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的农村扶贫绩效评价研究

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的农村扶贫绩效评价研究

【摘要】: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与农村扶贫开发相结合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贵州省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与扶贫开发相结合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仅“十五”以来,累计投入8亿多元扶贫开发项目资金,共帮助81万计生贫困户脱贫致富。健全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与扶贫开发相结合工作机制,积极协调各级扶贫开发部门,在不改变扶贫资金、项目的性质以及目标人群的情况下,优先扶持人口计生工作比较好的村组,优先扶持计划生育家庭。

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与农村扶贫开发相结合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我国正处于人口发展的重大转折期,人口素质、结构、分布成为影响发展的主要因素。加强贫困地区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与扶贫开发相结合工作,是实现和稳定贫困地区低生育水平,全面提升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有利于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不懈地落实好这一工作。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各级人口计生与扶贫开发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计生利导与扶贫开发工作结合起来,在扶贫开发政策、项目上对计划生育贫困家庭进行优先帮扶,创造了“少生快富”工程、“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行动、“关爱女孩”行动等一系列各具特色的帮扶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首先,贫困农村地区生育水平逐步下降,人口快速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控制,缓解了贫困地区人口与资源环境压力,从而促进了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其次,通过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与扶贫开发相结合工作,帮助一部分计划生育贫困家庭解决家庭发展问题,优先实现脱贫致富,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减少了农村贫困家庭数量。此外,改善了农村多子多福的生育观念,更好地发挥出利益导向作用。以贵州省为例,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人均耕地不足0.67亩,贫困人口554万,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人口密度高,人口增长与扶贫开发的矛盾十分突出。自1988年建立毕节“人口控制、扶贫开发、生态建设”试验区以来,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取得了明显成效。通过创新帮扶载体,将扶贫开发的各种项目资金捆绑起来使用,优先帮扶计生贫困户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率先脱贫致富;此外,强化建立目标责任考评制,建立“党政牵头、部门配合”的长效工作机制。由省委、省政府与省直41个部门签订《人口和计划生育责任书》,将扶贫开发与计划生育相结合工作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在基层也广泛建立协调沟通机制。当前贵州省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与扶贫开发相结合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仅“十五”以来,累计投入8亿多元扶贫开发项目资金,共帮助81万计生贫困户脱贫致富。全省人口出生率比1985年下降了7.35个千分点,贫困人口与1985年相比减少了946万人。2008年,全省农村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农户由1996年的162510户增加到253436户。

贫困问题涉及家庭生计问题,“生计”一词的引用凸显了对于贫困的多维性质的认识,实现了对于以收入和消费为唯一度量标准的经济贫困研究的超越。可持续生计是指个人或家庭为改善长远的生活状况所拥有和获得的谋生的能力、资产和收入。所以拥有优质、高效的生计资本是贫困农村地区降低生计脆弱性、增强风险抵御能力的基础。可持续生计方法作为一种寻找农户生计脆弱性诸多原因并给予多种解决方案的集成分析框架和建设性工具,在世界各地的扶贫开发和生计建设项目中得到了运用和实践,英国国际发展部(Department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DFID)开发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中,将家庭的生计资本划分为人力资本、自然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5种类型,描述了农户在市场、制度政策以及自然因素等造成的风险性环境中,如何利用大量的财产、权利和可能的策略去提升生计水平。[29]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与扶贫开发相结合工作的实践中,逐步认识到贫困计生家庭生计资本的重要性,加大对贫困计生家庭的生计资本投入。曹立斌(2015)利用湖北省的实地调研数据,通过对可持续生计资本的量化测度与分析,发现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的生产生活条件显著优于非计划生育家庭,尤其在物质资本积累方面优于非计划生育家庭。[30]石智雷、徐玮(2014)利用1991-2010年我国29个省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对家庭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综合治理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对生育水平的影响效应更强,并且更有利于家庭经济状况的改善。该政策对人均资产禀赋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对家庭恩格尔系数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这表明它不仅有利于改善家庭当期生活状况,还可以促进家庭长期经济资本的积累。[31]

然而,当前普惠性惠民政策与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之间存在冲突,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计划生育政策的导向作用。虽然,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与扶贫开发相结合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扶贫开发作为普惠性公共政策也造成计划生育家庭的相对利益受损。扶贫开发为的是消除贫困现象,实现全民小康,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社会发展带来的成果,必然涵盖所有公民,当然也包括违法生育家庭。这样,违法生育家庭与计生家庭同等受到扶贫政策的利益,其结果一方面,对人们的生育意识和生育行为产生刺激作用,即便因超生而造成了家庭贫困,也同样会有国家扶贫来“买单”;另一方面,计生奖扶政策决策层次低于普惠性政策,优惠形式以奖励激励为主,保障性不强,资金支持力度较小,因而普惠性的扶贫政策对计划生育贫困家庭的帮扶政策产生了“淹没”效应。

总之,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与扶贫开发相结合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两者之间仍存在不容忽视的冲突和不协调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与扶贫开发相结合工作。健全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与扶贫开发相结合工作机制,积极协调各级扶贫开发部门,在不改变扶贫资金、项目的性质以及目标人群的情况下,优先扶持人口计生工作比较好的村组,优先扶持计划生育家庭。首先,加强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健全各级人口计生和扶贫开发工作领导机构,完善人口计生与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完善考核制度;其次,强化部门间配合,共同研究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既分工明确又相互督导,共同解决计生贫困问题。再次,扶贫开发部门和人口计生部门及时了解扶贫对象信息,做好全员人口数据库与贫困农户信息管理系统的衔接,实现信息互通共享,及时更新。最后,各部门应拓展视野,加强人口计生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的有关项目研究,创新帮扶模式,丰富特色鲜明的项目内容,利用有限的资源更好地实现脱贫致富。

【注释】

[1]杨云彦等.人口转型期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

[2]陈友华、沈晖.独生子女政策与脱贫致富[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01).

[3]周德禄.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养老保障的弱势地位与对策研究——来自山东农村的调查[J].人口学刊,2011(05).

[4]李建民.中国农村计划生育夫妇养老问题及其社会养老保障机制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4(3).

[5]徐俊、风笑天.独生子女家庭养老责任与风险研究[J].人口与发展,2012(05).

[6]张必春、江立华.丧失独生子女父母的三重困境及其扶助机制——以湖北省8市调查为例[J].人口与经济,2012(05).

[7]吴正俊、俞萍等.农村计划生育贫困家庭状况调查分析[J].西北人口,2008(02).

[8]冯桥仙.计划生育相关弱势群体及其救助——以扬州市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04.

[9]胡芳肖、熊欣等.基于Logistic回归的陕西农村家庭致贫因素分析[J].社会保障研究,2012(01).

[10]张寒梅、吴永波.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可持续发展研究——基于重庆市的调查报告[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9(03).

[11]李波平、何雄.计划生育家庭贫困与能力损失分析——基于可持续生计理念与森的多维贫困理论[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4(04).

[12]杨云彦、李波平.普惠型公共政策与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的比较分析——基于湖北农村的调查[J].人口与经济,2013(04).

[13]石智雷.计划生育政策对家庭发展能力的影响及其政策含义[J].公共管理学报,2014(04).

[14]中国农村贫困检测报告2011[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15]中国人权事业发展报告NO.1(2011)[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16]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各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加强资源整合 创新扶贫机制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R].全国人口计生与扶贫开发相结合工作座谈会,2011.

[17]刘娟.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沿革、经验与趋势[J].理论学刊,2009(8).

[18]李波平、何雄.计划生育家庭贫困与能力损失分析——基于可持续生计理念与森的多维贫困理论[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4(04).

[19]包晓霞、马宁.建立新机制面临基础性制约——对甘肃计划生育的调查与思考[J].西北人口,2005(02).

[20]吴正俊、俞萍、吴永波.农村计划生育贫困家庭状况调查分析[J].西北人口,2008(02).

[21]王存同.我国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现状调查与思考[J].西北人口,2011(03).

[22]黑龙江七台河市茄子河区人民政府.创新工作机制落实惠民政策不断提高人口计生与扶贫开发结合工作水平[R].全国人口计生与扶贫开发相结合工作座谈会,2011.

[23]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人民政府.强化统筹协调建设幸福山亭努力推进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R].全国人口计生与扶贫开发相结合工作座谈会,2011.

[24]河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立足实际创新服务实现计生与扶贫双赢[R].全国人口计生与扶贫开发相结合工作座谈会,2011.

[25]杨云彦等.人口转型期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

[26]福建省屏南县人民政府.着眼用活政策立足强化措施努力推动计生与扶贫工作又好又快跨越发展[R].全国人口计生与扶贫开发相结合工作座谈会,2011.

[27]广东省清远市人民政府.先行先试共谱人口计生扶贫开发双赢曲[R].全国人口计生与扶贫开发相结合工作座谈会,2011.

[28]安徽省枞阳县人民政府.加大结合力度创新工作机制着力提升帮扶水平[R].全国人口计生与扶贫开发相结合工作座谈会,2011.

[29]杨云彦,赵锋.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下农户生计资本的调查与分析——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库区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研究,2009(3).

[30]曹立斌.计生与非计生家庭生计资本状况比较研究——来自湖北省的数据[J].人口与经济,2015(2).

[31]石智雷,徐玮.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对家庭发展的影响效应分析[J].南方人口,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