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2035年人学展望: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035年人学展望: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摘要】:2035年远景目标是党中央以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导向制定的现代化发展战略目标,人民的需要是这一战略目标的价值旨归。2035年远景目标直接就人民生活的改善定下了总体目标要求,即在党中央的带领下,经过奋斗,全国人民的生活将变得更加美好,党在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的持续耕耘也将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党中央充分考虑到人的需要的多元性和发展性,对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各个领域的发展作出了规划。

2035年远景目标突出表明人的需要在人性结构中的重要地位。需要是人的内在规定性,是客观存在且无法被消灭的,且需要是驱使人进行各类活动的内在动力,如果需要不再存续和发展,人和社会也就无法向前发展。此外,由于实践活动上的差异而个性化了的需要也是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相互区别的重要标志。可见,人的需要在人性中占据重要位置,对人和社会的发展发挥重要的驱动作用。

2035年远景目标是党中央以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导向制定的现代化发展战略目标,人民的需要是这一战略目标的价值旨归。2035年远景目标直接就人民生活的改善定下了总体目标要求,即在党中央的带领下,经过奋斗,全国人民的生活将变得更加美好,党在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的持续耕耘也将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人的需要是复杂多元且不断发展的,每一方面的需要都是需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各方面各环节不断增长的需要都得到了满足,总体上的生活幸福感才能有质的飞跃。党中央充分考虑到人的需要的多元性和发展性,对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各个领域的发展作出了规划。因此,2035年远景目标实质上是以实现人民在社会生活各领域中的实际需要和切身利益为手段和重要环节,以更好地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为主题和总目标,这两类目标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以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统领,指引各级党委、政府努力实现人民在社会生活不同领域的需要;以实现人民群众各类需要为支撑,保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能够最终实现。无论是总体上的部署还是对社会生活各部分的发展要求,都始终紧贴群众的实际需要,以实现群众各类需要为手段,最终满足人民在总体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