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计生家庭优待政策奖励力度加大,实现利益导向与普惠政策的衔接

计生家庭优待政策奖励力度加大,实现利益导向与普惠政策的衔接

【摘要】:由于我国各省市经济发展差异大,所以在出台各项计生家庭优先优待政策时也是结合本地实际发展水平以及地方特色来制定的。青海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经过几年探索和实践,一个覆盖城乡计划生育家庭,不同措施形成的针对计生家庭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初步形成。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受益城乡计生家庭达18.5万人次。

计划生育优先优待政策应当与时俱进,根据人口发展形势、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计划生育群众需求的变化做出合适的调整,计划生育奖励保障标准也应该与国民经济增长、人均消费水平增幅相吻合。由于我国各省市经济发展差异大,所以在出台各项计生家庭优先优待政策时也是结合本地实际发展水平以及地方特色来制定的。

青海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经过几年探索和实践,一个覆盖城乡计划生育家庭,不同措施形成的针对计生家庭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初步形成。据统计到2008年底,青海省已经累计为26938户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农牧民家庭、6026户主动放弃生育第三个子女的牧区少数民族家庭发放了每户3000元的奖励;11018名年满60周岁的农牧民夫妇享受每人每年800元的计生家庭奖励扶助金;独生子女伤残家庭更是扶持的重点人群,目前已有297户独生子女伤残家庭额外享受到960—1200元特别扶助金;为了帮助计划生育贫困户,省财政厅也是大力拨款,已有32785户农牧民计划生育贫困户得到应有的帮扶;为了减少妇女的生育风险给家庭带来的危害,政府对参加生育保险的农牧民给予了一定补贴。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受益城乡计生家庭达18.5万人次。与此同时,青海省的人口计生工作也得到了长足的提高,全省人口出生率由2002年的18.05‰,下降到2008年的14.49‰,人口自然增长率由2002年的11.7‰,下降到2008年的8.35‰,已经进入了全国的低生育水平行列,对于欠发达地区实践科学发展观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3]

近年来,我国也出台了许多针对计生家庭的优先优待政策,其中“少生快富”工程、“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关爱女孩”行动等一系列计生家庭优惠政策已经被广泛推行。除了上面三个较大规模的计生家庭优惠政策之外,地方也出台了标准不一的针对计生家庭的优惠政策,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计生家庭奖励,向着满足计生群众需求的方向发展,这样才能够切实发挥计划生育利益导向作用,引导群众自觉地实行计划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