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计划生育与普惠政策衔接,探索综合扶贫模式

计划生育与普惠政策衔接,探索综合扶贫模式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非政府组织在我国的计生与扶贫工作中扮演的角色越加重要。其实各种不同的计生扶贫衔接模式都逃不开两种最基本扶助方式,即“输血”型计生扶贫与“造血”型计生扶贫。造血型计生扶贫是增加生活知识和能力、增强持续发展能力的深层次计生扶贫。而单纯依靠“造血”型计生扶贫,则脱离了贫困计生家庭当前需解决的紧迫现状,在当前最基本的生活都无法得到保障的情况下,不可能全力以赴到未来的发展能力上。

(一)“企业—基地—农户”模式。这种模式结合当地农业特色和产业调整,由项目组在全国范围内选定合适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与其签订优惠的供销合同,在项目点共同出资建立生产基地,统一指导发展生产。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必须保证提供给项目户必要的技术指导,并收回全部最后产品,这种产销配套的方式降低了生产风险,且收效较快。这种帮扶模式在全国范围内比较流行,扶贫效果也十分显著。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扶贫办联合天农公司建成岭背镇集约式扶贫培训示范基地首期18幢鸡舍,天农公司负责基地经营和免费培训、扶持120户贫困计生户发展养殖。[27]安徽省枞阳县依托优势产业基地建设先后在铁铜乡中南村、老洲镇红杨村、枞阳镇五一村等20多个村子建立山药蔬菜种植、加工贩运等40多个帮扶示范基地,培育了180多户计划生育致富能手和科技示范典型户。[28]

(二)定点对口扶贫,是由中央政府倡导、各级政府率先垂范、全社会广泛参与的一种扶贫模式。通过各种事业单位和国有大中型企业、重点科研院校等参加定点扶贫,承担相应定点扶贫任务,并与各个贫困县形成定点对口支援;各定点扶贫单位自行制定帮扶规划,积极筹措资金,创新帮扶举措和机制,拓宽对口帮扶的领域,形成示范效应,最终带动整个社会的扶贫积极性。

(三)非政府组织(NGO)参与模式,如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中国计划生育协会、香港乐施会等都属于非政府组织。当前在我国非政府组织已被纳入了扶贫工作之中,在长期开展项目的过程中,非政府组织的工作人员积累经验和知识、技能,成为各个扶贫领域的专家,比各级政府的工作人员更熟悉业务,同时也更深入基层,能够更直接和有效地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不同贫困层的不同问题开展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扶贫活动。协助并监督各级政府贯彻执行有关扶贫开发的方针政策,还能够作为企业和发达地区对贫困地区救助、支援的中介机构和专业机构。随着社会的进步,非政府组织在我国的计生与扶贫工作中扮演的角色越加重要。

按照上文的分类方式,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与扶贫开发衔接的模式大体分为四大类,即:生产投资型、生活保障型、开发型以及社会综合型。生产投资型衔接模式主要帮助贫困计生家庭发展生产,解决就业并提高家庭经济收入。生活保障型衔接模式则着眼于贫困计生家庭的生活现状,防止其因为养老医疗、子女上学、“失独”以及突发灾害等情况而使生活难以为继,为他们的生活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开发性衔接模式则着力于提高贫困计生家庭的家庭发展能力,改善陈旧的观念,提高知识素养,丰富生产生活技能,让这些计生贫困家庭实现可持续发展。而社会综合型衔接模式是对以上各种模式的补充,其主要作用在于立足政府主导的体系之外,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去参与扶贫,不受固有模式的限制,因地制宜地帮助解决贫困问题。因此,这种分类标准下的各类计生扶贫模式之间并无优劣之分,实际上对于计生贫困家庭来说,生产投资型衔接模式是实现家庭发展的关键,生活保障型衔接模式是实现家庭发展的基础,开发型衔接模式为实现家庭发展提供可持续的动力,而社会综合型衔接模式则是提供必要的辅助补充。

其实各种不同的计生扶贫衔接模式都逃不开两种最基本扶助方式,即“输血”型计生扶贫与“造血”型计生扶贫。输血型计生扶贫是围绕贫困计生户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其直接提供钱、物解决眼前问题的一种扶贫方式,是低层次的扶贫。造血型计生扶贫是增加生活知识和能力、增强持续发展能力的深层次计生扶贫。在计划生育扶贫开发中,要处理好“输血”型计生扶贫与“造血”型计生扶贫之间的关系。单纯依靠“输血”型计生扶贫,可以在短时间内取得成效,解决贫困家庭的困难,保障最基本的生活,但难以避免脱贫后的“返贫”现象,是不可持续的。而单纯依靠“造血”型计生扶贫,则脱离了贫困计生家庭当前需解决的紧迫现状,在当前最基本的生活都无法得到保障的情况下,不可能全力以赴到未来的发展能力上。所以,需要针对不同的实际情况来综合利用不同的计生扶贫方式,在保障计生贫困家庭最基本生活的同时,增强他们的知识、信息和生产技能,提高综合素质,杜绝返贫现象。

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与扶贫开发相结合在近二十年的摸索和实践过程中,创造了如此多的各具特色的扶助模式,成效显著但也存在着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帮扶过程中存在很多直接的行政指派,具体项目是什么、开展哪些相关活动、如何进行项目指导和培训以及项目户的帮扶资金如何分配等均由村委会和项目组决定,贫困户只能被动接受项目安排。往往实际情况中贫困户的意愿和需求与政府的计划有差别,帮扶项目也不能很好地迎合未来的市场需求,项目失败的风险高,帮扶对象的积极性也不高。县计生和扶贫部门往往会将项目资金均等分散地安排给各个项目点,无法形成规模,影响项目效果。加之项目选择上的问题,不但未能取到扶贫效果,反而把项目户引向了错误的生产方向。此外,各类帮扶模式中普遍存在项目决策和资金运行不科学,质量监控手段不科学,培训滞后,管理人员职责不明以及管理人员文化素质偏低等组织和机制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计划生育与扶贫开发项目的进展,降低了计划生育与扶贫开发项目的成效,需要通过不断的完善管理以及体制革新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