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建设单位应当加强履约管理,及时足额支付勘察费用,不得迫使工程勘察企业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承揽任务。工程勘察企业应当参与建设工程质量事故的分析,并针对因勘察原因造成的质量事故,提出相应的技术处理方案。钻探、取样的机具设备、原位测试、室内试验及测量仪器等应当符合有关规范、规程的要求。......
2023-07-30
1.不得串通投标
《招标投标法》第32条规定:“投标人不得相互串通投标报价。”
《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第46条规定,下列行为均属投标人串通投标报价:
①投标人之间相互约定抬高或压低投标报价;
②投标人之间相互约定,在招标项目中分别以高、中、低价位报价;
③投标人之间先进行内部竞价,内定中标人,然后再参加投标;
④投标人之间其他串通投标报价的行为。
《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第47条规定,下列行为均属招标人与投标人串通投标:
①招标人在开标前开启投标文件并将有关信息泄露给其他投标人,或者授意投标人撤换、修改投标文件;
②招标人向投标人泄露标底、评标委员会成员等信息;
③招标人明示或者暗示投标人压低或抬高投标报价;
④招标人明示或者暗示投标人为特定投标人中标提供方便;
⑤招标人与投标人为谋求特定中标人中标而采取的其他串通行为。
2.禁止以行贿的手段谋取中标
对于属于串通行为的情形,在《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中也作了补充规定,此处不一一列出,读者可以自己查阅。
《招标投标法》第32条规定:“禁止投标人以向招标人或者评标委员会成员行贿的手段谋取中标。”
3.不得低于成本竞标或骗取中标
《招标投标法》第33条规定:“投标人不得以低于成本的报价竞标,也不得以他人名义投标或者以其他方式弄虚作假,骗取中标。”
此处的成本指的是依据投标人企业定额确定的投标人的个别成本。低于成本竞标意味着存在安全和质量的隐患。
以他人名义投标是指投标人挂靠其他施工单位,或从其他单位通过转让或租借的方式获取资格或资质证书,或者由其他单位及其法定代表人在自己编制的投标文件上加盖印章和签字等行为。
2012年施行、2018年修订的《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对禁止性行为也有相应的规定,此处不再赘述,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查阅。
有关建设法规的文章
②建设单位应当加强履约管理,及时足额支付勘察费用,不得迫使工程勘察企业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承揽任务。工程勘察企业应当参与建设工程质量事故的分析,并针对因勘察原因造成的质量事故,提出相应的技术处理方案。钻探、取样的机具设备、原位测试、室内试验及测量仪器等应当符合有关规范、规程的要求。......
2023-07-30
⑤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国家鼓励生产经营单位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了解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知悉自身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特种作业人员的范围由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确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建设单位验收活动和验收结果的监督核查。......
2023-07-30
禁止勘察、设计单位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以本单位的名义承揽工程。执行强制性标准的责任勘察、设计单位必须按照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勘察、设计,并对其勘察、设计的质量负责。为了能够深入分析事故原因,正确处理工程质量事故,设计单位应当参与建设工程质量事故分析,并对因设计造成的质量事故,提出相应的技术处理方案。......
2023-07-30
施工单位转让、出借资质证书或者以其他方式允许他人以本单位名义承揽工程的,对因该项承揽工程不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造成的损失,施工单位与使用本单位名义的单位或者个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另一方面,总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对分包工程的质量承担连带责任。为此,建设工程施工检测,应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制度,即施工单位在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见证下取样,送至具有相应资质的质量检测单位进行检测。......
2023-07-30
如果委托事务的不完成或不能全部完成,是委托人自己所造成的,行纪人仍得请求委托人支付报酬。(二)及时受领义务行纪人按照约定买入委托物的,委托人应当及时受领。根据《合同法》第420条第2款规定,经行纪人催告,委托人不取回或者不处分该物的,行纪人可以依照提存的相关规定提存委托物。......
2023-07-25
民事责任主要包括违约责任、侵权责任、不履行法定义务的民事责任。违约责任以严格责任为主,过错责任为辅。比如,《民法典》规定,在运输过程中旅客随身携带物品毁损、灭失,承运人有过错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有前款规定的除外情形之一,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终止合同权利义务关系,但是不影响违约责任的承担。采取补救措施履行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承担违约责任。......
2023-07-30
诉讼,是指争议双方当事人为了解决纠纷向人民法院提出请求,由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决,以解决纠纷的方式。人民法院对决定受理的案件,应当在受理案件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中向当事人告知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或口头告之。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可以在接到判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第一审判决,以及依法不准上诉的判决,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
2023-07-23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19条规定,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所不得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并应当与居住场所保持安全距离。《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21条规定,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吸烟、使用明火。因施工等特殊情况需要使用明火作业的,应当按照规定事先办理审批手续,采取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作业人员应当遵守消防安全规定。......
2023-07-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