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发展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众多的著作中对城乡关系问题进行了许多精辟的论述,其中尽管没有明确提出城乡统筹发展的概念,但他们的论述对今天的实践仍然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对这些重大的社会变革现象,马克思、恩格斯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城乡发展理论。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导致了社会分工,出现了家庭、私有制,产生了阶级和国家,从而推动了城市的诞生和发展。......
2023-12-03
马克思夫妇来到巴黎以后,创办《德法年鉴》杂志的事情虽然遭受了挫折,但却在这里交定了他们终生最可靠、最宝贵的朋友恩格斯。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于1820年11月28日诞生于德国普鲁士邦莱茵省巴门市的一个资产阶级家庭,父亲是富有的工厂主。
恩格斯从小就是一个性格坚强、聪明活泼和求知欲旺盛的人。他先后在巴门和爱北斐特求学。在学校读书时,他对各门功课都有广泛的兴趣。特别是德语、拉丁语、希腊语、法语学得很好;在历史、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方面,也有不错的表现,教师们认为他不仅资质很高,而且很有上进心。他还喜欢写诗、绘画、音乐,也爱好骑马、击剑、游泳等体育活动。
1837年9月,在父亲的坚持下,恩格斯中断了中学学业,到他父亲的营业所学习经商。一年以后,父亲把他送到不来梅一家贸易公司工作,在这里住了3年。
19岁的恩格斯
不来梅是德国北部一个大商港。恩格斯在这里可以看到英国、荷兰和其他国家的报纸,也可以观察到大城市各方面的生活。通过勤奋自学,他获得了哲学、文学等方面的丰富知识;通过对现实生活的细心观察,他逐渐了解到当时各种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
他在自己最初的政论文章《乌培河谷来信》中,以无比愤怒的心情,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脓疮。他逼真地描写了资本主义制度给工人带来的灾难,揭露了资产阶级丑恶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痛斥了他们的贪婪和伪善。他写道,在乌培河谷,儿童大量失学,疾病到处蔓延,工人们由于繁重的劳动和恶劣的生活条件,失掉全部的力量和朝气。而那些工厂主们却靠着工人的血汗,养得脑满肠肥。
这个时候,虽然黑暗笼罩着整个德国,但恩格斯像马克思一样,对德国前途充满信心。他知道,黑夜决不会长久地笼罩平川,大地也不会长久地在雾气中酣睡,自由的曙光一定要到来。
到那时候,
鲜花铺满了整个大地,
一切植物都改换了生长的国家,
和平的棕榈美化了北国,
冰冻的原野开遍了玫瑰花。
1841年秋天,恩格斯来到柏林服兵役。他认真研究军事,是一名出色的炮手。从这时起,军事科学成为他最爱探究的学科之一。
在柏林期间,恩格斯结识了青年黑格尔派的成员,参加了青年黑格尔派的一些活动。
1841年11月,普鲁士政府为了反对青年黑格尔派,聘请谢林到柏林大学讲学。恩格斯对谢林的讲学非常重视,他认为这不是一场学术论战,而是一场政治斗争。也就是说,是一场在政治方面和宗教方面争夺德国舆论统治权、因而也就是争取德国本身的统治权的斗争。他决定不放过这场斗争。因此,便以旁听生身份到柏林大学听谢林讲学。并认真地记下他讲学的内容,随后立即写出批判文章,逐一批驳谢林的谬论。
服兵役时的恩格斯
1841年12月,恩格斯用“弗·奥斯渥特”的笔名,在《德意志电讯》上发表了《谢林论黑格尔》一文,随后又出版了《谢林和启示》与《谢林——基督哲学家》两本著作。在这些论文和著作中,恩格斯捍卫了黑格尔哲学的进步方面,指责谢林放弃了理性和科学的原则,揭露了谢林为君主制度效劳的反动立场。
恩格斯反对谢林的著作,充满着战斗的、革命的精神。他号召人们“勇敢地投入到反对新敌人的战斗”,“心甘情愿地在……最后一次圣战中献出自己的生命”。他满怀激情地写道:“让我们战斗和流血,让我们毫无畏惧地注视着敌人的愤怒的眼睛并战斗到最后一息吧!难道你们没有看见我们的旗帜怎样飘扬在山峰上吗?难道你们没有看见我们同志的剑怎样在闪烁,他们头盔上的羽毛怎样在颤动吗?最后判决的日子、人民决战的日子临近了,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批判谢林的著作轰动了整个德国学术界,人们对于这个用“实事求是的冷静态度和十分明确的立场”把著名哲学家谢林批得体无完肤的作者大加赞扬,并且对“弗·奥斯渥特”乱加猜测。有人认为是《德意志电讯》主编谷兹科夫,有人则认为是著名政论家卢格,有人又认为是俄国贵族巴枯宁。很少有人知道,作者不过是一个21岁的普鲁士炮手和大学旁听生。
1842年秋天,恩格斯服役期满。同年11月,他从德国来到英国,在英国住了将近两年。这是他生活中的一个转折点。
恩格斯在英国期间,非常关心工人阶级的状况。他“抛弃了社交活动和宴会,抛弃了资产阶级的葡萄牙红葡萄酒和香槟酒,把自己的空闲时间几乎都用来和普通的工人交往”。他长期住在英国主要工业中心曼彻斯特,先后到过伦敦、里子、郎卡郡等工人阶级集中的城市,深入工人住宅区,观察工人们的日常生活,了解他们的疾苦和欢乐,亲眼看到他们反抗压迫者和剥削者的斗争。
1844年8月下旬的一天,在法兰西剧院广场旁边的“摄政咖啡馆”里,两位年轻人正在热烈地交谈着。其中一位结实有力,头发漆黑,他是马克思。另一位身材修长,相貌英俊,举止颇有风度,他就是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马克思和恩格斯会面的地方——摄政咖啡馆
恩格斯这次专程从英国来到巴黎,拜访马克思。
两人对各种社会问题、政治问题、理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越谈越投机,大有相见恨晚之感。结果表明,他们在所有问题上的观点完全一致,在对待青年黑格尔派的问题上也是如此。
两人也发现了可以相互取长补短之处。马克思的理论思维更深刻,恩格斯则更敏锐;恩格斯总能迅速地发现新现象、新事物,马克思则擅长以批判的态度把握他们的本质。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建立在崇高的、共同的理想之上,所以两人在巴黎尽管只相处了短短10天,却彼此认定对方是终生的同志和战友。
友谊和事业的完美结合,使这两位伟人的人生变得丰满而厚重,使他们的人格魅力愈发绽放出迷人的色彩,任何动人的友谊在他们面前都会因其无法比拟而失去光泽。正如列宁所说:“古老的传说中有各种非常动人的友谊的故事。欧洲无产阶级可以说,它的科学是由两位学者和战士创造的,他们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
人间知己(中国画),王为政作。
有关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的文章
第一节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发展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众多的著作中对城乡关系问题进行了许多精辟的论述,其中尽管没有明确提出城乡统筹发展的概念,但他们的论述对今天的实践仍然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对这些重大的社会变革现象,马克思、恩格斯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城乡发展理论。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导致了社会分工,出现了家庭、私有制,产生了阶级和国家,从而推动了城市的诞生和发展。......
2023-12-03
在这一阶段,他在保加利亚翻译和出版了马克思、恩格斯和普列汉诺夫的基本著作。事实上,拉布里奥拉对马克思主义的真正理解得益于同恩格斯的联系。从此拉法格同马克思恩格斯建立了密切交往的关系。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直接影响下,拉法格经过长期痛苦的努力,纠正了其蒲鲁东主义和布朗基主义的迷误。......
2023-11-28
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历史发展的需要完成了这一任务,从而成为无产阶级政党的创始人和党的学说的奠基者。马克思、恩格斯为同盟制定了党纲即《共产党宣言》。这两个文件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诞生。......
2023-11-28
46马克思、恩格斯与《共产党宣言》1818年5月5日,卡尔马克思出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特里尔城。马克思和恩格斯则对政治更感兴趣,他们后来转向了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对于马克思的困境,恩格斯总是倾力相助。从1851年至1869年,马克思总共收到了恩格斯的汇款3121英镑。马克思与恩格斯一共通信1569封。马克思的绰号是“图书馆”,而恩格斯的绰号是“将军”。......
2024-01-24
马克思“我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这句话是恩格斯转述的,马克思本人的直接文本中,并没有这句话,但是对“马克思主义者”有过论述。马克思就查苏利奇提到的“马克思主义者”给予了回应。可以看到,马克思并不知道有自称为马克思的学生的马克思主义者,而且马克思对农村公社的看法与他们是完全相反的。恩格斯对“我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这句话先后有五次转述引用。......
2023-07-28
就银行本身的属性来看,不管是资本主义的银行还是社会主义的银行,其本质属性体现的作用和功能都是一样的,都是企业机构。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银行的本质属性的理论可以帮助我们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认识银行的本质属性,反思改革开放以前我们对银行性质的认定。具体来说,要回归银行的企业属性,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内容。......
2023-08-15
通常情况下,男孩更加倾向于暴力竞争,相比男孩,女孩之间的关系则显得更加平和。女孩更喜欢和同伴相互合作,彼此倾诉,所以女孩与女孩之间很容易就能建立友谊。所以说,女孩的友谊具有女性的特点。在与朋友相处的过程中,如果女孩依然以自我为中心考虑问题,而完全忽略对方的情绪和感受,这段友谊就会受到很大的伤害。最近这段时间,莉莉感到非常苦恼,因为她唯一的好朋友欢欢对她总是不理不睬。......
2023-11-19
◇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书评看其哲学思想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下面我们仅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部分著作和书评中,来看看其哲学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书评中,不止一次地提到,黑格尔不仅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天才,而且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人物,他在每一个领域中都起了划时代的作用。“实践”的观念在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中非常重要。......
2023-12-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