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1844年8月底,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会见,从此开始了他们的毕生合作。这一伟大发现为科学共产主义奠立牢固的哲学基础。同年11月,他和恩格斯受大会委托起草同盟的纲领,这就是1848年2月正式发表的《共产党宣言》。宣言是科学共产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6月1日共同筹办的《新莱茵报》问世。......
2023-07-29
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次代表大会以后,同盟中央委员会为改组各地组织做了许多工作。中央委员向各地组织寄发《通告信》和有关文件,要求他们对同盟章程和《共产主义信条草案》等进行讨论,并与中央保持联系。
中央委员会还派出特使,到瑞典、瑞士和美国传达代表大会精神,帮助各地组织开展工作。经过努力,在一些地方,组织逐步健全,工作有所开展。例如,伦敦区部组织盟员认真讨论了共产主义信条,通过了同盟章程。在比利时,马克思领导的布鲁塞尔区部成绩卓著。在美因茨、莱比锡等地,盟员们也进行了积极的活动。
但总的说来,情况并不令人满意。同盟的改组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抵制和阻挠。汉堡支部反对更改名称,反对代表大会对魏特林的批判,中止了与中央委员会的通讯联系。在瑞士,一些支部反对进行改组和整顿,伯尔尼支部领导人甚至用同盟的经费去印刷反对共产主义的小册子。在巴黎,思想混乱的状况还未改变,许多人仍未摆脱真正社会主义和蒲鲁东主义的思想束缚。不少地方组织对同盟中央提出的要求不加理睬。
召开一次新的代表大会,巩固第一次代表大会的成果,是摆在同盟活动家面前的重要任务。1847年9月,中央委员会向各地组织发出《通告信》,提出于11月底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
同盟中央的领导人认识到,要克服组织内部的思想混乱,要制定一个科学的纲领,要建立一个真正无产阶级的政党,必须依靠马克思和恩格斯。他们从马克思、恩格斯的许多著作中,从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和同盟布鲁塞尔区部的活动中,已经充分了解马克思、恩格斯在理论上的正确和组织工作上的坚强有力。
同盟中央在9月份《通告信》中指出,必须用马克思《哲学的贫困》来帮助蒲鲁东和格律恩的信徒认识和克服自己的错误思想。10月8日,中央委员会又直接写信给布鲁塞尔区部,指出同盟中存在的思想混乱,迫切需要布鲁塞尔区部派遣代表参加即将举行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倘若马克思能够出席大会,我们是很高兴的,我们将尽我们的力量所及,尽量减轻你们的费用负担。请你们拿出你们的全部力量来——如果我们克服了这次危机,那我们就胜利了。”
马克思对代表大会的工作非常重视。他清楚地认识到,这将是用科学社会主义改组同盟的一次关键性大会。如果大会接受科学社会主义,将对今后国际工人运动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为了完全按照自己的方针掌握大会,马克思、恩格斯决定亲自参加代表大会。马克思作为布鲁塞尔区部的代表,恩格斯作为巴黎区部的代表。
大会召开以前,马克思组织布鲁塞尔区部盟员对同盟章程进行了认真的讨论,提出了重要的修改意见。他还与恩格斯就同盟的纲领进行研究。当时各个支部都在讨论《共产主义信条草案》。恩格斯根据各地的讨论情况,拟出一份修改稿,即《共产主义原理》。他把这份手稿的内容写信告诉马克思,提出:“请您把《信条》考虑一下。我想,我们最好是抛弃那种教义问答形式,把这个东西叫做《共产主义宣言》。因为其中必须或多或少地叙述历史,所以现有的形式是完全不适合的。”
11月27日,马克思、恩格斯在赴伦敦途中,于奥斯坦德会面,共同商了讨代表大会的有关问题。第2天两人一道前往伦敦。
代表大会于11月29日正式开幕。来自德、法、英、瑞、比等国的代表出席大会。会上,沙佩尔再次当选为大会主席,恩格斯当选为大会秘书。
马克思在大会上就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作了精彩的发言。经过长时间的辩论,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获得了绝大多数与会者的赞同。马克思在“长时间的辩论中——大会至少开了10天——捍卫了新理论。所有的分歧和怀疑终于都消除了,一致通过了新原则。”
大会根据各地盟员讨论的情况,修改和通过同盟章程。新章程第一条以更加准确的文字表达了同盟的目的:“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统治,消灭旧的以阶级对抗为基础的资产阶级社会和建立没有阶级、没有私有制的新社会。”
马克思在代表大会上的活动,充分显示了他作为革命领袖的高尚品质。他知识渊博,聪慧过人,阐述问题逻辑严密,具有无比的说服力。他热情奔放,诚恳朴实,平易近人,给每个接触过他的人以极其深刻的印象。
工人运动老战士列斯纳常常回忆说:“马克思当时还很年轻,约莫二十八岁到三十岁之间。他中等身材,结实有力,肩宽额高,满头密密的黑发,目光炯炯,能洞察一切。就在那时他的尖刻的讽刺已足以使他的论敌丧胆了。马克思是天才的人民领袖。他发表的演说简洁而有条理,逻辑性很强;他绝不浪费笔墨,一字一句都有深刻的含义,都是整个论据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在马克思身上嗅不到一点空想家的气息。”
第二次代表大会委托马克思、恩格斯起草宣言,这表明科学社会主义已经获得重大胜利。
大会闭幕不久,马克思于12月13日带着大会移交给他的有关修改信条的文件回到布鲁塞尔。12月17日,恩格斯也来到布鲁塞尔。两位革命导师共同研究《宣言》的内容、结构和表达方式,拟定《宣言》大纲。
12月底,恩格斯赴巴黎。马克思则用了大约一个月时间完成《共产党宣言》这部伟大著作的写作。在写作过程中,马克思竭力使这部著作的内容完整丰富,而表述形式又尽量简明扼要。从《共产党宣言》的思想来看,这部伟大的著作是两位革命导师共同劳动的结晶。其中很多内容是对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原理》的引申和阐发。而就采用生动的文学形式来说,则是马克思天才的创造。这也是《宣言》一诞生就受到广大群众欢迎的重要原因。
为了达到上述要求,马克思接受了恩格斯的建议,这部著作没有采用传统的教义问答的形式来阐述,而是采用了宣言的形式,因此开篇首言就显得铿锵有力、激荡人心: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派和德国的警察,都联合起来了。
……
现在是共产党人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并且拿党自己的宣言来反驳共产主义幽灵的神话的时候了。
接着,马克思、恩格斯展开了系统的论述。
马克思、恩格斯研究起草《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恩格斯论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他们指出,人类社会总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资本主义是在封建社会解体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使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起来,社会财富极大增长起来。这是历史的进步。但资本主义同以往的一切社会制度一样,它不过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过渡阶段。资本主义虽然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但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生产关系发生尖锐矛盾。1825年爆发的经济危机,不断地周期重演,表明了资产阶级已经没有能力驾驭这一庞大的社会生产力,没有办法支配自己用符咒呼唤出来的魔鬼了。只有用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才能消除经济危机,解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这个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由此可见,资产阶级用来推翻封建制度的武器,现在却对准资产阶级自己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是不可避免的”。
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没有剥削、没有阶级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这是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无产阶级是最彻底的革命阶级,它没有什么必须加以保护的东西。只有彻底废除私有制,摧毁压在自己头上的全部的上层建筑,它才能抬起头来,挺起腰来。它是资本主义死刑的执行人。《宣言》庄严表示:“共产党人绝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那些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颤抖吧。无产阶级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自己颈上的锁链。而他们所能获得的却是整个世界。”
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是实现无产阶级伟大历史使命的必由之路。《宣言》指出,无产阶级必须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使自己上升为统治阶级。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必须“运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所有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活工具集中到国家手里,即集中在已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更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无产阶级不仅要夺取国家政权,镇压剥削阶级的反抗,夺取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而且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创造极大丰富的社会产品,为最终消灭阶级,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条件。
《共产党宣言》第一版封面(1848年2月)
无产阶级为了在阶级斗争的决定性关头强大到足以取得胜利,就必须组成一个自觉的阶级政党。在阶级斗争的实践中,工人阶级越来越认识到组织起来的必要性。无产阶级政党在斗争中开始诞生,并且会在斗争中发展得更加强大、更加坚固、更有威力。用科学社会主义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共产党,具有不同于其他工人政党的显著特点:“共产党人同其他无产阶级政党不同地方,只是:一方面,在各国无产阶级的斗争中,共产党人特别重视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的民族的共同利益;另一方面,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着整个运动的利益。所以,在实践方面,共产党是世界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鼓舞大家前进的一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比其余的无产阶级群众更善于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共产党的最近目的,是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党的最终目的是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建立无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
恩格斯指出:“在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共产党宣言》是传播最广和最带国际性的著作,是从西伯利亚起到加利福尼亚止的千百万工人认识的共同纲领。”
中国早期出版的部分《共产党宣言》
《宣言》手稿于1848年12月底寄到伦敦,第1版于法国二月革命的时候问世。此后很快用各种欧洲文字出版。《宣言》出版没有署名。1851年第一个英译本在宪章派杂志《红色共和党人》上发表时,编者在序言中第一次提到作者的名字,从此马克思、恩格斯的名字与《宣言》紧密联系在一起。
《共产党宣言》最早的中译本1906年发表于东京《民报》,译者朱执信。1920年社会主义研究社出版了由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全译本。随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工人运动的发展壮大,《共产党宣言》在中国获得了广泛的传播,指导着中国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
《共产党宣言》问世已经100多年。它的诞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对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并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的政治方针,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有关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的文章
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1844年8月底,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会见,从此开始了他们的毕生合作。这一伟大发现为科学共产主义奠立牢固的哲学基础。同年11月,他和恩格斯受大会委托起草同盟的纲领,这就是1848年2月正式发表的《共产党宣言》。宣言是科学共产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6月1日共同筹办的《新莱茵报》问世。......
2023-07-29
1830年秋天,马克思的父亲把年满12岁的儿子送进特利尔的费里德里希——威廉高级中学读书。这一年,法国爆发了推翻波旁王朝的七月革命,巴黎人民的胜利在欧洲引起强烈震动;德国境内许多地方先后发生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人民起义。1832年5月,德国各地群众两万多人,齐聚普法尔茨的汉巴哈宫,举行全德人民大会。这次大会的革命呼声迅速传遍全国。每个少年都有自己的梦想。......
2023-07-29
医生规定每天工作时间不能超过4个小时,但马克思一工作起来就废寝忘食,因而身体状况持续恶化。1880年10月初,马克思的夫人燕妮因病到医院检查时,医生告知家属病人患的是肝癌。这是马克思一生所经受过的最大打击。马克思的亲密战友恩格斯恩格斯满怀深情地评价了他亲密战友的伟大一生: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2023-07-29
他在《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中指出,新的书报检查令与旧的书报检查令没有根本的区别,它们都是代表封建贵族的意志和利益,以扼杀出版自由为目的。这是对出版物的严重束缚。这是完全违反精神自由的。......
2023-07-29
英国根据1753年颁布的法案建立的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之一,拥有全世界最丰富、最珍贵的资料。在英国博物馆,马克思重新开始了1844年巴黎期间以后被迫放下的经济学研究。19世纪的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马克思是如何进行研究的呢?......
2023-07-29
十九世纪中期的伦敦,已有250万人居住,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市,也是世界经济中心。正如维尔特所提及的,马克思的家庭中有4个国籍,每个孩子出生在不同的国家。马克思于1852年9月8日致恩格斯的信中写道:“两个孩子的夭折和家境贫困使全家受到严重打击。”艰苦的环境,低劣的饮食,繁杂的家务,尤其是2个孩子的夭折,使燕妮身体极其虚弱。......
2023-07-29
马克思还同英、法、德等国的社会主义者和进步人士建立广泛的联系。自从在巴黎开始研究经济学以后,马克思终生把这门科学作为主要专业。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需要吸取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决定,为了详细阐述自己新的无产阶级世界观,必须首先“发表一部反对德国哲学和那一时期产生的德国社会主义的论战性著作”。......
2023-07-29
46马克思、恩格斯与《共产党宣言》1818年5月5日,卡尔马克思出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特里尔城。马克思和恩格斯则对政治更感兴趣,他们后来转向了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对于马克思的困境,恩格斯总是倾力相助。从1851年至1869年,马克思总共收到了恩格斯的汇款3121英镑。马克思与恩格斯一共通信1569封。马克思的绰号是“图书馆”,而恩格斯的绰号是“将军”。......
2024-01-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