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拙政园拙政园在苏州城区东北隅,是苏州最大的古典园林,占地面积在72亩左右。徐氏家族不久亦衰落,拙政园逐渐荒废。拙政园正中央是全园的精华景观。拙政园过去是拙政园的正门,现在位于中区入口是一座砖雕门楼,称“腰门”。在明代“归田园居”旧址上修建了拙政园东区景观。兰雪堂位于拙政园东门,是从东门入园后的第一个主要景观。亭西是进入拙政园中区的入口处。拙政园是我国江南园林的代表佳作,其布局设......
2024-05-13
俗语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我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对于到生疏的地方看看,一向兴趣不大。主观条件是近年常说的思想问题,来于《旧约·传道书》和赵州和尚,前者说“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后者说“好事不如无”。客观条件是既少钱又少闲。可是对于生疏地方的苏州却网开一面,有时甚至想,如果竟至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时候还是未能出入阊门,即使赵州和尚的禅悟语不无道理,回顾生平,也总是太遗憾了。憾是唯心的,解除要靠唯物,而想不到就来了机会。是1976年早春,旧同事王芝九兄与我兼有干校邻床之雅,他苏州人,有自建的住房,干校放还后住苏州,也因报废而有闲,不忘邻床之谊,又因为老伴先走往天堂或净土,一个人食息感到凄清,就来信约我去游苏州以及邻近杭州、无锡等地。我当然高兴去,于是在四月的后半就到了苏州,芝九兄住城内西南部,地名东采莲巷。住房为二层楼,我们住楼上,由南面凭栏南望,不很远是瑞光塔。下楼出北向之门,西行是胥门,南行是盘门。单说在苏州的半月,大致是游城外各名胜,如虎丘、西园、留园、灵岩、天平、光福、东山、直等地,由他陪同;游城内各名胜,如沧浪亭、拙政园、狮子林、网师园、怡园等地,我有小自由。有了自由,不能不享用,也就不能不另有所得,或说是,未必与其他游人一致的感受。这不一致也是由思想问题来。什么思想呢?是我最感兴趣的是“人”,或说“人的生活”。这人既包括今代的,也包括旧时的。生活也要加点限制,正面说,是要有些诗意的,或说能引起欣慕之情的。于是,这小自由加思想问题,对于这天堂的苏州,我就有了他人未必同意的取舍,举例说,山与山相比,灵岩与天平之间,虽然天平多有自然美,我却觉得脚踏灵岩更有意思,因为可以想到西施;园与园相比,我觉得拙政园多富贵气,狮子林多工艺气,远不如沧浪亭,有野意;生活与生活相比,登松鹤楼品尝松鼠黄鱼,远不如在东山看小儿女采碧螺春茶。取舍有定,写也就有了谱儿,是不必记游虎丘、西园诸地,所见为何的流水账,而只说说自己曾如何如何,至今还念念不忘的。排个次序,先城内,计有六事:观前,平江路,盘门,专诸巷,沧浪亭,胥门内买酒;次城外,计有三事:往
直道中,枫桥,横塘。以下依次说说。
观是玄妙观,在城中心略偏北偏东,是苏州的市井中心。游观前街,便于买物,更便于看人。物包括食物,餐馆中卖的。有两家餐馆,都是供应小市民的,既物美又价廉,我吃过不只一次。一家卖菜饭(米饭加菜,煮得很烂),另备简易菜三四种,比如买菜饭三两,肉元(北方名丸子或狮子头)一盘,白酒一两,费钱无几,可以过屠门而大嚼。另一家名绿杨,卖馄饨,我平生各地吃馄饨,当以此处为第一。当然,往观前,沿街东西散步,主要还是看人,听吴侬软语。与其他地方人相比,就“秀”字说,苏州人应居首位。秀与美是近邻,所以,如果有欣赏美人之癖,就应该到观前去徘徊一会儿。这里需要解释一下,我喜欢到观前去看看,主要还是想亲近风土人情。而所感呢,是“此苏州之所以为苏州”。
平江路是城内东北部南北向的一条街,我喜欢到那里走走,以及在小桥边坐坐,是因为近些年来,时移则事异,苏州也不得不维新,绝大部分街巷变了,只有这条街还一仍旧贯。譬如由此端到彼端的一排房,住着若干户人家,都是两层的楼房,前门对着石板路,可以行车,后门对着小河,可以行船。坐在小桥边,向上望,楼上的后窗有时打开,也许是洗什么的水吧,由上面倾到小河里。河相当窄,可是不断有小船往来,不是运什么就是卖什么。可惜我同这些人家没有亲友关系,不能如王仲宣之登楼,也探头窗外,向船上人问问鱼价或青菜价。那是参与过苏州人生活,不能如愿,只好退一步,多坐一会儿,看看。
与平江路相似,在苏州城的十个门(北面由西向东,平门,齐门;东面由北向南,娄门,相门,葑门;南面由东向西,南门,盘门;西面由南向北,胥门,金门,阊门:门名皆一字,在国内为仅有)中,盘门是唯一保留原状的。所谓原状,粗说是门未拆去,细说是水旱两个门,水略南,旱略北,并排,都在,而且可以登到门洞的顶上瞭望。盘门的位置是苏州城西南角略东,由我的住处向南略偏西行,过瑞光塔东侧,穿过一些贫苦人家和小菜园,约摸十几分钟,就可以到达。那里没有一点新风气息,登城一望,南,也许是苏州跨度最大的吴门桥,桥下是环城河,河上布满大小船只;北,近处没有繁华街道,没有高楼;总之,有野意,也就有旧意,可以适于脚徘徊,心遐想。遐想所得多,容易引来偏爱之情,所以只是半个月我去了三次,就是北返,很久之后还想到它,并且曾诌歪诗,末联云:“春明几度风飘絮,不出盘门漫五年。”
专诸巷是阊门(我去的时候早已拆掉)内向南的第一条街,出南口右拐是金门。旧时代,这里是小手工艺作坊的集中地,其中包括制砚的作坊。康熙年间著名的女砚工顾二娘住专诸巷,有黄莘田诗“一寸干将切紫泥,专诸门巷日初西”为证。我拙于书而喜砚,也有诗为证,是“辇毂风高怀砚老,濠梁梦断看鱼归”。砚是工艺品,佳者美,可以欣赏,如果是早年并与名人有干涉的,还可以发思古之幽情。我没有能力和机缘得(真)顾二娘制砚,可是临渊羡鱼,路过顾二娘故居,纵使不能确认门巷依然,也总愿意东瞧瞧,西看看,得其仿佛。总之,就算作慰情聊胜无吧,我还是由北口走入,到南口,向后转,回到北口,往返都慢走,注视两旁的人家,心里想,虽然不能指实,顾二娘的旧住地总是留在眼中了。
沧浪亭在苏州城南部,南北中轴路东侧,离南门不远。由我的住处东行不远到中轴路(旧名三元坊),南行,过路西的文庙,往东一拐,南面就是沧浪亭,计程只是盘门的一半。近,主要原因还是有的可看,有的可想,所以我喜欢去,也常去。可看,总的说是意境好,水多,有小山,人工而有不少的自然成分;疏旷,景观不少而不显得拥挤;道路曲折,景观高下大小不同,变化多;游人较少,有闲散之趣。分着说呢,我更喜欢入门东行位于东北角的静吟亭和位于西南角的三层的看山楼,因为两处都可以远望,或看水,或看园外的景物。再说可想,远的当然是创建此园的北宋苏舜钦,静吟亭那里有后代人所书他作的《沧浪亭记》。但我更感兴趣的却是较近的古人,清朝乾嘉时期作《浮生六记》的沈复和其妻陈芸。他们的家在沧浪亭附近,书中曾记他们到沧浪亭游乐、陈芸女扮男装的事,可见园中一定多有他们的足迹。这本书写的人,内心和外貌,都可爱,写的坎坷生活直到死别,使许多读者洒了同情之泪,所以我每次进园,总想到他们,也就不免兴起陈子昂“前不见古人”之叹。
胥门内买酒不是景观,是事,因为怀念,也就说说。芝九兄不喝酒;我能喝一点点,因为沉浸于苏州,难免有些兴奋,晚饭时总愿意喝几口,也许就是想在雪泥之上多留一些痕迹吧。其时供应还困难,只好用现买现喝的办法。出门向北向西再向北穿过小巷,到东西向一条大街名红旗西路,西行不远,路南有个中小商店卖零酒,黑板上写酒名几种,每一种多少钱一两。卖酒的是个年轻女子,至多二十岁,细高个儿,也许从业不久吧,与顾客面对还脸红。她不会说普通话,我不懂苏州话,所以我们交往,只能以形代声,比如买哪一种,就指黑板上的哪一种,然后伸指,一指是买一两,二指是买二两。然后付钱,她找零数,总是点头兼微笑。就这样,我们的交往,总不少于十次吧,竟没有交谈一句。过后回顾,住苏州半个月,除芝九兄之外,同我交往最多的竟是这位年轻而不知姓名的姑娘,一晃将近二十年过去,她还在那个商店吗?如果江山不改,年近不惑,应该升为店主了吧?
往直镇(唐代名甫里,陆龟蒙在此隐居,并葬于此,在苏州城东南五六十里)是到苏州后的第二天,目的主要是看保圣寺传说出于唐开元年间名雕塑家杨惠之之手的罗汉像和像后的塑壁,连带看看那个小镇的水乡风光以及陆龟蒙墓。早饭后由南门外稍东的码头上汽船,东南行,由宝带桥(一长条,53孔)东侧过,南望,一片汪洋,算是真正领略了江南的水乡风味。由水乡不由得想到水乡的人物。还记得地图,苏州以南是吴江县,再南行是盛泽镇,嘉兴。于是想到柳如是,她早年的经历大致是,生于嘉兴,到吴江充大家的婢女,后被逐,到盛泽镇充妓女,最后嫁钱牧斋,长期住苏州以北的常熟。还想到同一时期,吴江的一门风雅,那是叶绍袁,有名的文士,妻沈宛君,诗人,生三个女儿,都能作诗,尤以三女叫小鸾为最有名,可惜“不许人间见白头”,十七岁未嫁就死了。柳、叶都是才女,纳兰成德《鹧鸪天》词有云,“天将间气付闺房”,至少在往
直的途中,我想,这闺房应该是水乡的,如果换为“平沙莽莽黄入天”,大概就不行了吧?因为有此想法,多少年来,有时想到鱼米之乡,新笋上市之时,就禁不住兴起乌篷对坐一帆风的遐想。
枫桥和寒山寺是一对孪生姐妹,在阊门以西略南六七里。生姐妹的母亲是唐人张继的一首七绝,题目是“枫桥夜泊”,诗句是:“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俞曲园据宋人笔记《中吴纪闻》,认为应作“江村”)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于是游人游这一处名胜就要一箭双雕,既登桥看过江(胥江?)的船只,又入寺看已非唐朝原物的铁钟。说起来诗的力量也真不小,尤其是书呆子,游苏州总要到这里看看,以温千年以上的渔火钟声之梦。有梦,也要作诗,如明初的名诗人高启有句云:“几度经过忆张继,乌啼月落又钟声。”清初名诗人王渔洋有句云:“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后来居上,连“梦”字也端出来了。我拙于诗,梦却不少于王渔洋,这个不只有“意”而且有(唐)“诗”的地方当然要去看看。这孪生姐妹不愧为孪生,果然离得很近,所谓一箭之遥吧,凭我的感觉,江水东西向,桥在江上(一说,枫桥乃附近一小桥),南北向,跨度很大,登上桥头,北望,下桥就是枫桥镇的主街道,东北望,不远是寒山寺。我更感兴趣的是立在桥头,凭桥栏看来往的船只。东行想来是往苏州,也许还要南行吗?那就是吴江了。不知怎么忽然有点人生如梦的感伤,顺口哼了五言一联,像是代船上的行客作的,句云:“江村行渐远,明日在谁边?”
横塘是出盘门往西,游城西诸名胜,灵岩、天平、邓尉、光福等地,必须经过的一个小镇,离城十里左右。名由南北流(横)的江(胥江?)水来,水在东,上岸就是那个小镇。我坐汽年西行三次,往返过那个地方六次,每次过,看江水,看路旁的房屋,心里都泛起“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的思情。这是由贺铸的一首《青玉案》词引起的,词的开头是,“凌被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我读,同人闲谈,常常接触这首词,以为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之类所谓豪放的相比,这写的才是词境,值得用心灵去吟味。自然,词境是较难把捉的,即以这两句而论,凌波,指女性走路,没有问题;以下问题就接踵而来,过,可以理解为“到”,也可以理解为“越”,前者更远,更远也罢,远也罢,怎么又能望见芳尘(应为绣履所引起)呢?但终归是“去”(离)了,这里面蕴涵什么“事”?以上是一面,难得确解。但是语云,歪打正着,这迷离恍惚正可以容纳较多的联想。且说迷离,优点是恍兮惚兮,其中有物,这物是希冀,是爱,而又似近(道是无情还有情)似远(脉脉不得语)。就算是远吧,同样是人生的一种“难得”。我以为,贺铸这两句词就正好写了这种难得之境。境是这样,也要说说事,仍是《中吴纪闻》所记:“(铸)有小筑在盘门之南十余里,地名横塘,方回(铸字)往来其间。”又《能改斋漫录》:“方回眷一姝,别久,妹寄诗云……”总之,过横塘,我就不能不想到,这里曾经“目送芳尘去”,人生总是有爱,有泪,何时才有个终结呢?
就这样,住苏州半月,所得,我自己觉得,较沉重的反而是一些零零碎碎,因为与情怀的联系更紧。联系紧,其影响是舍不得。但是人生的旅程,主要是由一些或有形或无形的社会规定制约的,时间到了,我不得不扔开《吴太伯世家》,改读《燕召公世家》。自然,心是并没有完全离开,于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而其时,小己之情是不许公开露面的,只好诌一首歪诗,写在碎纸片上,词句是:“白傅(白居易,曾任苏州刺史)朱轮五马游,何如贺铸老苏州。阊门好买涛娘(薛涛)纸,留与江郎(江淹)赋别愁。”一晃十几年过去,我忙而加老,终于没有能够重履金阊,沧浪亭中一寻沈复和陈芸的足迹。这就更应该拿笔,把心的旧迹留在纸上。现在是写了,可惜芝九兄别后一两年,竟得不治之症,到兰州他长女处疗养,于1978年冬或1979年春作古,不要说万一有机会再到苏州,不能住东采莲巷,凭栏看瑞光塔,就是这不成体统的拙文,想请他看看也办不到了。
有关张中行全集(2)·负暄三话 横议集的文章
苏州拙政园拙政园在苏州城区东北隅,是苏州最大的古典园林,占地面积在72亩左右。徐氏家族不久亦衰落,拙政园逐渐荒废。拙政园正中央是全园的精华景观。拙政园过去是拙政园的正门,现在位于中区入口是一座砖雕门楼,称“腰门”。在明代“归田园居”旧址上修建了拙政园东区景观。兰雪堂位于拙政园东门,是从东门入园后的第一个主要景观。亭西是进入拙政园中区的入口处。拙政园是我国江南园林的代表佳作,其布局设......
2024-05-13
(一)中国传统园林释义园林,在古代中国也称为园、囿、苑、园亭、庭园、园池、山池、池馆、别业、山庄等。狩猎成为一种娱乐活动后,囿已经具备了园林的性质。同时,记录中描述的园中的果蔬也体现西方传统园林具有生产的功能。这与中国传统园林的含义是一致的。图1-1囿图1-2古代台榭图(三)传统园林的含义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对传统园林含义的理解是相同或是相近的。传统园林的代表之一苏州拙政园如图1-3和图1-4所示。......
2023-08-20
恋家并不意味着足不出户,王源瀚先生绝非一个独处一隅、闭目塞听的腐儒。沿途古迹文物,更是他考察兴趣热点。借解饷赴甘之机,横渡大江抵黄梅,一路北上,访人文大邑桐城、肥东曹子建墓,夜宿临淮,雪趋归德,夷门访古,孟县瞻仰韩愈祠,陕州迎春,除夕华清池汤沐,一扫征尘杂痕……王源瀚踏访名胜古迹,绝非一般的赏玩山水。晚发江汉,朝达九江,千里水路,一夕而至。......
2023-09-27
他穿州过省,留下了宝贵的《徐霞客游记》。静闻和尚是徐霞客家乡江阴迎福寺的和尚。闻噩耗徐霞客悲痛万分,他去崇善寺寻找静闻的遗物,写下了《哭静闻禅侣》诗六首,在诗的题记中可见他当时痛失良友的心情:“静上人与予矢志名山,来朝鸡足,万里至此,一病不痊,寄塌南宁崇善寺。他袂未几,遂成永诀。死生之痛,情见乎词。”......
2023-11-05
它为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提供了许多重要资料,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社会效益,受到国内外广大专家和读者的赞赏,称霞客为"千古奇人",称《徐霞客游记》为"千古奇书"、"古今一大奇著"。《徐霞客游记》自从问世以来,一直受到国内外广大学者和读者的欢迎,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今天已掀起了研究徐学的高潮。......
2023-12-03
拜谒昆山三巨头——文章达人归有光王晓阳项脊轩,旧南阁子也。这是散文名家归有光先生的名篇《项脊轩志》。在昆山,紧靠娄江有一个震川园,园中安息的,就是归有光先生的灵魂。归有光冷冷地质问说。实际上,明代以后,归有光的散文被誉为明代古文第一人,不是妄称。归有光与顾炎武、朱柏庐并称“昆山三贤”。归有光故居项脊轩现已无存,其墓在震川西路与柏庐中路交界处的震川园内。......
2024-07-23
探访游记:沿着崔溥的足迹1.韩国人为什么不知道崔溥?在漫天灰尘中,奔驰的汽车内,忍受着颠簸,在脑子中却是装满了,寻找朝鲜时代历史人物崔溥足迹的想法。与死亡进行了13天殊死搏斗之后,最终崔溥一行乘坐的海船漂流到中国浙江省的某个海岸。在杭州接受了最终调查的崔溥,为了返回朝鲜,通过大运河被移送到北京,在北京滞留了几天之后,出人意料地受到明朝皇帝的赏赐。......
2023-11-30
在史前当国王沙莎如果给你一次穿越体验的机会,你会去哪里呢?来到史前,可以尝试一下国王模式。史前国王的食谱当然,种田毕竟还是辛苦的,既无农药又无化肥,还要驱赶啄食的鸟群、捣乱的鳄鱼、顽劣的猕猴、恐怖的大象……然而在当时,这是一种悲剧英雄的角色,虽死犹荣。结束了庄严的祭祀仪式,国王就要出征。五千年前的史前,权利与义务就已经对等了。目前为江苏省级文保单位。......
2024-07-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