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旱灾发生特点及旱灾保险制度研究

旱灾发生特点及旱灾保险制度研究

【摘要】:旱灾是我国常见的一种自然灾害,与其他自然灾害相比还有其自身的特点。2)旱灾发生具有季节性。5省因旱直接经济总损失982.01亿元,占全国的65.07%,相当于5省2010年GDP总和的2.13%;全年因旱饮水困难人口达2334.85万人,因旱饮水困难牲畜达1626.33万头,分别占全国的70.02%和66.63%;减产粮食43.62亿kg,导致1297万人一度缺粮,经济作物绝收39.47万hm2,损失201.48亿元,并对工业、林业、服务业、水力发电、交通水运、生态环境等造成较大影响。

旱灾是我国常见的一种自然灾害,与其他自然灾害相比还有其自身的特点。

(1)区域性和季节性。

1)旱灾发生具有区域性。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降水量相差悬殊,受旱程度差异很大。南方年均降水量达850~1800mm,少数地区达2000mm以上。北方除长白山地区年降水量达1000mm左右,其他地区年均降水量一般都在850mm以下。北部和西部的内蒙古、宁夏、青海、新疆、甘肃、西藏大部分地区年均降水量不足400mm。因此,南方干旱程度较轻,北方干旱程度较重。据统计,1950—1983年的34年中,黄淮海地区旱灾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分别占全国旱灾受灾和成灾面积总和的46.4%和48.1%。

2)旱灾发生具有季节性。我国的气候为明显的季风气候,降水量季节差异较大,夏多冬少。由于夏季风自南向北推进有一个过程,各地雨季到来时间有所差异。雨带5月中旬到达华南地区,华南进入雨季,6月中旬转移到达长江流域,形成长江流域的梅雨期,7月中旬梅雨结束,雨带到达淮河以北地区,华北进入雨季,9月上旬雨带开始退至华南。

(2)随机性和周期性。

1)旱灾发生具有随机性。我国降雨年内变化较大,雨季到达时间和雨量大小、非雨季降雨量多少和时间上分配,以及年总降雨量大小等都具有一定的随机性,旱灾发生也具有一定的随机性。我国南方湿润地区也可能遭遇较严重旱灾,如长江中下游地区,1959年在梅雨季节出现“空梅”,1978年“梅雨”提前结束,1994年也几乎为“空梅”,结果都形成了特大旱灾。

2)旱灾发生具有周期性。由于太阳黑子的变化、日月食的出现和厄尔尼诺现象等都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受其影响,旱灾发生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又因为干旱的发生同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而旱灾发生的周期不是单一周期,而是复杂的混合周期。有研究结果表明,旱灾发生的周期有2~3年、5年、11年、22年、26年、35年和180~200年等,不同地区旱灾的周期性也有所不同。如1876—1878年三年连旱,1900年、1920年和1942年均遇大旱,1959—1961年遇三年连旱,1972年和1994年也遇大旱,以上7次大旱基本上以22年为周期。

(3)连发性和连片性。旱灾的连发性指旱灾往往会连年发生,旱灾连年发生的概率要比洪涝连年发生的概率大得多,连旱的年数一般也多于连涝年数。北方地区旱灾连发性比南方地区更为显著。旱灾的连片性指旱灾的波及面往往很大,“旱一片,涝一线”,部分年份旱灾会波及全国大部分地区。

连年连片旱灾会造成特别严重的灾害,1876—1878年连续三年干旱,遍及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安徽等18个省,旱灾中心地区80%的人饿死,死亡人数达1300万人。1959—1961年全国大范围的三年连旱,长江、淮河、黄河和汉水流域等广大地区遭受严重旱灾,这次旱灾是我国新中国成立以后最严重的一次自然灾害,三年共减产粮食611.5亿kg,相当于1950年的全国粮食总产量,或相当于1958年粮食总产量的61%,对国民经济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危害,直到1966年,全国粮食产量才恢复到1958年的水平。

(4)持续性和严重性。干旱灾害是一个累积过程,随着降水和供水量持续减少,干旱严重程度逐渐增加,旱灾损失越来越大,导致的后果较为严重。2010年西南5省发生持续旱灾,云南、贵州、广西的重旱区持续受旱长达半年,其中云南中北部持续受旱超过8个月。5省因旱直接经济总损失982.01亿元,占全国的65.07%,相当于5省2010年GDP总和的2.13%;全年因旱饮水困难人口达2334.85万人,因旱饮水困难牲畜达1626.33万头,分别占全国的70.02%和66.63%;减产粮食43.62亿kg,导致1297万人一度缺粮,经济作物绝收39.47万hm2,损失201.48亿元,并对工业、林业、服务业、水力发电、交通水运、生态环境等造成较大影响。历史上,曾发生多次持续旱灾,如明崇祯十年至清顺治三年(1637—1646年)的旱灾持续时间接近10年,北方多数地区连续旱灾4~8年。进入21世纪以来,旱灾发生的次数增加,持续时间明显变长,过去以冬春旱为主的北方地区,近些年已经呈现出连季旱灾、连年旱灾的趋势,如1997—2010年北方大部分地区持续14年严重旱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