。社区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资源,它为幼儿园提供不可缺少的日常服务,直接影响幼儿园的日常工作。因此,幼儿园作为社区的教育机构,应根据其所处社区的特点,处理好与社区的关系,主动做好社区工作,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为社区服务活动,在社区中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争取社区公众的合作支持,为幼儿园的生存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3.与上级主管部门的关系

幼儿园上级主管部门是幼儿园的上级领导部门,它对幼儿园的工作起着监督、检查、指导的作用,以保证幼儿园正确的办园方向和良好的办园质量。另外,上级主管部门也在政策、经济法律等方面给予幼儿园有力的支持。幼儿园在管理中,要积极主动地与上级部门联系、沟通,有关幼儿园的重大决策问题要及时汇报,争取上级部门对幼儿园的了解、信任与支持,为幼儿园的发展赢得更大的空间,争取兴办具有发展潜力和良好社会效益的幼儿园。

4.与政府的关系

政府是国家的权力执行机关,有教育、文化、卫生、财政、审计等机构,具有公共服务职能。幼儿园应当与这些机构搞好关系,争取政府对幼儿园的了解、信任与支持。幼儿园要主动与有关的政府机构取得联系,善于调动政府人员支持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还要响应政府号召,积极参加公益活动,以赢得政府的信任与赞誉。

5.与新闻媒介的关系

现代社会新闻媒介具有传播信息快、影响力大的特点,是沟通幼儿园主体与公众客体的桥梁和纽带。幼儿园应与有关新闻媒介建立经常性联系,邀请他们参加幼儿园举办的活动,借助媒体的宣传报道让社会公众了解幼儿园的办园特色和主旨,树立幼儿园的良好形象,为幼儿园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6.与小学的关系

幼儿的成长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又具有连续性。幼儿园教育应和小学教育建立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教育阶段的衔接。幼儿园要加强幼儿入学所必备的主动性、独立性和规则意识的培养,通过带领幼儿参观小学、开展联谊活动等措施,为他们进入小学后的良好发展创造条件,做好幼小衔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