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的总体目标是由幼儿园的性质及其职能决定的。该章的第五条提出了幼儿园体、智、德、美教育各方面的具体目标,对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内容做出了比较详细的规定,体现了国家、社会对新生一代要求的总方向。要学习和领会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尤其是教育方针、幼儿园法规,以及上级部门对某一时期、某项工作任务的要求或指示等。这是制定幼儿园工作目标及计划方案的主要依据,以便确保幼儿园管理目标的正确方向。......
2023-07-30
学前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学前教育管理的特殊性,学前教育管理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保教合一,教养儿童与服务家长兼顾
保教合一,教养儿童与服务家长兼顾,是学前教育不同于其他阶段教育的特殊性,也是学前教育管理与其他管理活动的最大区别。一方面,托幼机构是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一部分,但它又明显地不同于小学、中学,幼儿发展的特殊性决定了学前教育的特殊性。幼儿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学生,对他们的教育需要保教结合,养护与教育并行。幼儿园的活动是以兴趣为导向的多样化活动,保障了幼儿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之中进行学习。另一方面,托幼机构并非只是教育性机构,它还带有一定的福利性,为家长提供育儿服务。因此,学前教育管理要依据学前教育的特殊性,探索和实施相应的管理方式、方法。各类型托幼园所在管理上要能够促使保育和教育任务的实施,注重园所物质条件的创设和生活护理的正常进行,确保幼儿的生命安全,让幼儿在自由、愉快和健康的童年生活中,身心得到和谐发展。要研究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发挥环境和文化的教育影响,制定有效的规章制度,培养一支专业化的保教工作者队伍等,不断提高保教质量,把园所办成幼儿的乐园,让家长满意。学前教育管理的特殊性不仅体现在管理的任务目标上,也体现在管理的内容上:学前教育管理的内容涉及家长工作、社区资源的利用、办园经费的筹措与园所条件的改善、教育活动质量的提高等诸多方面。这就需要管理者考虑园所所在的社区环境条件与发展状况,从学前教育的非义务性和家长的特定需要出发,灵活地加以管理,而不能采用绝对统一的标准。
(二)注重综合协调,强调管理的社会化
从宏观角度讲,幼儿教育是全社会的事业,涉及诸多领域,如卫生、福利、文化、经济等多方面,因此必须得到全社会的支持和参与。同时,学前教育具有福利性、社会性、公益性等特点,因而,学前教育管理具有不同于一般教育管理的特殊性,对学前教育的管理不能仅仅依靠教育行政部门,而是需要将行业化管理与社会化管理相结合,将纵向管理和横向管理相结合,注重发挥综合协调功能。目前学前教育在我国不属于义务教育,我国幼教事业管理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原则,体现的正是这一特点。实践中要求教育行政职能部门等主动联系沟通,还需要不断探索可行的办法和实施途径,如一些地区推出联席会的管理制度。从微观角度讲,托幼机构在管理过程中也要积极与社区、家庭等相关部门联系,为儿童提供良好的学前教育,为家长提供良好的服务和科学的育儿指导,与社区建立良好的合作共建关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前教育的价值。
(三)充分挖掘并合理利用教育资源,发挥管理效能
以我国为例,要使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在现有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政府部门要在经费投入方面进行制度创新,要把钱花在最需要的地方,多一些“雪中送炭”,少ー些“锦上添花”,要采取适合经济体制转型的有效措施,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扩大幼儿教育的受益范围。学前教育的发展不可能完全由国家包办,即使在发达国家亦如是。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经济实力依然薄弱,更需要调动各方面的社会力量和资源,根据各地实际与需要,兴办多样化的幼儿教育,而不能仅限于单一途径和单一类型。应提倡勤俭办园和向管理要效益,并通过督导和评价,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具体到托幼园所,要实施有效管理,加强工作的计划性,合理组织和运用教育资源,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益。
有关学前教育管理学的文章
幼儿园的总体目标是由幼儿园的性质及其职能决定的。该章的第五条提出了幼儿园体、智、德、美教育各方面的具体目标,对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内容做出了比较详细的规定,体现了国家、社会对新生一代要求的总方向。要学习和领会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尤其是教育方针、幼儿园法规,以及上级部门对某一时期、某项工作任务的要求或指示等。这是制定幼儿园工作目标及计划方案的主要依据,以便确保幼儿园管理目标的正确方向。......
2023-07-30
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党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及时根据解放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结合儿童教育的需要,制定了相应的学前教育行政管理政策,为我国学前教育行政体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加强对学前教育工作的领导管理,1949年10月,教育部在初教司内设“第二处”,主管全国学前教育工作。......
2023-07-30
学前教育管理有宏观和微观之分,宏观的学前教育管理指国家或地方政府对学前教育事业的管理,即学前教育行政;微观的学前教育管理指各类具体的托幼机构的管理,如幼儿园、托儿所、早教中心的管理。学前教育管理学以学前教育领域的宏观和微观的管理过程和管理规律为对象,研究范围包括学前教育行政及各类托幼机构的管理过程。学前教育管理学以追求发展学前教育事业的最大效益为目的。......
2023-07-30
学习和研究学前教育管理的常用方法主要有调查法、文献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和案例法等。调查法是学前教育管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其研究成果常以调查报告的形式呈现。实践证明,案例法也是研究学前教育管理问题的有效方法。对学前教育管理现象和问题的研究与探索,要注意根据不同的目的、对象,选择运用适宜的方法。......
2023-07-30
(一)政治思想品德素质1.政治理论修养和政策水平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决定了园长必须坚持正确的办园方向,贯彻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规定。幼儿园工作的核心是育人,园长要特别深刻地理解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园方向和正确指导思想,敏锐觉察方针执行中的错误倾向,迅速予以纠正。......
2023-07-30
一般地,有一个计划就应做相应的总结。幼儿园工作应通过适时进行周期性总结,推动管理过程不断运转,促使学前教育管理科学化。(三)总结阶段应注意的问题1.总结是对幼儿园工作的评价过程应注意以目标、计划为依据,对照工作结果,判定工作成绩与不足,总结经验和教训。......
2023-07-30
“管理”一词,通常理解为“管辖”和“处理”。b.管理的主体是组织机构中的管理者。管理的自然属性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合理组织生产力的管理职能。随着社会的发展,专门的管理部门与管理者出现了,管理成为社会劳动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特殊职能。管理的社会属性是指管理所具有的监督劳动、维护生产关系的特性。......
2023-07-30
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录用、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劳动关系管理六大方面。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其目标是保证企业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的平衡,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并为人力资源的其他各项工作提供保障。有效的绩效管理有助于组织真正地了解自身,改善绩效,保证员工与组织目标一致,提高员工满意度,优化和协调人力资源管理等。......
2023-07-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