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行政主体实际上是相对于教育行政客体而言的。(二)教育行政的职能教育行政职能是指教育行政系统或组织所具有的职责、功能和作用,实际上意味着教育行政主体对教育行政客体的作用。总体来说,我国教育行政职能体现为各级政府及其教育行政机关对国家教育事业的管理,其主要职能为宏观调控。......
2023-07-30
(一)行政的含义
“行政”一词,最早见于清代学者吴乖权所著的《纲鉴易知录》中。但这里所说的“行政”,只是“摄政”的意思。我国古代还有“行其政事、行其政令”的说法。1989年版的《汉语大辞典》对“行政”一词的解释为:掌管国家政权、管理国家事务。《现代汉语词典》对“行政”一词的解释为:①行使国家权力;②指机关、企业、团体等内部的管理工作。《社会科学大辞典》对“行政”一词的解释为:国家事务的管理。
西方学者对行政的理解一般分为两个角度:政治的角度和管理的角度。从政治的角度来理解行政,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从政治组织的分工来说明什么是行政,如美国行政学权威魏劳毕(W.F.Willoughby)在1928年所著的《行政学原理》一书中所说的,“行政乃是政府组织中行政机关所管辖的事务”;另一种是从政治权力的运用来说明什么是行政。从管理的角度来理解行政,即认为行政与管理的意思相近,指的是事务处理的办法、程序与技术。如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怀特在《行政学导论》一书中说:“行政的最广义包括为完成或实现一个权力机关所宣布的政策而采取的一切动作。”
行政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行政是指国家机关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狭义的行政是指统治阶级通过行政权力对国家事务的管理活动,它与国家政权相联系,以国家权力、国家强制机构为后盾,体现统治阶级意志,具有鲜明的政治性、阶级性、强制性,是统治阶级为维护社会稳定所从事的管理活动。从广义的角度来讲,行政与管理具有大致相同的含义,广泛存在于社会组织之中。在厂矿、企业、医院、学校等组织机构中,诸如上级命令及指导下级的管理活动,都可以称为行政管理。
总而言之,行政是指国家各级各类行政机关依据法律行使权力,对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等领域的社会事务进行管理的活动。
(二)教育行政的含义
在理论界,对于教育行政的解释众说纷纭,综合而言,主要是从以下三种角度来展开的:
首先,从公共权力的角度来认识教育行政。这一角度又有四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是从教育行政与一般行政的关系的角度来认识教育行政,认为教育行政是国家教育行政机关管理教育的活动;第二种观点是从教育行政与教育政策和教育法规的关系的角度来理解教育行政,认为教育行政是由教育立法规定的教育管理过程;第三种观点是从学校管理的角度来理解教育行政,认为教育行政是学校对教育的管理,是将学校组织中学生所需的全部教学力量,协调成统一的计划,以完成预期的教育目标的管理活动;第四种观点认为,教育行政既包括教育行政机关的行政活动,又包括学校教育行政机关的行政活动。
其次,从管理技术或经营的角度来认识教育行政。这一角度也有几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是从管理过程的角度来理解教育行政,认为教育行政由制订计划、资源配置、激发动机、协调配合和评价反馈等五个方面组成;第二种观点是从管理职能的角度来理解教育行政,认为教育行政是一种服务性的活动,是一种合理有效地配置教育条件的经营管理活动;第三种观点是从管理中组织和人的活动及行为的角度来理解教育行政,认为教育目标的实现及教育任务的完成,归根结底要靠组织和人的管理活动及管理行为。
最后,既从公共权力的角度,又从管理经营的角度来理解教育行政。这一角度认为教育行政是为了使国民的教育和学习活动组织化,并使之有体系地展开,公共权力机构按照教育政策,配备和完善诸条件的过程。
教育行政是国家行政管理中关于教育活动方面的行政管理,即国家权力机关为实现一定的目的,对各级各类教育活动进行组织、管理和领导的行政管理活动,是国家行政在教育活动领域的反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育行政属于狭义行政的范畴,即国家行政机关,包括国务院及其下属部门、地方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按照国家法律所授予的权力管理教育的活动。
(三)教育行政的特点
教育行政具有政治性和教育专业性的特点。
所谓政治性,是指教育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必然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为统治阶级服务。教育行政是国家行政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家政权直接联系,教育行政主体,即教育管理部门代表国家行使教育行政权力,体现国家意志,通过教育行政的管理和调控,保证教育发展的方向,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
所谓教育专业性,是指教育管理除了具有一般管理的特征之外,还具有很强的教育专业性。教育管理既要符合管理学的一般理论,也要符合教育活动自身的规律,如此才能使教育活动更好地实现预期的教育目的。教育管理者既要具备管理领域的一般知识,也要具备教育领域的特殊知识,如此才能避免出现外行管理内行的现象。教育行政人员的专业化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优秀的教育管理者,其教育专业技术能力在个人发展中发挥的影响愈加明显。
教育行政是政治性与专业性的统一。政治性寓于专业性之中,并通过专业性体现出来;政治性为专业性保证方向,专业性为政治性提供服务。
有关学前教育管理学的文章
教育行政主体实际上是相对于教育行政客体而言的。(二)教育行政的职能教育行政职能是指教育行政系统或组织所具有的职责、功能和作用,实际上意味着教育行政主体对教育行政客体的作用。总体来说,我国教育行政职能体现为各级政府及其教育行政机关对国家教育事业的管理,其主要职能为宏观调控。......
2023-07-30
教育行政体制是国家对教育领导、管理的组织结构和工作制度的总称,是国家对教育的宏观管理体制。在教育行政各问题中,教育行政体制是关系到教育发展的全局性的问题,显然处于中心位置。受我国政治、经济等社会状况的影响,我国教育行政体制的历次改革都是以集权与分权的关系,即中央与地方教育管理权力、职责的划分为核心问题。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实行中央集权制的教育行政体制。......
2023-07-30
基层学前教育行政存在机构设置空壳化和人员兼职化的问题。基层学前教育行政存在各行政部门之间权限与责任模糊的问题。基层学前教育行政部门之间存在信息沟通不畅,视导与汇报制度虚设的问题。......
2023-07-30
(一)行政方法的含义行政方法是指托幼园所管理者依靠各级组织机构及其赋予的权力,通过发布行政指令的方式,直接对教职员工产生影响的管理手段。按照行政方法,园所中的各级各类组织及其人员的职责和权力范围是有严格规定的,各级之间的关系是明确的。行政方法的核心是各级组织及其管理者一定要有职、有责、有权、有能力。可见行政方法意味着上级对下级有指挥和控制的权力,下级对上级有服从的责任和义务。......
2023-07-30
学前教育行政体制是国家对学前教育领导管理的组织结构形式和工作制度的总称。中央和地方相结合的学前行政体制是一种具有中间状态的学前教育行政体制,它既不同于地方分权制,又不同于中央集权制。学前教育诊断与咨询权限是指行政部门的权力界限、范围。......
2023-07-30
(一)政治思想品德素质1.政治理论修养和政策水平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决定了园长必须坚持正确的办园方向,贯彻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规定。幼儿园工作的核心是育人,园长要特别深刻地理解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园方向和正确指导思想,敏锐觉察方针执行中的错误倾向,迅速予以纠正。......
2023-07-30
一方面,托幼机构是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一部分,但它又明显地不同于小学、中学,幼儿发展的特殊性决定了学前教育的特殊性。因此,学前教育管理要依据学前教育的特殊性,探索和实施相应的管理方式、方法。目前学前教育在我国不属于义务教育,我国幼教事业管理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原则,体现的正是这一特点。......
2023-07-30
幼儿园的总体目标是由幼儿园的性质及其职能决定的。该章的第五条提出了幼儿园体、智、德、美教育各方面的具体目标,对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内容做出了比较详细的规定,体现了国家、社会对新生一代要求的总方向。要学习和领会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尤其是教育方针、幼儿园法规,以及上级部门对某一时期、某项工作任务的要求或指示等。这是制定幼儿园工作目标及计划方案的主要依据,以便确保幼儿园管理目标的正确方向。......
2023-07-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