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目标的评价结果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目标的评价结果

【摘要】: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活动目标评价内容应当与当前儿童的年龄特点、发展总目标、学期目标一致。引导儿童学习数学并获得初步的数学概念,也是在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客观世界。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活动目标评价内容应当与当前儿童的年龄特点、发展总目标、学期目标一致。为儿童提供更具体、更合理、更全面的活动目标,既要结合数学自身的特点来满足儿童掌握相关学习技能的需求,又要注重对儿童进行数学素养、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的培养。因此,在制订活动目标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是否符合当前儿童发展水平和个体差异

在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中,活动目标的设定应该考虑当前儿童的发展水平和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并且兼顾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儿童的不同需求。比如,同样是中班的儿童,有的能进行20以内的唱数,有的能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倒数,因为他们对数的理解不同,所以他们在选取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上也有所不同。因此,对于教师而言,必须要考虑到不同儿童的水平和需求,使得每个儿童获得适宜的发展。

2.是否致力于培养儿童对数学学习积极的情感态度

活动目标的构成应注重培养儿童积极的情感态度。学习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儿童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通过积极情感的培养,让儿童主动地加入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创造能力,使幼儿树立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3.是否注重儿童数学交流的意识

学前儿童数学交流是指儿童可以与自己的同伴、教师或者其他人进行数学方面的交流和讨论,用规范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分析他们的观点然后进行比较,相互学习。

4.是否注重数学概念与技能的学习与掌握

儿童在学前儿童数学学习阶段的重要任务就是掌握一定的数学技能。引导儿童学习数学并获得初步的数学概念,也是在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客观世界。

5.是否着眼于儿童思维能力的培养

儿童在数学教育活动中获取初步的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巧和学习如何解决问题,同时数学活动也可以培养儿童初步逻辑思维能力,为儿童有效地学习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