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5年远景目标是党中央以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导向制定的现代化发展战略目标,人民的需要是这一战略目标的价值旨归。2035年远景目标直接就人民生活的改善定下了总体目标要求,即在党中央的带领下,经过奋斗,全国人民的生活将变得更加美好,党在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的持续耕耘也将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党中央充分考虑到人的需要的多元性和发展性,对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各个领域的发展作出了规划。......
2023-07-30
人的需要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发展特性以及能动性是人之需要区别于动物需要的几大基本特征。2035年远景目标是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指引擘画的远景规划,因此也必然符合人的需要的基本特点。
2035年远景目标顺应了人的需要的客观性。人的需要是人作为主体在与外部现实世界的互动中产生的,外界环境决定了人的需要的产生和发展。2035年远景目标紧紧围绕现实社会生活中包含的各个领域及我国在这些领域的建设和发展实践中面临的主要现实问题,围绕广大人民群众实际需要和切身利益,科学设定未来目标和发展方向。此外,党中央在设定2035年远景目标时充分考虑到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面临的一系列机遇和挑战以及国内外发展趋势的复杂变化下事物发展的不确定性,面对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不断增长的态势,并未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设定具体的目标值,而是从宏观上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找准航向,把握发展全局,给出一般性的实践原则,“党中央的建议主要是管大方向、定大战略的”[2]。在“十四五”发展规划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具体实践中再进一步提出具体要求。在展望各领域的未来发展时,党中央对于各个领域发展的差异有清醒的认知,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根据各个领域的不同发展实际,对各领域、各层次的发展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总之,2035年远景目标针对外界客观环境这一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决定性因素作出部署,顺应了人的需要的客观性。
2035年远景目标顺应了人的需要的普遍性、发展性。与动物的需要相比,人的需要更加普遍,范围更加宽广,超出了个体生存的范围。且随着实践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具有了更加充分的现实条件,更高层次的需要也就不断地涌现出来,且原有需要也在不断拓展升级。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自身需要体系的边界普遍得到延伸,从单纯的生存需要延伸至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在解决温饱问题之后,人们希望占有、使用更多物质资料,以求获得精神上和物质上的享受,使自身素质得到提升。然而,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还面临着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等问题,这样的发展与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需要产生了矛盾,各领域所供给的社会产品的质量与人们的预期有一定差距。2035年远景目标针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着眼于人民对于美好生活需要蓬勃发展的势头,特别提出“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总目标[3],并围绕这个目标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外交等社会生活各领域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如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要“大幅跃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基本实现”,国家文化软实力要“显著增强”,等等。①即到2035年,各个领域较现在都要在现有基础上实现不同程度的提升,以尽可能满足人民处于增长之中的社会生活需要。
2035年远景目标顺应了人的需要的能动性。人类的实践活动是能动的,由实践活动产生的需要也体现了主体的能动性,在由人的生物特性决定的、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之外,人们还会在实践活动中能动地创造新的需要。因此,在以社会发展客观情况为基础的同时,2035年远景目标还充分引导和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在共同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征程中,自觉创造有意识且有目的、不再单纯以维持肉体生存为目的的那部分需要。例如,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方面,强调通过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和发展的权利来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信群众,紧紧依靠人民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满足人民对于政治参与的诉求;在科教文卫体等领域,要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切实增强文化软实力,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要更加注重科技创新,改善科技创新环境,集中全民的智慧建设创新型国家,满足人民进行发明创造的需要;在环境生态方面,要在全社会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以适应群众对于美丽生态环境的新需求,等等。在解决生存保障问题的基础上更好地满足这些人作为人所独有的、能动的、以享受和发展为目的的更高层次的需要,使得人的需要从整体上得到了全方位的满足,充分体现了对人性的关怀。
有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人学展望的文章
2035年远景目标是党中央以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导向制定的现代化发展战略目标,人民的需要是这一战略目标的价值旨归。2035年远景目标直接就人民生活的改善定下了总体目标要求,即在党中央的带领下,经过奋斗,全国人民的生活将变得更加美好,党在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的持续耕耘也将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党中央充分考虑到人的需要的多元性和发展性,对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各个领域的发展作出了规划。......
2023-07-30
◇人类进化的目标是超人“为什么我这样有智慧”、“为什么我这样聪明”、“为什么我会写出如此优越的书”,这是尼采的自传《瞧!这个人》头三章的题目。人类也是应当被超越的。人类是介于兽和超人之间的一根软索。人类进化的目标是超人。他说,人是非动物和超动物,上等人是非人和超人。尼采虽然号召人们做超人,但他认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做超人,而是只有极少数的天才、高贵者、上等人才能做超人。......
2023-12-04
2)投资估算指标的分类、项目划分、项目内容、表现形式等要结合各专业的特点,并且要与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深度相适应。4)投资估算指标的编制要反映不同行业、不同项目和不同工程的特点,投资估算指标要适应项目前期工作深度的需要,而且具有更大的综合性。5)投资估算指标的编制要贯彻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原则。......
2023-08-27
业务目标又称为业务前景,是对要建设的系统的展望。业务目标非常重要,在定义边界一章中会看到,边界正是基于业务目标来定义的。投资构建系统的原因,以及这样做利益相关者会从业务中得到什么,这些都可帮助确定业务目标。业务目标不仅仅是要解决问题,还要提供业务上的效益。业务目标大部分情况下是由客户提出,当然也可以由开发方整理得出。在初步了解业务目标以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找出项目范围内的利益相关者。......
2023-11-17
编制营养食谱的总原则是根据用膳者的具体情况,遵循膳食多样化的原则,满足平衡膳食及合理营养的需求,尽可能照顾用膳者的饮食习惯和经济能力,具有较强的可实施性,促进大众的身体健康。对一些特殊人群,如生长期的儿童和青少年、孕妇和乳母,还要注意易缺营养素如钙、铁、锌等的供给。......
2023-10-11
众多在众筹后没能完成研发并推向市场的产品项目表明了,资金绝不是唯一的问题,而且,在很多情况下,资金都不是最严重的问题。此时,通过众筹进行营销造势就成为了最主要的目标。剖析众筹目标,绝不能只靠主观想象,而是要从客观的依据出发。如果你的答案是“yes”,那么资金就是你当前的众筹目标;如果你的答案是“no”,那么请看最后一个问题。......
2023-08-01
需要是人们对必需的客观事物的一种情感倾向的取舍,它是人的心理活动的重要动力。其根本的原因是看其是否符合需要。另一是社会需要,它是人类所特有的高级需要。这种需要是在人们的社会实践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又引发人们情绪的本质内涵——情感。人类的多种多样需要,不仅决定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而且导致了人对交际的渴望和要求。再次,人类需要加强自我认识。由以上三个方面可见,需要是交际的前提。......
2023-08-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