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行尚书省对各地的统治据《元史?宪宗纪》记载,蒙哥大汗对全国各地的统治采取的是遍设行尚书省和亲王出镇并行的制度。经过这次户口普查,全国户数比窝阔台时增加了20余万户。为了减少临时性的征派,蒙哥大汗规定,汉地每户每年纳银6两,称为“包银”。对于各地百姓多年拖欠的赋税,蒙哥则下令免征。以上措施对稳定蒙古汗国的统治,减少社会矛盾起到了积极作用。......
2023-12-06
朱玲霞
教材分析
本次“快乐读书吧”以《十万个为什么》导入,引导学生阅读科普作品。这是本单元的拓展和延伸,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科学知识,产生探索科学世界的兴趣。
“你读过吗”和“相信你可以读更多”,通过简要介绍作品内容、展示精彩片段,引导学生读苏联作家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中国的《十万个为什么》等优秀科普作品,并采用“小贴士”的形式提示阅读科普作品的方法,引导学生在阅读科普作品时,能提出问题,并运用多种方法解决。
教学目标
1.能产生阅读苏联作家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中国的《十万个为什么》、高士其的《灰尘的旅行》等作品的兴趣,自主规划阅读。
2.在阅读科普作品时,能提出问题,并运用多种方法解决。
3.能感受阅读科普作品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基本程序
教学调整
【第一课时】
一、单元回顾,激发阅读兴趣
1.单元回顾:在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很多科学现象,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2.联系生活:科学无处不在。让我们先来看看,这些现象你见过吗?知道原因吗?(出示图片:铁生锈、面包放久了会发硬)
3.想要了解这些有趣的科学现象,最好的办法是——读书。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一段文字,看看你有怎样的感受。
(1)出示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中描写钟表的片段:
我们小时候都觉得,钟表是个活物件。听到嘀嗒嘀嗒的声音时,我们以为,这是钟表小心脏跳动的声音。打开表盖后,看到那么多大大小小的齿轮在运动,我们的眼睛都不够用了。这里面简直就像个大工厂!那些齿轮忙忙碌碌地干着活,就为了让时针和分针这两个小懒蛋动起来。乍看上去,这俩家伙还真不愿意动弹呢!
所有工厂都有蒸汽机、柴油机类的发动机,它能使全厂的机器运转起来。钟表里也必须有这样的发动机,因为钟表自己不能动,它不是活的。
(2)交流:读了这个片段,你了解了什么知识?读起来有什么感觉?
预设:科学知识。语言幽默风趣。
小结:是呀,在这个片段中,作者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钟表工作的原理,真是太有趣了。知道这个片段出自哪本书吗?(出示《十万个为什么》封面)
二、回顾方法,制订阅读计划
1.同学们,读一本书前,我们可以先看看书的目录,它会告诉我们很多信息。请同学们翻开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读一读目录,你有什么发现吗?
(1)四人小组讨论,充分交流。
(2)指名说发现。
预设1:每一个“站点”都是家中的一个地方。
点拨:你很会发现,正因为这样,这本书也被叫作“屋内旅行记”。
预设2:每一个“站点”下面都有很多个问题,都是围绕着这个“站点”来问的。
点拨:科普类的作品,每个知识点都是独立的,因此我们可以先看目录,大致了解作品的内容,然后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先读一读。
2.借助“小贴士”,回顾阅读方法。
(1)这本书里有你想了解的或者是特别感兴趣的问题吗?选择一个,翻到那一页,读一读。如果碰到不太明白的地方,可以自己做个记号。
(2)交流:你读了什么内容?最吸引你的是什么?有什么不太理解的地方?
(3)当我们碰到这些不太理解的科技术语时,该怎么办?让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小贴士。(出示课件)回忆一下,我们在课上学过了哪些方法?(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查资料、请教他人……)
(4)建议学生课后创建“科技术语大全”,以便和同学们一起交流分享。
(5)课件出示第二个小贴士。
3.拓展阅读方法,制订个人阅读计划。
(1)科普作品我们还可以这样读:可以按顺序读,也可以按你感兴趣的程度自己排序读。可以自己读,也可以结成对子读,相互问问书中的问题,看谁读得多,记得牢。
(2)读书之前给自己制订一份阅读计划,可以帮助我们养成有计划地阅读的好习惯。
(3)出示两份学习小伙伴的阅读计划,赏析评议。
(4)学生自主制订阅读计划,交流评议。
4.引导做好阅读记录。
在阅读过程中,你一定会有许多感想或收获,我们可以把自己的阅读感想和阅读收获记录下来,做成阅读记录卡。瞧,这就是学习小伙伴在读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时制作的阅读记录卡。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出示多媒体课件)
三、猜读内容,引导阅读更多
1.课件出示:“相信你可以读更多”。
这些书你曾经读过吗?读着这段话,有没有让你特别感兴趣的?(四人小组交流)
2.出示《灰尘的旅行》的目录,找几个篇目名,猜猜它们可能介绍什么内容。
3.引导学生阅读课前老师下发的《灰尘的旅行》中的相关篇目,看看自己的猜想对不对。
4.同学们,就让我们运用学到的方法,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开启科普作品的阅读之旅吧!
【第二课时】
一、借助学习单,了解阅读情况
借助学习单,了解学生的整体阅读情况。
二、小组合作,分享阅读记录
1.以四人小组的形式,分享阅读内容、感受。
2.各组分派代表,全班展示交流。
3.展示阅读记录,说说你的阅读记录是怎么做的。
预设1:我在不懂的地方画了问号,读完以后通过查相关资料,解决了问题。
预设2:我经常带着在生活中想到的问题,到书中去寻找答案,把问题和答案都记录下来。
点拨:你们的阅读记录都做得很好。阅读记录可长可短,可多可少,最重要的是坚持,我希望你们都能坚持做好自己的阅读记录。
4.知识抢答。
随机出示书中提到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抢答。优胜的小组被评选为“知识达人”小组。
三、展开讨论,策划成果展示
1.如果想把阅读收获做一次成果展示,你们想用怎样的方式?如何分工,如何完成?
2.教师展示一些成果展示方式:手抄报、电脑小报、课件、读后感……
3.组内讨论,全班交流。
四、课堂小结,引导认真阅读
阅读,使我们收获了知识;阅读,使我们增长了能力。今天在课堂上,同学们互相交流、分享收获,使得我们收获得更多。阅读是一件快乐的事,让我们继续快乐读书吧!期待大家的阅读成果展示。
【教学反思】
加强行尚书省对各地的统治据《元史?宪宗纪》记载,蒙哥大汗对全国各地的统治采取的是遍设行尚书省和亲王出镇并行的制度。经过这次户口普查,全国户数比窝阔台时增加了20余万户。为了减少临时性的征派,蒙哥大汗规定,汉地每户每年纳银6两,称为“包银”。对于各地百姓多年拖欠的赋税,蒙哥则下令免征。以上措施对稳定蒙古汗国的统治,减少社会矛盾起到了积极作用。......
2023-12-06
要掌握DSP技术,读者除了从本书获取基本知识以外,还要掌握数字信号处理理论,研究控制方法和算法,并进行DSP系统软硬件设计,因此推荐以下书目作为拓展阅读:1)徐科军,等,TMS320X281X DSP原理及应用[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2)徐科军,等,信号处理技术[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3)任润柏,等,TMS320F28X源码解读[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
2023-06-24
第85问:中国古人敬称对方时,为何要说是“足下”,和脚有关系吗在我国古代,下称谓上,或同辈相称,都用“足下”。有一则与“足下”相关的典故在民间广为流传。春秋时期,晋国的两个公子重耳与夷吾则逃亡他国。重耳执掌政权后称为晋文公。由此典故引发的“足下”一词,虽和脚有关系,但词意并不是将朋友踩在脚底下,而是取其睹物思人,感怀昔日之情,从而衍生出对朋友的敬称之意。后来“陛下”便成为臣子对皇帝的尊称。......
2023-08-08
在我国,国家级的图书大奖如中国图书奖、国家图书奖等,往往不包括教材。我国教材的编写工作也有许多著名专家学者参与,因此,国家级图书奖的评选,如果不包括教材,无疑缺少了一个重要的内容。教育部的教材奖,其影响和奖励的力度远远不如真正的国家级图书奖。坦率地讲,目前我国教材编写质量的确良莠不齐,但是,正因此才越发需要各方联手,共同推动这项与中国孩子命运最为休戚相关的图书编写、出版工作。......
2023-12-06
思想政治课堂导入要针对一节课的教学重点去设计。所以,课堂导入应该遵循新奇性原则,从而引起学生对教学活动不由自主的注意,激发学生对新知的渴望和探索热情。所以,课堂导入应该遵循简洁性原则,通过短而精的导入语的设计来给学生以震撼。所以,课堂导入应该遵循形象直观性原则,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耳听、眼观、动脑、动手的学习活动中。......
2023-08-15
,xm的线性相关分析。,xm的复相关指数,简称相关指数,记为R2,即相关指数R2表示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拟合度,或者说表示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进行预测和控制的可靠程度,显然0≤R2≤1。因复相关系数的假设检验与相应的多元线性回归关系的假设检验是等价的。......
2023-11-17
图2.2.32-en与dsDNA相互作用的循环伏安图及2-en与dsDNA反应前后氧化还原峰电流与扫速平方根的关系曲线采用电化学方法对双乙酰基二茂铁缩乙二胺复合物与dsDNA之间的作用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图2.2.3为5.0×10-4M2-en与2.0×10-4M dsDNA相互作用的循环伏安图。与Fc单体的电化学行为[图2.2.3曲线b]比较可知,2-en配合物的氧化还原峰有明显的负移现象,这应该是由于双Fc单体的协同作用所致。......
2023-06-22
在确认了自己准备投稿的刊物后,应该仔细查阅期刊上以及期刊网站上专门为作者提供的期刊有关信息,如“authors”“author guide”等,详细了解刊物对论文结构和形式的要求和建议。[17,18]论文作者可以选择并阅读同行在自己有意向投稿的刊物上所发表的论文,特别注意观察论文各部分的形式,并与刊物要求的形式作对照,以便准确地理解刊物的要求。......
2023-07-0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