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雪庵,笔名晏如、吴青、苏崖。“卢沟桥事变”以后,民族危难和军民同仇敌忾奋起抗争的现实,激发了爱国作曲家们的热情,刘雪庵仅用了短短两三个月,就写出了《长城谣》《离家》《上前线》等一批优秀的救亡抗战歌曲。刘雪庵还为20多部影片创作了歌曲。1919年,任光赴法国留学,学习音乐和钢琴调音技术。任光的代表作有歌曲《打回老家去》《渔光曲》《月光光》,民族器乐合奏曲《彩云追月》,歌剧《洪波曲》等。......
2023-10-26
1992年3月4日上午,张述蕴、梁友慈二君来访。张君是慎之兄的长婿,住前门外永安路,前几年慎之住在他家养病,我到过他家,其后慎之迁回新街口豁口外文慧北园自己住所,因为交通不便,多次想去探病而未成行,这次见到张君,让坐之后,立刻就问慎之的病况。张君沉吟了一下,说已经于一年前的4月去世。这并不意外,因为慎之病多而重,几乎可以说,能够拖延到超过古稀,已经是意外;但我的心头还是为之一震。原因之一是情的,以为还可以见面而竟未能再见一面;之二是理的,心想,天生这样的好人,又召回去,世间就不会再有这样的了吧?我接着问死前的情况,说没有什么新病,只是越来越衰弱,终于不能支持了。问有没有留下什么话,说只是说几次,想看看我,因为想得厉害。我责怪张君,说应该告诉我。张君没有答话。我立刻想到自己,总有两三年吧,同住一城市,好友重病而竟不去看,以致他带着思念的苦情离开人世,如果真有所谓灵魂不灭,一旦我也归泉下,有什么面目去见他呢?我年轻时候钻过些年形而上,对于一死生、齐彭殇,未能如王羲之那样斥为不经,所以很少落泪,这一次却落了泪。
落泪,有平常的原因,是交情深厚;还有不平常的原因,是像他这样品德高尚、性格温厚的人,世间罕见。这两种情况都不是三言五语所能说清楚,只好不避繁琐,乞援于叙事。由初识说起。记得是四十年代前期,我住在北京鼓楼以西什刹后海北岸,其西不远就是有名的德胜门小市,每天侵晨有各种人摆地摊售旧物,我早起有暇,就喜欢去看看。语云,既在江边站,必有望海心,有时也就买些自己认为有意思的,其中主要是旧书和零零碎碎的所谓文玩。摆摊卖旧物的可分为两类,商人(北京称为打鼓的)和住家,常逛小市的人一见便知。有那么一次,见一个住家类型的摊上只是一些旧平装书,卖者是个年轻男子,清瘦文弱,衣着寒素,风度说沉静还不够,简直是腼腆。我看了看书,挑一本,恍惚记得是讲先秦诸子的,商务印书馆印国学基本丛书本。问价钱,大概是一角吧,成交。这是第一次交谈,双方加起来不过两三句,可是因为是谈交易,像是都觉得不好意思,纵使是很轻微的。我的印象却很深,记得回到家里曾同家里人说:“今天买的这本书,卖书的人很特别,男的,举止说话却像个大姑娘。”
其后不很久,我有个朋友兼亲戚住在新街口以东棍王府(后改建为积水潭医院),我去看他。残破的大院内房不多,但还有不少山林池沼的遗迹,因而虽临近闹市而富有野意。我喜爱,让他带着我在院内转转。看到假山后偏东一家,北房三间,他说姓刘,是他的好朋友,无妨进去坐坐。正说着,主人出来,原来就是卖书的那位,我说像大姑娘的。还是那样腼腆,大概室中寒俭,不愿生人看见吧,并没有多表示请入内坐坐的意思,于是只在门外说三五句话,就作别。之后,由这位朋友口中,知道他叫刘慎之,名秉初,河北省任丘县人。他父亲刘宗尧(名培极)是国学家,曾在保定莲池书院任讲师,现在隐居,坐吃山空,所以境况不好。儿子慎之受家教,旧学也很好,只是因为人太老实,一直没有工作。我听了,看到他狷介的一面,不禁想到古代的陈仲子,心里是钦敬加一点点怜悯。
此后像是没有见过面。再见面,以及渐渐交往较多,是四十年代后期,他有了算不上职业的职业,在养菊专家刘园那里帮助培养菊花。由书香转为花香,有因缘,是很晚,有一次闲谈,我问他,他才告诉我的。刘
园是个告老的官僚,有陶渊明的爱菊之癖,并且通养菊的技术,告老后想在北京找个宽敞的地方,养菊花,安度余年。恰好慎之家在新街口北路西有一块空地,想卖,换柴米,洽谈,两利,很快就成交。可以想见,两位老人,一位爱菊花,一位爱学问,相识之后就成为朋友。是慎之的尊人开口,说有个儿子,老实,没什么能力,愿意送来帮助劳动劳动,连带学点养花的技术,只要给口饭吃就成。就这样,他就变闭户读书为开门灌园,而且终生没有再改业。
记得是某一年的晚秋,我到刘园家看菊花展览,在前院的园子里碰到慎之。他变为养花的工人模样,可是身体仍不健壮。谈几句,双方都有念旧之情,于是,虽然口不说,心里却感到已成为亲近的朋友。其时我的住房前有一块小空地,年未不惑,行有余力,正在培养葡萄,看见刘家园子里有二棵吐鲁番无核白,想也种一棵。向慎之说明此意,他说要等入冬前剪枝时候再说。到时候他果然送来一根长条,第二年插枝活了,从此我的小院里又多了一个名贵品种。说起名贵品种,我贪心不止,由葡萄很快就扩张到菊花。得慎之的帮忙,只两三年,刘家的名贵品种,我也有了二十多种。只有一种,名西厢待月,浅米黄色,娇弱若不胜衣,我最喜爱,也养活了,却没有开花。问慎之,他说这个品种最难将养,刘家的也不是株株都有花。我说这些,是想表示,慎之为人就是这样,面对,寡言语,沉静如止水;间或开口,细声细语,言必有信;为人办事,鞠躬尽瘁,而面无德色。我有时想,如果拉个古人来形容,限定《仲尼弟子列传》中的,大概也就只有颜渊一个吧?
在刘㛃园那里几年,有没有工资,我没问过他,但看样子,生活是很艰苦的。幸而家里有可入《列女传》的贤妻,虽贫,还不至于不宁静。解放之后不很久,他有工资了,是因为刘㛃园的菊花事业并入中山公园,慎之随着菊花,成为国家的园艺工人。据说北京各公园的园艺属于一个系统,所以他先是在中山公园,其后移到景山,最后到北海植物园,直到病渐加多加重,先休而后退。在景山和北海时期,因为离我家近,离单位更近,见面的次数不少。为讨花的名贵品种,我求过他;单位里有些人,因为我,也求过他。他仍是有求必应,而且看得出来,他把有所求看作友好的厚遇,反而表现为感激的样子。
大革命期间,他侥幸早已高升为体力劳动的工人,推想日子不会像我们不幸下降为知识分子的那样难过吧?但他也有不幸,而且是双层的,其一是贤妻病故,不能陪伴他了;其二是健康情况日下,已经不能全日上班。记得是大革命后期,我早已由干校放还,无事可做,有时就到文慧北园去看他。其时他的情况,由1975年春天我写的一首歪诗中可以窥见一二,诗曰:“晚照谯楼德胜门,逊清棍府识高轩。明槽户外宜停马(文慧北园一带旧名饮马槽),禁苑台前且灌园。善病休文(沈约)多药鼎,悼亡潘岳几惊魂。华年赋别今衰鬓,惆怅旗亭酒一樽。”首联是说在棍王府中曾到过他家。颔联是说他住在旧城之外,在景山、北海做园艺工人。颈联写不幸的遭遇,而且是实写:室内几乎到处是药瓶;桌上立个一尺多高的镜框,上部占多半,是他夫人的遗像,恬静温顺,典型的《列女传》中人物,下部占少半,是他写的长悼词,工整的小楷,风格近似姜白石。尾联是虚写,听我的亲戚说,慎之能饮白酒,而且量不小,到我们交往多的时候,他已经不能喝,旗亭共醉也就成为幻想了。使我长记在心的是每次去看他,难割难舍的表情。他身体已经相当弱,可是必留我吃饭。总是米饭,炒两三样家常菜,桌两旁对面坐下,静静地看着我喝酒。话仍不多,更不臧否人物,评论时事;但也不忘问我的情况,身体如何,书编写得怎么样,并嘱咐,如果出版,务必送他一本。我当然也不会忘,记得《负暄琐话》于1986年出版,送给他,其后见面他说,他很喜欢看,看了不只一次,并告诉我,所写邓念观老先生,是他父亲的好友,原名可能是高僧,是一次两位老人交谈,他听到的。我关心他的身体,他说多年的老病,虽然用心将养而还是慢慢加重。问是什么病,他说内脏都不好,也就只能听其自然了。饭后辞谢,他总是送到小巷的北口外,我向东行,走很远,回头看看,他还是站在那里望着。
终于他的病更重了,不能自炊自食,只好移到他的大女儿处去休养。那里交通方便,记得八十年代后期,我们夫妻由景山一带回西郊住所,曾绕道去看他。是楼房,三楼,我们叩门。里面有声音,可是很久才开门,见他头上蒙着一块布,说没办法,一见凉风就不得了。坐一会儿,我们的心情是凄惨;他的表情是感激,眼睛有些湿润。我们告辞,说有机会还来看他。他注视着我们,点点头。想不到这就成了最后一面。
他走了,人生都难免这样一次,想开了也就罢了。难于忘怀的是,分量轻些的,我回顾一生,朋友,关心我,思念我,敬重我,像他这样的还有谁呢?还有分量重的,是他离开这个世界,像他这样谦和温厚、爱人胜己的,这个世界里就不再有了吧?说起爱人胜己,我与他相交几十年,没有听他说过如何为自己打算。只是有一次,收到他一封信,也许是对我问病况的答复吧,他说了有关养生的一句话,是“超尘常乐”。超是看破,我当时想,难道他这颜渊式的人物,也向庄子靠拢吗?信一时找不到,这句旷达的话是整理歪诗稿时看到的。诗题是“慎之兄来札有超尘常乐之语赋此代简”,诗为五律,词句是:“世外闻柯烂,人间看水流。盛衰惟旦夕,谈宴几春秋。读帖同禅诵,莳花代卧游。兴来相对饮,应不觅丹丘。”末尾署明时间,是1977年12月13日。诗句都由看破方面下笔,只颈联实写,上句说我无事可做,以涂鸦为遣,下句说他仍在整治花木。花木下还有卧游,需要解释一下,是他在供职之外,仍旧喜爱花木。文慧北园住房坐西向东,窗前隙地不多,可是养的花木不少。不幸是天不假以健康,到八十年代中期,终于连出住屋之门也困难了。这有时使我想到太史公在《伯夷列传》中发的牢骚,是好人倒霉,坏蛋可以横行天下,“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天有知吗?自然只有天知道。所以还是看破的好。慎之兄说看破,是病不太重之时,病危时还能这样吗?但愿如此。至于我,理智方面也许心向往之;感情方面呢,想到相知之中少了他,终归是太遗憾了。
有关张中行全集(2)·负暄三话 横议集的文章
刘雪庵,笔名晏如、吴青、苏崖。“卢沟桥事变”以后,民族危难和军民同仇敌忾奋起抗争的现实,激发了爱国作曲家们的热情,刘雪庵仅用了短短两三个月,就写出了《长城谣》《离家》《上前线》等一批优秀的救亡抗战歌曲。刘雪庵还为20多部影片创作了歌曲。1919年,任光赴法国留学,学习音乐和钢琴调音技术。任光的代表作有歌曲《打回老家去》《渔光曲》《月光光》,民族器乐合奏曲《彩云追月》,歌剧《洪波曲》等。......
2023-10-26
在《意见书》中,冯任除了对国民党召开编遣会议后的形势走向提出了与中央不同的意见外,还指名道姓地批评了中央政治局常委、宣传部部长李立三。冯任的报告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从当时中央对冯任的工作安排来看,说明了李立三对冯任的信任和器重。然而,任弼时的两次报告都没有引起李立三的重视,他正忙于组织武装暴动。......
2023-09-29
宣统元年,杨思等人在完成学业后,返回北京,任职翰林院编修。据习仲勋同志1998年8月2日写的《回忆杨慎之先生》一文说,他去中央开会时,曾将这首诗面呈毛泽东主席,毛泽东主席看后,称赞说:“有气势,不愧出自翰林之手。”......
2023-11-19
园林也是木府建筑艺术的重要展示区。整个木府的格局是:衙署区的南面有南园,北面有砚池,各种盆景点缀其中。木府有一棵金爪玉兰是稀有品种,体现出富、贵、奇的特点,树龄已超过1000年。木府的杜鹃园也要介绍一下。园林式的博物院,这也是木府人需要把握好的一个原则。木府的园林建设,我们也是遵循着分板块的思路来布局的。木府的衙署区一方面遵循这个原则;另一个方面也有所变化。说木府的盆景是一绝,不是徒有虚名的。......
2023-08-23
锻床前演绎美丽人生——记全国劳模、西北轴承厂工人唐光武赵磊今年42岁的唐光武,在偌大的西北轴承厂远近闻名,人称“唐锻造”。在那个年代,一切还都是人工化操作的情况下,唐光武明白驾驶火车是绝不允许视力有任何的问题。郁郁寡欢的唐光武在同年10月份接到了当时还在贺兰山大水沟西大滩西北轴承厂的招工通知书。真金,锤炼于火热西北轴承厂是根据国家加强“三线”建设,建立稳固后方的战略,第一机械工业部决定在宁夏建设的。......
2024-08-08
修筑这些铁路,给中国人民特别是筑路工人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下面,我们以修筑昆河铁路为例,看看当时筑路工人的悲惨生活。筑路期间,法国侵略者犯下了罄竹难书的累累罪行,八万多名中国劳工死于铁路工地,留下了“血染南溪河,尸铺昆河线,千山遍尸骨,万谷血泪流”的悲惨史实。法国殖民主义者对中国筑路工人进行了野蛮的奴役和残酷的压榨。但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人民收回路权的斗争受到压制。......
2024-01-25
王任叔《新奉化》,1923年7月1日创刊,为奉化进步知识分子团体“剡社”主办的年刊,32开本,约200页。王任叔在任编辑时,《新奉化》还刊登了共产党员卓兰芳发动奉化东乡农民运动的文章。1938年,王任叔与许广平一起编辑出版20卷本《鲁迅全集》。1947年10月,王任叔回到香港,与茅盾、周而复主编《小说月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王任叔任驻印尼首任全权大使,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党委书记等职。......
2023-07-15
兰州解放战争期间,任震英先生作为黄河铁桥修复工作的主持者,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兰州城市工程建设舞台之上崭露头角。“九一八”事变后,任震英先生成了抗日学运的活动分子和地下共产党员。基于任震英先生自身的革命经历和专业积累等客观条件的形成,1949年兰州解放时期,兰州现代城市建设才会选择了任震英先生,才会继而让他一步步走向兰州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项目主持人的位置,是为时势机遇也。......
2023-09-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