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重庆市涪陵区幼儿园区域活动教师指导策略

重庆市涪陵区幼儿园区域活动教师指导策略

【摘要】:相应地,教室空间分割成几个活动区,教育活动在区域中完成。区域活动的特征是自由性、自主性、指导的间接性、个性化。因此区域活动想要融入土生土长的中国儿童教育领域并非易事,目前虽进入了以集体活动占主要地位的幼儿园,但实质上仍未充分发挥作用。大班共有幼儿27名,其中男孩22名,他们对建构活动近乎痴迷地喜爱。

徐 玲

摘 要:本文选择建构活动区作为切入点,经探索发现:第一,根据需要调整和拓展区域空间,采用“制度化与灵活化结合”的方法安排时间,有利于有效利用闲置空间、隐性时间。第二,应了解区域活动的核心教育价值,充分发挥环境的影响作用和材料的“活”价值。第三,区域活动中的具体指导策略有:重视幼儿生活经验的积累,引导幼儿有序观察,在活动过程中自然介入、适度点拨、整体指导,利用同伴资源,从而促进区域活动不断丰富和深化。

关键词:区域活动;建构活动区;指导策略

一、绪论

区域活动作为一种教育思想,由蒙台梭利首次提出,即尊重幼儿的需要和兴趣,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开展适合个体需要的活动。相应地,教室空间分割成几个活动区,教育活动在区域中完成。20世纪90年代初,这种盛行于国外幼教领域的区域活动模式才被引入中国,这对以集体活动为主导的中国传统幼儿教育而言,是一个舶来品。区域活动的特征是自由性、自主性、指导的间接性、个性化。它与以控制性、引导性、指导的直接性、强调共同性为特征的集体活动相比,二者不仅是两种具体的教育组织形式,更重要的是,它们是不同儿童观、教育理念和课程设计取向的体现。

因此区域活动想要融入土生土长的中国儿童教育领域并非易事,目前虽进入了以集体活动占主要地位的幼儿园,但实质上仍未充分发挥作用。有的幼儿园在制订教学计划时,更多是考虑上什么课、集体活动怎么安排,很少或根本没有考虑相应的区域活动,即使列入计划,也未按计划实施;有的幼儿园将区域活动作为集体活动的铺垫或延伸,未充分挖掘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

如何以开放与对话的态度来重新审视幼儿园区域活动?如何使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得到充分挖掘和发挥?这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大班共有幼儿27名,其中男孩22名,他们对建构活动近乎痴迷地喜爱。建构活动区的某些问题是区域活动中的共性问题,因此本文选择建构活动区作为切入点,谈谈在区域活动中对教师指导策略的探索。

二、区域活动的空间与时间策略

(一)区域活动的空间策略

区域空间根据需要调整和拓展,有效利用闲置空间,改善拥挤现象,我国在区域布置上倾向于“四周划分,中央留白”的格局,即将教室四周划分成一个个区域,投放相应材料,区域间用矮柜隔开,教室中央留出大块空间以备集体活动之用。但经常面临的状况是一些区域幼儿很少进入导致闲置,一些区域幼儿非常喜欢,过于拥挤,中央留白处也处于闲置状态。如何解决空间浪费与空间匮乏并存的问题?我们尝试了打破区域界线、拓展封闭的区域空间的方法,根据需要将区域活动延伸到教室中央或其他角落。

建构活动区能容纳的幼儿有限,更多的孩子只能选择别的区域,在区域布置时又不可能挤占其他区域的空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采取的做法是:将建构活动区细分为搭建区、拼插区等,搭建区设在走廊外,主要以木质积木投放为主,辅以其他废旧材料;教室内设拼插区,但只有放置材料的矮柜,没有设置具体的界线,想加入的幼儿可自取地垫,自选建构材料,自选位置,将区域空间延伸到教室中央和一些闲置的区域。充分利用室内空间,满足孩子活动的需要。

(二)区域活动的时间策略

在区域活动的时间安排上,我们采取“制度化与灵活化结合”的方法,尊重幼儿的学习过程。由于大班幼儿面临升小学,集体活动占据了大量的时间,每天的区域活动时间只有半小时。时间的限制使我们面临这样的问题:孩子刚在活动区“渐入佳境”,没过多久老师就宣布“时间到”,孩子只好恋恋不舍地收拾东西离开,第二天从头再来。很明显,规定的区域活动时间远不能满足幼儿活动的需要,但幼儿园的作息时间是制度化的,不能轻易改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尝试了将集体活动与区域活动有机结合的做法,在主题背景下实现区域活动的有效性、目的性。

如在“我的班级”主题活动中,有的孩子建议在建构活动区搭建班级,得到大多数孩子的赞同,纷纷跃跃欲试。这时,老师看到孩子活动的兴趣点已经发生转移,于是根据孩子的需要,调整教学计划,提前结束集体活动,引导孩子一步步将搭建班级这一理想落实到行动中,将预设的几项内容“画班级”“班级口号”等与孩子的兴趣相结合,放到小组区域活动中渗透。通过讨论,孩子们想到了盖楼前要画图、要有招牌等,于是自发分组,美工区小组设计班级草图,语言区小组设计招牌和口号,最后建构活动区小组根据“图纸”来搭建和设计班级,通过小组合作,幼儿经历设计、操作、建构的过程,实现了最初的构想。

三、区域活动的环境和材料安排策略

创设积极、适宜的区域环境,是幼儿区域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建构活动区与角色区紧邻,美工区与自然角相连,这种相关区域空间的邻近设置,有助于引发促进相关活动的互动与交流。另外在材料安排上,我们注重以下几点。

首先,弄清材料的功能和教育价值区域活动的核心教育价值。以建构活动区为例,要让孩子玩积木,教师只有对积木有充分的认识,在亲自搭建、体验的过程中体会幼儿在搭建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点,分析不同搭建活动中所蕴含的关键经验,做到心中有数,才能着手对建构活动区进行安排和布置,才能在面对问题时自如地给出适宜的指导。

1924年,美国教育家卡洛琳·普瑞特设计发明了一套积木,被称为“单位积木”,我园配备的正是这种单位积木。其特点是保持木质的原色,并且以精确的比例设计了“基本块”“双倍块”和“四倍块”,这三种积木的高度和宽度都一样,其长度则成倍数递增。随后,又增加了许多弧形、圆柱体、三角块、半拱门、双拱等共计38种单位积木。

充分开展活动需要有充分的材料、充分的操作和充分的时间,建构活动是一项重要的学习活动。在堆、叠、拆、搭的过程中,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探索事物,在操作过程中理解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获得初步的立体空间和数理概念、了解不同的几何形状、学习配对等。当他们搭建出自己的世界时,就会获得成就感。他们还可以展开角色游戏,通过思维和创作来反映现实生活。可以说,建构活动区积木的奇妙之处在于为孩子提供了整合性学习的途径和工具,将操作性、艺术性、创造性、探究性融于一体。

其次,把握材料的选择、投放和运用策略,充分发挥材料的“活”价值;区域材料作为幼儿操作的对象,是幼儿发展的媒介,选择、投放、变更活动材料是教师影响幼儿行为、支持幼儿学习和发展的指导策略之一。

以建构活动区为例,建筑材料是开展建构游戏的物质保证,我班从数量、种类等方面为幼儿的建构活动提供适宜的材料,不但给孩子投放了单位积木、塑料动物、小汽车、小火车、轨道等成品玩具,还从实际情况出发,提供充足、安全、卫生的废旧材料。多样化的材料丰富了区域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激发了孩子的创意和构思。

废旧材料的来源主要是孩子和老师自主收集,通过组织孩子讨论“废旧材料从哪里来”“废旧材料可以用来做什么”等话题,帮助孩子拓宽思路,觉得收集废旧材料是一项有趣的工作:喝过的酸奶瓶洗干净,就是建构活动区所需的柱子;家里喝完牛奶后,剩下的纸箱可以用来搭“城堡”;买了新电器,包装泡沫板可以在搭建阳台时使用……因为这些材料是幼儿自主收集的,他们也格外爱惜,玩过后都自觉收拾好。在美工区,大家对废旧材料进行加工,使它们更适合在建构活动区使用。如烟盒做的砖块、薯片筒做的柱子、牙膏盒做的楼梯果冻壳做的路灯蛋糕盘做的花坛等,都成了孩子们搭建工作必备的宝贝。

在投放材料时,我们研究了每种材料所蕴含的教育目标和价值,通过观察幼儿平时活动的表现和经验,分层次投放建构材料,使建构作品形象生动,使幼儿的搭建水平向更高层次发展。

最后,在搭建活动中遇到材料不足时,老师提醒孩子们可以用什么材料来代替、怎么去代替,也能有效果。通过巧用辅助材料,孩子们学会大胆探索、一物多用,不但提高了搭建水平,还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孩子在搭建立交桥时,需要搭出斜坡,但没找到可以支撑斜坡的材料,有了几次失败的体验,孩子对搭建斜坡的兴趣减弱了。老师及时发现已有材料的局限性,拿出“多米诺”骨牌供孩子们选用。不一会儿他们就想出了办法,将骨牌搭成楼梯状,再把路面斜搭在上面,做成了让小汽车畅通无阻的斜坡,解决了技术难题。

四、区域活动的指导策略

重视幼儿生活经验的积累,引导幼儿有序观察生活经验是幼儿区域活动的基础,日常生活中应注重幼儿生活经验的积累。以建构活动区为例,平时引导幼儿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如由上至下、由近及远、由整体到细节观察事物,观察物体的形状、色彩、结构,养成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如观察桥,先观察各种桥的图片,不同的桥造型不一样,有拱形桥、立交桥、铁索桥、风雨桥、浮桥;材质不一样,有石质、木质、混凝土;结构和组合也不一样。幼儿通过观察,感知其各部位的名称、形状,引导幼儿思考用哪些积木来替换桥的什么部位,怎样用积木来表现桥的结构特征和组合关系。

把握幼儿年龄特点,活动过程中自然介入,适度点拨,整体指导教师只有对区域活动的内容、幼儿年龄特点、学习特点、原有经验等进行深入分析,才能在了解、尊重的基础上进行巧妙引导。大班的孩子有一定的搭建经验,也更注重细节,并有一定的创造性。他们开始考虑布局,能使所造物体的结构更加复杂、精细、匀称,并能与同伴商量、分工与合作。在此基础上教师的指导重点可放在经验的迁移和运用方面。但由于区域活动的开放性和动态性,相应地,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现场指导需要较高的技巧,既要基于预期、全面的考虑,又要随机应变、灵活调整。

开展区域活动前,要明确建构主题,使幼儿对建构活动的布局、分工以及活动的顺序做到心中有数。主题可以是孩子们自己商量的,也可以是师幼共同讨论决定的,可以从幼儿感兴趣的活动中筛选有价值的内容。可以是与幼儿生活密不可分的主题:“我生活的社区”“我们的航天基地”等,也可以建构本土化的主题,如“榨菜飘香,美丽的乌江”等。对于幼儿暂时没有关注,但很有价值的预设活动,应通过多种途径将其转化为幼儿感兴趣的活动。

建构活动过程中,由于建构过程复杂,对智力和动作技能的要求较高,如果没有教师指导,可能会导致幼儿因缺乏操作技巧丧失信心,放弃建构活动或长时间停留在敲敲打打,推来扔去的低水平游戏状态。因此,教师要对幼儿活动进行观察,在了解幼儿建构水平的基础上,明确引导方向,设置渐进性、建设性的问题,自然地进行随机教育,恰到好处地点拨,进行整体指导。

区域活动结束后,可请幼儿自评,如让幼儿说说自己搭建的是什么、和谁一起搭建的、搭建的时候克服了什么困难,既满足了幼儿喜欢表现的欲望、增强了信心,又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如果是教师引导下的群体评价,则要善于捕捉对大多数幼儿发展有价值的内容进行点评,提升评价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如教师在评价“太空基地”的造型时,许多孩子争着说自己搭建的部分,老师依次问完后说:“难怪搭得那么棒,原来你们合作得非常好!”简短的评价使全体幼儿感悟到合作的重要性。还可以引导幼儿欣赏建构作品,用图谱记录幼儿的建构作品,将他们的成果拍成照片张贴在建构活动区。

利用同伴资源,引导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同伴之间比师幼之间更容易沟通,一个群体中只要有一两个孩子搭建水平较高,这个群体的搭建技能马上就能很快提高。孩子之间以强带弱、互相学习,在建构活动中表现非常突出。大班幼儿的建构游戏趋向于群体化,大班孩子甚至可以联合起来,共同设计建构复杂的造型。这时教师应能及时利用同伴资源,引导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建构作品。

同伴间的相互接纳是成功合作的保证,但在共同玩游戏时,各有各的想法,当彼此发生争执时,要想使游戏能够继续下去,他们必须作出让步,并且协商解决争执,因为他们之间没有绝对的权威。学会用他人眼光看问题,增强儿童对自己行为给别人带来影响的敏感性,从而促成积极的同伴关系。但是有时幼儿还没有足够的能力解决冲突,就需要教师引导,既妥善解决冲突,又促进同伴关系的发展。

五、结论

总之,通过对幼儿年龄特点的把握和对幼儿活动的细致观察,通过对区域活动的空间、时间安排的研究,通过对区域活动材料的选择、投放的实践,教师采取了跟进的相关策略,对教育行为、相关区域进行及时调整,由此促进区域活动不断丰富和深化。幼儿在协商、谦让、资源共享与交换的游戏氛围中,学会分享与合作,体验成功与挫折,从而实现幼儿个性的和谐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