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拟采用的旱灾保险费率计算方法,计算费率的思路和过程包括以下六步。已有的大量理论研究表明,二者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2023-07-29
干旱的影响因素较多,发生机理复杂。干旱的发生与年内发生的时间、天气季节、灾区范围、预报系统、抢救情况、指挥组织、水利设施等因素有关。就农作物损失率而言,除上述因素外,还受灾区内作物种类、耐旱能力等的影响。上述影响因素可归纳为四类,即保险标的因素、人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厘定旱灾保险费率要综合考虑这四类影响因素。
7.4.1.1 保险标的因素
根据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旱灾保险制度研究已有的研究成果,在旱灾保险制度建立的初期阶段,其保险标的应限于农作物,保险标的的影响实际就是农作物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作物种类和耐旱能力(或作物的品种)的影响。
不同农作物对干旱的承受能力不同,即使在相同的干旱等级下,在我国不同地区,由于农作物种类不同,旱灾损失率不同,从而影响费率的厘定。
对于同一种农作物,由于品种不同,其耐旱能力存在差异,在同一干旱等级下的旱灾损失率也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农作物的耐旱能力越强,则灾害损失率越小,保险费率也应较低;反之,农作物的耐旱能力越弱,灾害损失率越高,则保险费率也应提高。因此,作物的种类与耐旱能力对旱灾保险费率的厘定有一定的影响。
7.4.1.2 人的因素
(1)保险人。保险人作为旱灾风险管理的具体实施者,是保险市场的供给主体。保险人对费率的影响主要与保险人的经营效益、营业费用、承保责任范围大小和承保广度等有关。
从保险人的经营效益来看,保险公司的目标函数是利润最大化。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得根据大数定律和时空分散原则,在合理的保险价格下,承保尽可能多的风险单位。我国的农业生产经营规模普遍较小,农户的预期收益较低,农户不愿付出现实的保险成本。对于农户收益而言,如果保险费率厘定较高,则会抑制农户对保险的需求,而农户对农业保险的低需求,会使保险公司经营的农业保险业务很难满足大数法则的要求,难以有效分散风险,最终导致保险公司亏损运营。所以保险费率的合理厘定对保险公司的正常经营至关重要。
从保险人的营业费用来看,在保险公司的经营过程中,除了风险成本,还包括管理费等一系列费用附加。在风险成本一定的情况下,附加成本所占比例越大,则保险价格越高,相反越低。按照成本理论分析,保险消费品的成本分为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在一定时期内,管理费等附加费用可以测算出来,属固定成本部分,而客观风险的发生难以预料,属变动成本部分。在变动成本一定的前提下,降低固定成本,则保险消费品的价格也随之降低;相反则会拉动保险价格的直线上升。因此,保险公司应加强固定成本管理,在降低固定成本上下工夫。只有尽量节省非必要性开支,才能为保险费率的降低奠定基础。
承保责任范围也是厘定费率的重要依据,对保险费率有直接的影响,且两者呈正相关关系。一般来说,承保责任范围越大,则损失概率越高,保险费率也高;承保责任范围小,则农作物的损失概率就越低,保险费率也较低。
承保广度是已保标的与可保标的的一种比值关系。理论上,承保广度越大,则保险标的数量规模越大,风险的分散程度越高,从而使保险费率下降。因为承保广度的拓展,客观上使通过大数法则计算出来的损失概率更接近实际,从而风险附加系数减小,也为保险费率的降低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相反,若承保广度过窄,达不到足以使风险得到良好分散的程度,则常会导致赔付率居高不下,影响保险基金积累和经营稳定,保险人为了自身的经营,也不可能下调保险费率。由此可见承保广度是影响保险费率高低的重要因素。
(2)投保人。投保人是保险市场上所有现实的和潜在的保险商品的购买者,是旱灾保险市场的需求主体。投保人对费率的影响主要与投保人的资信、技术水平和经验等有关。
从投保人自身条件来说,我国农民的支付能力有限,特别是经济落后地区的农民。尽管他们从事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更恶劣,风险更多、更大,但由于收入水平相对城镇居民偏低,购买农业保险的能力明显不足。如果保险费率较高而政府补贴力度不够,农民大多无力选择投保。
从技术水平和经验的角度看,由于农业是照料性产业,农作物大都生长在野外,农业保险标的的生长状况和最终产出结果与投保人生产管理的经验技术关系很大。对于种植历史长的作物,农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作物产量一般比较稳定,费率厘定较低;若是种植历史很短,经验不足,其面临的风险必然增大,保险费率相应较高。另外,科学的耕作制度、先进的栽培技术也可以增强抗灾能力,减少产量的不确定性。
7.4.1.3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对费率厘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降雨、温度、湿度等气候的影响;发生时间的影响(即作物的生长期)和水利设施的影响(灌溉渠系、水库等工程设施)等方面。
气候要素包括光照、热量、水分等,直接决定着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因此气候条件对于灾害造成的损失有着重要影响,忽视自然地理、气候条件对灾害损失发生的作用,就不能科学全面地进行正确的费率厘定。
农作物的生长周期较长,期间包括多个环节,如水稻生产的生育期包括秧田期、返青期、分蘖期、长穗期、结实期,这些生育期之间本来就没有明确的界限,而且一般要经受多种自然灾害的影响,要想准确确定旱灾对其中某一个环节的影响程度,几乎是不现实的。
水利工程设施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人们对灾害的抗御能力和作物生产的丰歉。对于灌溉排水条件较好、水利工程设施完善、农田基建水准较高的地区,抗御灾害的能力较强,作物的生产风险将大大降低,保险费率也相应较低。对于监测预报灾害服务体系健全的地区,通过及时预报灾情的发生和发展,可以有效预防灾害,及时进行灾后抢救,使该地区的灾害及损失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降低风险。
7.4.1.4 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对费率厘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市场竞争情况、物价指数变动以及防灾防损组织等方面。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保险市场的业务竞争日益激烈,保险企业之间竞相降低保险费率以招揽保户,特别对保险金额巨大的投保单位,各家保险企业都竞相争夺,甚至以低廉的保险费率赢得投保单位的续保,而不顾费率的降低是否合情合理,是否有利于保险经营的稳定。保险市场这种费率竞争的不规范局面,加剧了保险市场的复杂性,对保险费率产生较大影响。
物价指数的变动会影响人们对保险的需求,进而影响保险的费率。在通货膨胀的影响下,物价上升,财产价值也随之上升,企业或个人购买保险的意愿增加;如果物价下降,商品价格回落,则企业或个人会面临不同程度的支付困难,从而降低投保意愿。另外,物价上升使货币购买力下降,直接影响个人对保险的需求,减少保险消费。在经济不发达的国家或地区,货币收入是居民财富的主要来源,物价上涨对保险的需求为反向作用。而在经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财产收入是居民财富的重要来源,保险价值效应增强,物价上涨反而会促进居民的保险需求。
在防灾防损方面,防灾力量的强弱对农作物保险费率也有直接影响。一般来说,防灾防损组织力量较强,则灾害发生概率及其损失率都较小,因而农作物保险费率也应较低。相反,对于防灾防损组织力量薄弱的地区,其灾害发生概率及损失率相对较高,其农作物保险费率也应较高。
7.4.1.5 影响的关键因素
综合来看,影响旱灾保险费率厘定的因素主要有保险标的因素、人的因素、社会因素和环境因素四类。
(1)保险标的影响。通常是在险种确定时予以考虑,即通过对不同的农作物采取不同费率来解决。
(2)人的因素影响。通常是在附加费率(即安全费率和营业费率)中予以考虑。
(3)社会因素影响。由于旱灾保险属政策性保险的范畴,需要国家通过制定政策来保证保险市场的规范合理运行,化解市场竞争和物价指数变动的影响;需要国家采取增加政策性投入等措施来加强防灾防损组织力量,增强抵御旱灾风险的能力。
(4)环境因素的影响。在保险标的(农作物种类和品种)已经确定、国家政策支持旱灾保险的前提下,环境因素(即由于气候条件偏离正常状态,水利设施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发挥减灾增收作用,仍然导致农作物在生长期内因气象灾害而减产,或说造成农作物单产产量发生变化)就成为影响费率的关键,在费率厘定过程中需要给予充分考虑,这也是下节论述的重点。
有关旱灾保险制度研究的文章
近年来,国际保险界先后开发了两个新型农业保险产品:区域产量保险和天气指数保险,即分别以区域平均产量指数和某气候变量指数作为保险费率厘定和赔付依据的保险产品。可见,天气指数保险是基于天气事件与经济损失风险之间的估值。以某水稻种植的天气指数保险为例,其赔偿规则如下。......
2023-07-29
通过对我国农业保险实施情况的分析研究,可知影响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农民对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较低。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民的收入水平相对城镇居民偏低,购买农业保险的能力明显不足,成为制约农业保险发展的重要原因。1)高赔付使保险公司不愿经营农业保险。农业保险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外部环境。1)政府对农业保险的补贴力度不够。2)政府对农业保险的宣传和支持工作不到位。......
2023-07-29
经验费率法基本上不考虑农作物产量的分布问题,是保险人根据单个农户或地区的历史损失情况和自身经验,对当期农业保险费率进行估计的一种方法。由于当前我国单产历史数据质量不高、连续性不够,目前国内进行农业保险费率厘定时较少使用该方法。单产分布模型推导法理论严谨,数学推理性强,适用于缺乏优良历史数据情况下的保险费率厘定。非参数法厘定农业保险纯费率以核密度估计法的应用较多。......
2023-07-29
一般财产保险费率厘定以保额损失概率为基础,通过计算保额损失率和均方差求出纯费率,再计算附加费率,将纯费率和附加费率相加即得出营业费率。因此,课题组认为,旱灾保险费率应由一个权威的独立机构精算,由政府和保险公司双方协商后共同确定。......
2023-07-29
针对洪水等自然灾害风险,国外一些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保险制度。近年来,我国干旱灾害多发频发,涉及面广,损失大,探索建立旱灾保险制度十分必要和紧迫。国内外相关实践表明,对于随机发生的自然灾害,建立完善的保险制度是应对灾害风险行之有效的重要措施。......
2023-07-29
1982年,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恢复试办的农业保险是与其他商业保险业务混合经营的。农业保险迎来了一个喜人的发展高潮。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保险的发展。根据保监会的调查,许多试点地区的农业保险保费都由省级和市(县)级的财政补贴予以支持,补贴比率平均达40%以上。在中央的引导和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农业保险一举扭转颓势,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中央财政支持对农业保险发展的作用十分明显。......
2023-07-29
云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于2008年启动,共有9个农业保险品种纳入中央财政保费补贴扶持政策,包括能繁母猪、奶牛、青稞、玉米、水稻、油菜、牦牛、藏系羊和森林火灾。保险作物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分期进行赔付。云南省农业厅、云南省财政厅和云南保监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做好2009—2010年度政策性畜牧业保险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全省政策性畜牧业保险继续实行统一的条款、责任和费率。......
2023-07-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