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焕庸线的形成与定格是有其深刻的自然历史原因的,该线不仅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同时也是一条重要的人文社会地理分界线,是一条人口、资源与环境耦合作用决定的一条分界线。在当前城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突破胡焕庸线,更准确地说,如何依据胡焕庸线所揭示的基本规律促进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均衡与协调发展,实现区域人口均衡,仍将长期是我们研究的重要内容。......
2023-08-10
(一)新制度如何避免政治风险
如果新制度仍僵化地规定受益者必须是只生育一个孩子或两个女孩的农村居民,则新制度面临与奖扶制度同样的制度风险。为了避免新制度的政治风险,建议新制度的受益者资格随人口政策的调整而适时调整:2010年至2020年,农村只生一个孩子或两个女孩的夫妇属于可以享受奖励补助的范围,2020年后将所有农村没有违反计划生育政策且年满35周岁的居民纳入新制度覆盖范围。如果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农村普遍推行“二孩政策”,则新制度的资格标准调整为所有生育数量不超过2个孩子的夫妇。更进一步,如果有一天,我国的生育政策调整到取消生育的数量限制,则新制度就演变成覆盖农村所有人口的政府补助与个人缴费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与现行“新农保”不同的是,政府财政补贴的标准更高。在这样一个演变过程中,新制度的生育导向作用将逐渐弱化直至消失,而对全体农村人口而言,制度的养老功能不断强化。
(二)新老制度的衔接问题
由于新制度将享受奖励的对象的年龄提前至35周岁,这样就可能出现一个新的问题:现在年龄已经超过35周岁怎么办?现在已经年满60周岁的人又怎么办?为了使制度转换不影响已经开始受益的人(年满60周岁及以上)和即将受益的人(年龄在50~59周岁)的利益,建议:对正在受益的60周岁以上的农村居民,仍沿用原有的奖扶制度标准不变;对年龄在50~59周岁之间的人口,不纳入新制度,仍执行原有的奖扶制度,对符合奖扶制度资格标准的人,在年满60周岁后按奖扶制度标准受益,同时享受新农保养老金收益(如果参加了新农保);对年龄在50周岁以下的农村居民,年满35周岁时执行新制度。
(三)新制度如何避免因受益年龄下降带来的政府财政负担过重的问题
现有奖扶制度的受益年龄是从60岁开始,而新制度规定,符合标准的农村居民从35岁开始,政府向其个人养老账户上存入“补助养老金”。由于受益的起始年龄下降,受益人数将激增,这样会给当前财政带来很大的压力,甚至政府财政无法承担。为了避免因制度调整带来的当前财政负担过重的问题,建议政府补助的部分在受益者60岁之前都只是“名义”的,相当于设立个人“部分名义账户”,受益人缴费期间可以查询账户积累的个人缴费和政府补助的所有资金数量,但不能提取,直到其满60周岁时再由财政一次性做实账户中的“名义”部分,并按照新农保的标准按月发放养老金。
胡焕庸线的形成与定格是有其深刻的自然历史原因的,该线不仅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同时也是一条重要的人文社会地理分界线,是一条人口、资源与环境耦合作用决定的一条分界线。在当前城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突破胡焕庸线,更准确地说,如何依据胡焕庸线所揭示的基本规律促进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均衡与协调发展,实现区域人口均衡,仍将长期是我们研究的重要内容。......
2023-08-10
40岁以上人口占比则呈现出城市、镇、乡村和全国都保持了上升的趋势。三大城市群成为人口的重要集聚地。2010年“六普”时全国流动迁移人口达到2.21亿人,三个城市群合计流动人口为6111.93万人,占到全国流动人口的27.66%;同时三大城市群流动人口占到三大城市群总人口的71.17%,特别是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半城镇化要更严重些。......
2023-08-10
计划生育的利益导向政策自产生以来,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更多的是对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以来的计生理论与实际工作经验的总结。在这一背景下,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面临来自多方面的挑战。......
2023-08-10
在此前提下,为了实现区域人口的均衡发展,利益导向政策就应综合考虑政治、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等多重因素,将人口发展放在国家整体和谐发展的大背景下予以考虑。由此说明,从区域人口均衡的视角出发,在大人口政策的框架下,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有必要跳出原有的以利益为基础的条条框框,充分考虑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的引导功能、公共政策含义。......
2023-08-10
国家颁布了一系列导向政策引起社会对女孩的重视和关爱,有效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势头。我国在2000年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形成了巨大压力。计划生育导向政策虽然没有直接作用于老龄化现象,但是计划生育导向政策对生育率的引导会使得出生人口数量下降,与缓解人口老龄化存在一定的矛盾。计划生育导向政策内涵亟待转变以适应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需要。......
2023-08-10
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与农村扶贫开发相结合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贵州省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与扶贫开发相结合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仅“十五”以来,累计投入8亿多元扶贫开发项目资金,共帮助81万计生贫困户脱贫致富。健全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与扶贫开发相结合工作机制,积极协调各级扶贫开发部门,在不改变扶贫资金、项目的性质以及目标人群的情况下,优先扶持人口计生工作比较好的村组,优先扶持计划生育家庭。......
2023-07-30
导向政策大致可以分为这三类:对不按照计划生育给予限制的政策、提高人口素质的政策、引导出生人口性别比趋向正常的政策。这些导向政策引导将要生育的群众少育,以控制人口增长速度。通过对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家庭的经济限制、政治处罚、经济制裁,有利于警示生育家庭,引导他们遵行计划生育政策,形成良好的生育行为。......
2023-08-10
本部分预测基础数据为国家统计局网站发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二)基础数据修正主要根据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对比来对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进行修正。这些学者对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质量评估结果一致表明存在低龄人口的漏报,青年人口的重报,老年人口死亡漏报的问题。......
2023-08-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