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幼儿园教职工培训:强化教职工培养,提高学习自觉性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强化教职工培养,提高学习自觉性

【摘要】:在幼儿园管理中,管理者应该不断强化对教职工的培养意识,加强对教职工培养的内容、方法和途径的研究,逐步形成本园对教职工的培养系统。幼儿园管理者应该尽量创造条件,支持和鼓励教职工选择不同的培训途径以加强自我学习;还应该把教职工的培训及其业务档案加以记录、存档,作为日后考核与奖惩的依据,并建立培训工作的激励机制,以提高教职工学习的自觉性。

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质是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现代管理凸显了人的培养对组织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将人的培养专门引入管理过程中,并作为管理的核心任务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

幼儿园管理中,管理者应该不断强化对教职工的培养意识,加强对教职工培养的内容、方法和途径的研究,逐步形成本园对教职工的培养系统。幼儿园对教职工的培养途径有两个方面:一是外部培训,包括学历培训、上岗培训、专题培训、观摩培训和专题研讨会培训等由外部机构组织的培训;二是内部培训,包括在岗培训、工作主题培训、案例分析培训、教育科研培训等由幼儿园直接根据本园工作需要与本园教职工发展的需要而组织的培训。内部培训与外部培训的结合,为教职工提供了广泛的学习环境。幼儿园管理者应该尽量创造条件,支持和鼓励教职工选择不同的培训途径以加强自我学习;还应该把教职工的培训及其业务档案加以记录、存档,作为日后考核与奖惩的依据,并建立培训工作的激励机制,以提高教职工学习的自觉性。

一般来说,比较有效的幼儿园教职工培训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全方位式培养法

全方位式培养法是一种对教职工进行全面性培养的方法。在对教职工进行培养的过程中,管理者最容易犯的错误是只重视对教职工的教学技巧、业务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对教职工的人格素养、团队精神、品德行为的培养。如果缺失了人格培养,那么组织管理的最终目标也就难以实现。所以,管理者要正确处理人格培养与工作培养的关系,保证培养内容的全面性与完整性。

(二)全员式培养法

全员式培养法是一种着力于组织系统中的每一个教职工都能得到培养的方法。这种方法要求管理者针对每个教职工的实际情况,量身订制相应的培养计划,使每个教职工都能在原有的水平上获得发展,成为有用之才,这是一种融公平性、针对性和发展性为一体的培养方法。只有让每个教职工的潜能都得到充分发挥,组织才具有真正的发展动能。但这并不是说,对教职工的培养只能整齐划一,不能培养杰出人才。这里强调的是少数杰出人才的培养应该建立在教职工得到广泛培养的基础上,这样既有利于调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又有利于构筑保障杰出人才成长的环境。

(三)网络式培养法

网络式培养法是将幼儿园对教职工的培养方法与培养内容及培养制度与相应的管理措施系列化,形成培养工作的网络系统,以确保工作有序进行的培养方法。某些管理者经常把教职工培养作为一种临时性的、可有可无的工作,碰到检查、观摩、重大评比和比赛时,才想到抓教职工的培养,对教职工的培养没有系统的考虑与安排。为了确保教职工培养的有序进行,管理者应该构建教职工培养的网络工程,用建立网络的方式来推动培养工作的系统开展。这种网络是以幼儿园组织机构为基础,由系列化的培养制度、系列化的培养内容、系列化的培养方法所构成的“三位一体”的组织运行的系统工程

(四)规划式培养法

规划式培养法是指对每个教职工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在自我设计与组织策划相结合的基础上,用规划的形式对教职工进行培养的方法。这种培养方法是对全方位培养法、全员式培养法和网络式培养法的综合运用。规划式培养法是在每个教职工自我规划的基础上,由幼儿园组织根据工作需要对其进行规划,然后将双方的草案对照,通过协商,形成正式的培养规划方案。每个教职工都有一份经过自己设计、组织修正,适合自己并属于自己的培养方案;每个教职工都能找到自己的发展目标和工作定位;每个教职工都能按照自己的发展进度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在培养方案的指导与监督下,每个教职工都能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发展。[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