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四年级小学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四年级小学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摘要】:单元习作“游________”是半命题作文,聚焦“游览顺序”和“景物特点”,按游览的顺序写一处地方,把印象深刻的景物作为写作重点,要求写出特点。第三部分是修改,与同学交换习作,从游览顺序、景物特点方面提出修改意见。教学目标1.进一步了解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的方法。学生根据评价表,对习作进行修改。

陆淑君

教材分析

单元是习作单元,编排了《颐和园》和《七月的天山》两篇习作例文。两篇例文以移步换景的写法,分别介绍了颐和园和天山的景物特点,再一次强调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学习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单元习作“游________”是半命题作文,聚焦“游览顺序”和“景物特点”,按游览的顺序写一处地方,把印象深刻的景物作为写作重点,要求写出特点。

作为习作例文,《颐和园》和《七月的天山》在批注中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写作顺序,设置课后问题,帮助学生把握写作方法。《颐和园》景点转换过渡自然,内容有详有略,在观察不同位置的景物时,视角也有变化,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景物特点,学生可以借鉴和运用写法。《七月的天山》从高到低,描绘天山雪峰、雪水、溪流,由远及近描写密林的景色,又运用形象的比喻写出天山深处的美景,语言优美动人。

教材将本单元的习作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明确写什么,以气泡的形式帮助学生回忆游览过的地方,打开写作思路,选择印象最深的地方写。第二部分明确怎么写,首先要在横线上填写地方的名称,将题目补充完整,提醒学生借助游览路线图厘清游览顺序和文章思路,再选择印象深刻的景物,抓住特点写,可以通过过渡句的使用,让景物的转换更自然。第三部分是修改,与同学交换习作,从游览顺序、景物特点方面提出修改意见。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的方法。

2.能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找到印象最深的地方作为写作内容,写清楚景物特点,并且做到过渡自然。

3.能和同学分享习作并提出修改意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游览路线图、思路清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基本程序

教学调整

【第一课时】

一、创设习作情境,指导选材

1.导语。本单元的两篇课文,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海上日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尽显它的壮美。一路皆美景的双龙洞,更是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祖国河山无限美,哪一处景物让你难以忘怀?

2.出示风景名胜的图片,唤起学生的记忆。组织学生交流游览过的地方。

3.出示小气泡中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美景。

4.交流自己印象深刻的地方,并说一说原因。

5.揭题“游_________”,根据之前的交流,将题目补全。

二、学习例文写法,批注引路

1.写文章要有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在写这篇作文时,“游”就可以作为线索。

2.出示习作要求:

(1)可以先画出游览路线图,帮助自己理清思路。

(2)印象深刻的景物要作为重点来写,注意把它的特点写出来。

(3)可以用过渡句,使景物的转换更自然。

3.对照要求,学习习作例文《颐和园》,体会如何按游览顺序写景。

(1)组织学生默读课文,出示前两个批注,体会文章过渡自然。

结合课后习题,请学生依照批注,找到本文的过渡句和游览的地点。

(2)组织全班交流,根据学生回答整理过渡句:

①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②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③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④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3)出示思路清单并讲解,请学生根据过渡句填写表格中有颜色的部分。

(4)交流思路清单,并将表格中的路线转化为路线图呈现,体会作者通过移步换景的方式将游览的顺序写清楚。

游览路线图:长廊→万寿山脚下→万寿山上→昆明湖。

(5)思考为什么过渡词不一样。出示“来到长廊、来到万寿山脚下、来到佛香阁前、来到昆明湖”与原词对比。

引导学生发现用词丰富的好处,以及过渡词的选择与景物有关,了解其中的搭配。

优化游览路线图:

(6)仔细研读文本,结合批注找一找作者在这些景点中具体写了哪些景物。

(7)将思考的结果填入思路清单,全班交流。

(8)根据思路清单,回顾文章的结构、内容、特点等。

三、独立梳理思路,方法巩固

1.默读习作例文《七月的天山》,结合课后习题,填写思路清单中有颜色的部分。

2.四人小组讨论思路清单的填写内容,推选代表进行交流。

交流游览路线和写作顺序:移步换景。

游览路线图:进入天山→再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

3.研读文本,找一找具体写了哪些景物。结合批注寻找写作亮点。

4.全班结合文本交流,品读语句,完成思路清单。

5.结合文本,交流写作亮点。

四、搭设习作框架,学以致用

1.回忆自己的经历,以“游”串联景点,画出游览路线图。

2.思考如何实现景物之间的自然过渡,模仿课文和例文中的写法,填写思路清单中有颜色的部分。

3.构思要凸显整体特点,确定具体描写的景物,选择印象深刻的景物作为重点,学习课文和习作例文中的写作方法和亮点,填写思路清单的空白部分。

【第二课时】

一、对照思路清单,自主习作

1.回顾习作要点。

2.明确写作方法:

(1)按照游览顺序写,地点转换时使用过渡句。

(2)选择印象深刻的景物详写,可抓住特点,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感写清楚。

(3)可按照由远及近、从上到下等写作顺序把景物写清楚。

(4)可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景物。

3.组织学生根据思路清单进行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二、小组互评推荐,交流分享

1.出示评价表,组织学生小组内进行自评和互评。

2.小组内沟通评价情况,推荐一篇佳作,并说明推荐理由。

3.全班交流佳作。

三、多种方式修改,反复打磨

1.集体修改。选择一篇修改例文,全班一起修改。

2.自主修改。学生根据评价表,对习作进行修改。

3.组内互改。学生根据同学的建议,再次进行修改。

4.完成草稿,誊写正稿。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