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学前教育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学前教育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摘要】:学习和研究学前教育管理的常用方法主要有调查法、文献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和案例法等。调查法是学前教育管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其研究成果常以调查报告的形式呈现。实践证明,案例法也是研究学前教育管理问题的有效方法。对学前教育管理现象和问题的研究与探索,要注意根据不同的目的、对象,选择运用适宜的方法。

学习和研究学前教育管理的常用方法主要有调查法、文献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和案例法等。

(一)调查法

毛泽东有句名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法是研究者通过观察、问卷、访谈、测验等方式搜集研究对象的相关资料,通过对所掌握的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以达到对研究对象的科学认识的一种研究方法。这一方法的主要作用是帮助研究者掌握研究对象的真实情况,为进一步的理论研究或实证研究、教育决策提供事实依据,也可以帮助研究者发现新的研究问题。

调查研究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按照调查对象的范围,可以把调查研究分为普遍调查、典型调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和专家调查(亦称德尔菲法)。按照调查研究的方式,可以把调查研究分为访谈法、问卷法、观察法、座谈法、测试法等。

调查法是学前教育管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其研究成果常以调查报告的形式呈现。

(二)文献法

文献法也称比较研究法,是指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研究目的,通过研究已有的文献资料,全面、正确地了解、掌握所研究的问题,揭示其规律、属性的一种方法。文献法是一种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科学研究方法。在学前教育管理领域,运用比较研究是指对某类教育现象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进行比较分析,以揭示教育管理的普遍规律及其特殊表现,从而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的方法。

比较研究法包括纵向历史文献研究和横向的(国际间、地区间)不同地域的文献研究,前者易于发现教育管理中某方面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后者则可通过分析对比,发现相互间的共性与差异,并得出结论。

(三)实验法

实验法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地变革研究对象,以验证所提出的假设,探讨教育管理的因果关系的一种方法。实验的方法具有明显的探索性质或验证性质,可以是单因素实验或综合性实验,也可以是定性实验或定量实验。运用实验法时,要选定实验课题,明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的变量,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和统计方法,选择实验类型,周密地做计划并依程序付诸实施,收集资料,加以科学地分析总结,得出结论。

(四)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是将科学研究者与实际工作者之智慧与能力结合起来以解决某一问题的一种方法。行动研究法是库尔勒·勒温在1944年提出的概念,20世纪50年代用于教育研究。[13]

就托幼机构管理而言,行动研究是指幼儿教育的理论工作者或实践人员,立足幼儿教育的现场,直面幼儿园管理中的现实问题,进行研究探索,实现实践行动与研究思考的相互反馈和促进,谋求实践工作的改进。

行动研究法实用性强,对研究条件不那么苛刻,理论基础也不要求非常成熟,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有利于调动基层教育工作者参与研究的积极性,并通过专家引领提高其专业素养。但行动研究通常规模较小,不关心研究成果的普遍意义,故其外部效果不高。

(五)案例法

案例法是研究管理现象的一种独特方法,为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首创。

案例法是将管理中出现的一些常见问题、矛盾或典型经验编写成案例,供学习研究者进行分析和讨论,主要目的在于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研究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法的案例都来自于实践,因此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教学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对研究者的理论综合运用能力的要求也较高。研究者通过案例分析去归纳观点和结论,既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也有利于将理论运用于实践。

案例法的关键环节是选择和编写好案例,能够针对现实问题,启发人们思考、归纳和借鉴,有效解决实际问题。实践证明,案例法也是研究学前教育管理问题的有效方法。

对学前教育管理现象和问题的研究与探索,要注意根据不同的目的、对象,选择运用适宜的方法。有时,对一些较复杂的问题,还需要多种方法的协调配合和综合运用。总之,学前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来开展研究,不断提高研究能力,获得科学的结论,提高学前教育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