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际保险界先后开发了两个新型农业保险产品:区域产量保险和天气指数保险,即分别以区域平均产量指数和某气候变量指数作为保险费率厘定和赔付依据的保险产品。可见,天气指数保险是基于天气事件与经济损失风险之间的估值。以某水稻种植的天气指数保险为例,其赔偿规则如下。......
2023-07-29
针对上述影响农业保险发展的制约因素,我国应该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排除阻碍农业保险发展的障碍。
(1)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农民参保意识。各级政府和保险机构应加大对农业保险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的道德信念和风险意识,增强其风险防范的主动性,进而积极拓展农业保险市场。具体可以通过举办农业保险知识讲座,将农业保险宣传与科技下乡活动及文艺演出等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在提高农户自身素质的同时将保险知识渗透到各个层面。同时也要对农业保险的从业人员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服务意识,把农民、保险公司及政府三者之间的利益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提高农民的自身素质和加强保险公司的自我约束能力,从源头上避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发生,避免人为因素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从而减少农业保险面临的困境。
(2)转变经营观念,完善农业保险体制。鼓励农业保险业务向多元化发展,除了专门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外,政府还应鼓励商业保险公司及合作社经营农业保险业务,突破单一格局,向多元化发展。国家通过对商业保险公司经营的农业保险业务提供优惠政策,如税收减免、费率补贴和亏损弥补等,缓解商业保险公司经营目标与农业保险效益低的矛盾。保险公司要转变观念,在产品上、服务上、销售渠道上创新,不断扩大保险产品覆盖面,要适当拓宽承保的风险范围和地域范围,不但要承保低风险的项目和灾害发生少的地区,还要承保部分风险较高的项目和地区,切实体现农业保险提供保障的特点,在农户心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
(3)加强政府的支持,保证农业保险有效进行。农业保险立法滞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保险的健康、快速发展,因此,各级政府要尽快制定出台与《农业保险条例》相配套的地方性法规,努力从法律上保证农业保险运行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具体地要通过法律法规对农业保险的政策性属性、保险费率的形成机制、各级政府的支持作用、道德风险的防范、经营主体应享受的政策优惠等问题加以规定和约束,并随着农业保险实践中涌现出的新问题,不断对其进行修正和完善。
由于农业保险的高费率与农民的低购买力形成矛盾,农业保险缺乏纯商业运作条件,政府的直接推动和资金支持才是农业保险顺利开展的决定因素。只有政府才能在农业保险制度建设、巨灾风险承担、道德风险防范等方面具有主导能力,一方面,各级财政应对农业保险业务给予必要的经营费用补贴,并提高中央财政对农业保险的保费补贴比例;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巨灾风险保险体系及农业保险再保险制度的建立。努力通过财政政策支持的制度性变革来鼓励农户购买农业保险,尽快把市场化的风险分担机制建立起来,借以推动农业保险工作的全面开展。
实行保费补贴由中央、省、县配套,有利于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但对粮食主产区、商品粮基地、贫困县也带来一定的配套压力,甚至有的省、县无力按比例承担补贴资金,直接影响了农业保险的发展。建议国家对其实施倾斜政策,逐步减少县级财政补贴比例,增加中央补贴比例,这也符合建立健全生产利益补偿机制的要求。
有关旱灾保险制度研究的文章
近年来,国际保险界先后开发了两个新型农业保险产品:区域产量保险和天气指数保险,即分别以区域平均产量指数和某气候变量指数作为保险费率厘定和赔付依据的保险产品。可见,天气指数保险是基于天气事件与经济损失风险之间的估值。以某水稻种植的天气指数保险为例,其赔偿规则如下。......
2023-07-29
针对洪水等自然灾害风险,国外一些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保险制度。近年来,我国干旱灾害多发频发,涉及面广,损失大,探索建立旱灾保险制度十分必要和紧迫。国内外相关实践表明,对于随机发生的自然灾害,建立完善的保险制度是应对灾害风险行之有效的重要措施。......
2023-07-29
1982年,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恢复试办的农业保险是与其他商业保险业务混合经营的。农业保险迎来了一个喜人的发展高潮。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保险的发展。根据保监会的调查,许多试点地区的农业保险保费都由省级和市(县)级的财政补贴予以支持,补贴比率平均达40%以上。在中央的引导和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农业保险一举扭转颓势,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中央财政支持对农业保险发展的作用十分明显。......
2023-07-29
对于旱灾保险嵌入农业保险实施方式下的保险制度,其保障范围、保障程度、保险费率、政府与市场等要素仍然是制度建设的主要要素,是保险制度成功运行的关键。种植业保险的绝对免赔率从15%下调到10%,农户一旦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因灾减产损失,可得到保险金额90%比例的赔偿,发生绝收损失可获得100%保额的赔偿。......
2023-07-29
云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于2008年启动,共有9个农业保险品种纳入中央财政保费补贴扶持政策,包括能繁母猪、奶牛、青稞、玉米、水稻、油菜、牦牛、藏系羊和森林火灾。保险作物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分期进行赔付。云南省农业厅、云南省财政厅和云南保监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做好2009—2010年度政策性畜牧业保险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全省政策性畜牧业保险继续实行统一的条款、责任和费率。......
2023-07-29
各省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先后尝试了5种农业保险运作模式。“共保”方式是国内外保险界对损失概率不确定的重大项目和罕见巨灾的一种理想的农业保险运作模式,可以降低独家承保的风险,提高化解巨灾风险的承受能力。《条例》明确“国家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保险,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农业保险实行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和协同推进的原则。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确定适合本地区实际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
2023-07-29
经验费率法基本上不考虑农作物产量的分布问题,是保险人根据单个农户或地区的历史损失情况和自身经验,对当期农业保险费率进行估计的一种方法。由于当前我国单产历史数据质量不高、连续性不够,目前国内进行农业保险费率厘定时较少使用该方法。单产分布模型推导法理论严谨,数学推理性强,适用于缺乏优良历史数据情况下的保险费率厘定。非参数法厘定农业保险纯费率以核密度估计法的应用较多。......
2023-07-29
北京市的农业规模相对较小,又具有较为雄厚的经济实力,相比全国其他省份,地方财政给予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较大,财政补贴资金实行上不封顶。北京市的政策性农业保险采取的是政府主导下商业运作的模式。表3.1北京市2014年政策性农业保险费率明细表续表......
2023-07-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