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幼儿园人力资源管理原则-学前教育管理

幼儿园人力资源管理原则-学前教育管理

【摘要】:幼儿园人力资源管理既要遵循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一般原则,又要遵循幼儿园人力资源管理的特殊原则。因此,幼儿园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把自己看作经营者,在规划或实施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时,必须关注项目的财务和社会指标,必须能为幼儿园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必须能为幼儿园降低成本或控制成本。最后,幼儿园是教育机构,幼儿园的人力资源管理必须符合教育机构的特点,反映教育的属性。

幼儿园人力资源管理既要遵循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一般原则,又要遵循幼儿园人力资源管理的特殊原则。首先,任何组织的存在和发展都需要管理者的悉心经营,都需要在组织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找到合理的平衡,即求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合力”,才能谋得组织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说,实现组织利润的最大化,是管理的一条核心原则。作为教育机构存在的幼儿园,在当前社会经济和体制大变革的背景下尤其如此。因此,幼儿园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把自己看作经营者,在规划或实施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时,必须关注项目的财务和社会指标,必须能为幼儿园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必须能为幼儿园降低成本或控制成本。其次,幼儿园人力资源管理要遵循任人唯贤、知人善任、因事用人、用人之长、用人唯精、人尽其才等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最后,幼儿园是教育机构,幼儿园的人力资源管理必须符合教育机构的特点,反映教育的属性。

幼儿园的人力资源管理要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事相宜,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教育性原则

幼儿保教工作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幼儿园其他岗位上的工作人员也必须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学前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全心全意为保教一线服务。所以,幼儿园在教职员工的聘任、管理与考核上,不但要考虑其职业资格与要求,而且要兼顾其工作的教育属性。幼儿园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决定了教育具有全面性、生活化、隐形化等特点,每一个教职工都是教育者,都会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影响和作用。所以,教育性原则需要幼儿园全体工作人员树立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和管理育人的意识,共同创设促进幼儿全面协调发展的良好环境

另外,特别要注意的是,坚持幼儿园的教育属性,就要注意减少幼儿园人事制度的行政色彩。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应善用情感管理艺术,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创设温馨、和谐、民主的人文环境

(二)政策性原则

坚持保教工作的正确方向,必须遵循国家的政策和法规,在管理过程中依照教育法律法规的要求办事。对于保教队伍中出现的不符合教师要求的行为,如师德败坏、违背教育精神等,决不姑息。在人才的选拔上,必须不拘一格,挑选德才兼备的人才加入保教工作的队伍。这是人力资源管理上的“硬”方法。只有坚持政策性原则,才能够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念和营造正确的舆论氛围。

(三)激励性原则

管理的实质是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通过人司其职、人尽其力、人负其责、物尽其用,发挥好人力、物力、财力的效用,最大限度地形成集体合力,以完成组织的目标。

激励性原则是指建立健全合理的激励机制,巧妙地将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激励士气、鼓舞人心,如树立先进人物典型和表彰激励先进事迹,建立奖励基金及晋升职称、升职等。在用人机制上,激励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而激励机制必须科学、透明、公正、合理,只有这样才能起到激励人心的作用。

(四)发展性原则

幼儿园是教育机构,其宗旨是培养人、发展人。在这个机构中获得发展的不仅有幼儿,还有教职员工。管理者应树立发展的、动态的管理理念,实行合理的人员编制和岗位设置、科学的分配制度、完善的聘任制度、规范的考评制度和培训制度;应创设条件,为教职工招聘、报酬测算、人员培训和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提供支持和服务,通过制定政策、规范程序、发布信息和开展培训,为教职工提供一个舒适的、能充分发挥个人聪明才智的工作环境。

(五)开放性原则

当今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在开放竞争的环境中进行的,只有不同类型的教职员工共同参与,才能给幼儿园带来活力。有主见甚至是个性张扬的教职员工因具备胆识和才华,往往比较难以管理。但是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看,用人之道在于能识人之长、善用人之长。因此,要为有才华的教职员工搭建发挥才能的平台,使他们扬长避短,让他们能够在教育事业上建立成就感,从而激发成长的原动力。所以,不能将眼光只放在使用易管理的人才上,而应坚持开放性原则,敞开大门,招贤纳士,广罗人才,用好人才。

(六)结构性原则

人力资源管理要从幼儿园的整体发展来考虑,只有合理选择和安排各级各类保教人员,才能保证各项工作按时按质完成。一定要以发展的眼光配备人才,在师资的数量和质量上保证后继有人,建立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充分考虑师资队伍数量、年龄结构、性别结构、能力结构、专业结构、性格结构、知识结构等因素,结构合理化能够推动幼儿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