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是普惠政策与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之间形成导向冲突。特别是在一些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地区,多年宣传倡导的这些观念在基层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中产生动摇,从而使得国家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地位受到削弱。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强、涉及部门多、社会影响面广的系统工程,齐抓共管,各方配合是其工作性质的必然要求。可能出现一方面当事人在计划生育问题上受到处罚,但在另一部门中却得到较大实惠的尴尬局面。......
2023-07-30
目前虽然建立了“六位一体”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但是作为一项政策,在设计上还有很多需要不断完善的地方。
第一,提高计生家庭相关的奖励扶助以及特别扶助标准,并建立全国动态的奖扶调整机制。就当前全国的消费水平来看,农村失独家庭每人每月170元,残独家庭每人每月150元的补偿标准太低,在实际生活中根本无法起到补偿的作用。应整合政策资源,取消繁杂无效的补偿制度,加大对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补偿力度,特别是独生子女伤残家庭,子女持续的治疗不仅要花费大量的金钱,同时需要父母更多的时间去照料,限制了父母工作时间而减少了家庭收入,他们对于政府的补偿需要更为迫切。另外,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或消费水平建立奖扶标准的动态调整机制,防止标准固化,保证政策补偿的力度和导向作用。
第二,完善并明确计生利益导向的政策规定,建立有效的考核指标体系。首先,各地方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政策规定。对计划生育家庭和贫困户的奖扶优待应明确列出奖扶标准和方式,具体措施中避免使用适当奖励、酌情减免等笼统的弹性规定,方便基层部门具体落实。其次,明确政策执行的主体,建立政策实施的考核指标体系。各级地方政府应对辖区进行责任划分,并严格规定责任主体部门,根据考核指标体系定期对各部门所负责的辖区计生与贫困状况进行考评,完善责任追究机制,根据考评情况对各部门以及计生干部进行奖惩,以保障政策力度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第三,创新计生扶贫模式,建立健全项目监管机制。避免垂直向下的帮扶模式,把主要依靠外部支持转向主要依靠计划生育贫困户自主自立的发展,努力顺应他们自身的需求,在执行计划生育扶贫项目的同时对计生贫困户进行知识、技能、信息的扶贫,使广大计生贫困户由被动的受益者转化为自主决策者,政府和专业人员则成为项目的启动支持者和执行扶持者。此外,有必要对扶助资金在一定期限后进行回收或者按一定比例回收,不仅有利于对项目户的生产产生激励,防止其将资金用于物质享受,同时也可以保证项目资金的重复循环使用,帮助更多的计生贫困家庭实现家庭发展。
第四,简化奖励扶助的行政审批程序,并为制度安排增加人性化色彩。例如,计划生育困难家庭申领扶助金的公示方式,有些“失独”家庭本来就已经痛苦不堪,村委会却还要把家庭情况公示在村中央的公告栏上,这是对“失独”家庭的再一次伤害。所以,利导政策的执行需要人性化的色彩,按照“减少环节、规范程序、提高效率、明确责任、强化服务”的要求,改革人口计生项目的审批运行管理机制,对部门行政审批项目、依据、时限、程序进行清理、规范,使审批程序得到进一步优化和简化,提高办事效率并逐步改善办事环境。并以事实为依据,取消不必要的条件限制,使政策的实施过程更加人性化,更加亲民。
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是普惠政策与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之间形成导向冲突。特别是在一些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地区,多年宣传倡导的这些观念在基层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中产生动摇,从而使得国家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地位受到削弱。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强、涉及部门多、社会影响面广的系统工程,齐抓共管,各方配合是其工作性质的必然要求。可能出现一方面当事人在计划生育问题上受到处罚,但在另一部门中却得到较大实惠的尴尬局面。......
2023-07-30
自2010年2月湖北省将赤壁市等13个县(市、区)作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与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相衔接的试点县(市、区),赤壁市就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并根据本市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政策,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2023-07-30
环视全球,已有许多国家为了应对由来已久的低生育率推出各种鼓励生育的政策,这些鼓励生育政策可以为中国人口政策的选择提供参考与借鉴。从这4个国家和地区的实践经验来看,即使我国实行鼓励生育二孩政策大可不必担心生育率反弹,更不用说回复至更替水平。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欧洲各国便陆续推出各种鼓励生育的政策,其经济扶持力度也大于东亚国家。......
2023-07-30
二是惠农政策给群众带来的收益。这些政策大都是直接或间接按人口实施。这些政策的实施,基本没有与计划生育政策挂钩,存在与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不同向的现象。[4]详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2004年2月。[7]详见《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
2023-07-30
虽然,当前贫困地区的计生利导政策与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形势仍旧十分严峻。二是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与扶贫开发政策部分规定太过笼统模糊,在实践中难以操作。对计划生育家庭和贫困户的奖励优待多是原则性和象征性的规定。[21]三是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与其他社会保障措施之间存在重叠和不兼容问......
2023-07-30
由于我国各省市经济发展差异大,所以在出台各项计生家庭优先优待政策时也是结合本地实际发展水平以及地方特色来制定的。青海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经过几年探索和实践,一个覆盖城乡计划生育家庭,不同措施形成的针对计生家庭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初步形成。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受益城乡计生家庭达18.5万人次。......
2023-07-30
人口利益导向政策供给多元化符合发展型社会福利政策解决社会福利供给的一个重要策略。当今人们的利益需求变得多样化,任何单一的人口利益导向供给模式都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除此之外,使非政府组织和自治组织的发展空间存在严重的不足甚至缺乏。......
2023-07-30
利益导向政策有利于加速人们生育观念的转变,提高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利益导向政策有利于解决我国计划生育工作中的基本矛盾,推动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开展。总之,利益导向政策对推动计划生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2023-08-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