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园长选聘与培训:解决幼儿园园长的培训需求

园长选聘与培训:解决幼儿园园长的培训需求

【摘要】:当前园长的培训已经有了涵盖不同地区、级别和培训需求的模式。此外,还有很多社会中的培训机构,将企业经营、管理的模式引入到园长培训班中,形成了各级各类多种多样的园长培训班。因为园长所在的地区发展程度、幼儿园发展程度、园长自身发展程度皆不相同,目前尚未有一套契合当前所有幼儿园园长需要的有效的培训方案。

(一)园长的选聘

1.园长的任职资格

园长作为幼儿园的负责人,其任职资格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有着明确规定:“幼儿园园长应当符合本规程第三十九条规定,并应当具有《教师资格条例》中规定的教师资格、具备大专以上学历、有三年以上幼儿园工作经历和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并取得幼儿园园长岗位培训合格证书。”

2.园长的选聘

《幼儿园管理条例》第二十三条明确规定:“幼儿园园长由举办幼儿园的单位或个人聘任,并向幼儿园的登记注册机关备案。”《幼儿园工作规程》也规定:“幼儿园园长由举办者任命或者聘任,并报当地主管的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二)园长的培训

1996年,国家教委为了深入贯彻《幼儿园管理条例》和《幼儿园工作规程》,深化幼儿教育改革,不断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进一步搞好幼儿园园长培训工作,发布了《关于开展幼儿园园长岗位培训工作的意见》,并颁发了《全国幼儿园园长岗位培训指导性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和《全国幼儿园园长岗位培训课程教学大纲》。

2011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若干意见》提出:“完善学前教育师资培训体系,建立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培训体系,满足幼儿教师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创新培训模式,为有志于从事学前教育的非师范专业毕业生提供培训,三年内对一万名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进行国家级培训。各地五年内对幼儿园园长和教师进行全员业培训。”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以本专科为主体的幼儿园教师培养体系,本专科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规模达到20万人以上;建立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机制,健全培训课程标准,分层分类培训150万名左右的幼儿园园长、教师。”“出台幼儿园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实行幼儿园园长、教师定期培训和全员轮训制度。研究制定全国幼儿园教师培训工作方案,用两年半左右时间,通过国家、省、县三级培训网络,大规模培训幼儿园园长、教师,重点加强师德师风全员培训、非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全员补偿培训和未成年人保护方面的法律培训等。创新培训模式,支持师范院校与优质幼儿园协同建立培训基地,强化专业学习与跟岗实践相结合,增强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科学保教能力。”

当前园长的培训已经有了涵盖不同地区、级别和培训需求的模式。此外,还有很多社会中的培训机构,将企业经营、管理的模式引入到园长培训班中,形成了各级各类多种多样的园长培训班。

1.园长培训的方法

目前幼儿园园长培训的着眼点主要是提高领导工作的有效性。培训的方法主要有成就动机培训法、交往风格类型培训法、案例分析培训法和情感模拟测评法等方式,这些方式都可以为园长的培训提供借鉴与思考。

(1)成就动机培训法。这种方法是麦克菜兰创立的。人们发现领导者的成就动机是形成领导有效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为园长做培训时,具体做法为:①向园长介绍高成就动机者的行为与成就,使其像高成就动机者一样思考问题、采取行动。②鼓励园长制订两年计划,然后定期检查各执行情况。③使用园长自己设计的新的培训方法。④帮助园长学习有关理论,提高自身理论修养。⑤将园长分成小组,使其在合作中解决问题,养成群体精神,共同体验成功与失败。

(2)交往风格类型培训法。这是近年流行的借助交往风格类型的方格图培训领导者的方法。运用在园长培训中,具体步骤是:先请熟悉园长的人填写关于园长交往情况的问卷表,然后根据问卷表的答案进行评分与分析,初步确定每个园长的交往类型;然后通过各种活动再次确定园长真正的交往风格类型,同时进行自我评定;最后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提高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这种培训方法的精髓在于让园长在“评定”中接受教育,发现自己交往之长短,从而扬长避短(表10-3)。

表10-3 四种交往风格的优缺点

(3)案例分析培训法。这是组织领导者分析具体的管理案例、教育案例,以提高其相应能力的培训方法。可以针对园长的日常工作,列举相关的成功或失败的案例,引导园长通过研讨、分析,对这些案例做出科学的解决。这是一种情境性较强、使受训者积极参与活动并通过分析达到自我知觉的方法,效果比较明显。

(4)情感模拟测评法。也叫角色扮演法,针对一个设计好的环境与情节,引导园长从事指定的活动,真实地再现管理过程。表演结束后,其他人员对扮演者的表演过程进行分析、评价,指出不当之处,使园长在自我体验与他人建议中提高管理能力。

2.园长培训的现状与发展

当前园长培训的主题主要包括八大类:幼儿园管理类、幼儿园文化建设类、幼儿园教师专业化发展类、学前教育政策类、课题研究类、论文撰写培训类、儿童观与教育观类、学前国际比较类。同时,根据受众不同,会有不同层次的培训:新任园长的岗位培训、园长及全员提高培训、园长高级研修培训。

因为园长所在的地区发展程度、幼儿园发展程度、园长自身发展程度皆不相同,目前尚未有一套契合当前所有幼儿园园长需要的有效的培训方案。体现幼教新理念和符合培训需要的培训教材也很少。

现有的园长培训基本上都是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规划,培养机构组织实施,培训者讲授课程的模式,很少听到来自园长内部的声音。尽管有些培训机构也会在培训前、培训中、培训后做些调研工作,掌握园长的需求,但由于种种原因难以完全按照园长的个性化需求实施培训任务。

鉴于上述问题,园长的培训应从以下方面进行调整与完善:

(1)调整培训内容。虽然目前的园长培训会对不同阶段的园长设计不同的内容,但是仍然缺乏较强的针对性。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类型幼儿园的园长,面对培训都有着不同的需求。园长培训要以提高园长专业发展、个性化需求为工作目标。因此,应根据园长任职资格培训、提高培训、骨干园长高级研修等不同发展阶段,安排相应的课程。在实施培训之前,可与园长进行沟通,广泛听取意见,然后进行分析,确定培训内容,实现按需培训。

(2)丰富培训形式。各个幼儿园的人力资源分配不同,对培训类型的要求也会有不同,有的园长有时间全脱产进行短期集中的培训,而有的园长需要通过网络、自学的方式进行。应建设自主性、开放式的平台,为园长提供自由选择培训内容、时间和机构的机会,满足园长的各种需求。

以往培训的方式多以传统讲授为主,受众面广泛,但针对性不强。对此我们可以在把握培训内容的基础上,丰富培训方式,可以增加案例分析、专题研讨、园所观摩交流、专家指导、结对帮扶等方式。多种方式可交叉使用,增强培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