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小班幼儿如何养成有序取放物品习惯

小班幼儿如何养成有序取放物品习惯

【摘要】:在这一时期,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熏陶,会对幼儿一生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针对小班幼儿刚入园的情况,重点培养幼儿有序取放物品的习惯。

蔡仕玲

摘 要:什么是习惯?习惯是一种定型的行为,是长时期逐渐养成的语言、思维、行为等生活的方式。归根到底,是一种条件反射。教育家认为,行为一旦变成了习惯,就会成为人的一种需要。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也就是说,很多好(坏)的行动形成好(坏)的习惯,多种习惯养成性格,而人的性格决定命运。他明确地指出什么习惯决定什么命运,好习惯走遍天下都有好命运。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意思是,小时候养成的习惯会像人的天性一样自然和牢固,所以,我们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要慎之又慎,要从小养成,要长时期逐渐养成。

关键词:小班幼儿;习惯;养成

小班的幼儿刚刚进入集体生活,由于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都是家里的“掌中宝”,比较任性,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在“班级”这个集体中的定位还很模糊。幼儿在集体活动中的行为习惯和规则都要从零开始,幼儿走进幼儿园就开始一天的活动,各个环节中有许多要求需要幼儿逐步适应,例如如何排队,如何安静进餐,如何与同伴相处,如何取放东西,如何将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等。

小班是幼儿跨入集体生活的一个转折点,也是进行常规教育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熏陶,会对幼儿一生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第一,幼儿入小班改变了生活环境,在新的环境中建立新规则,培养习惯相对容易。第二,小班幼儿无论在生理、心理上都处于个体发展的低级阶段,在品德教育上处于他律时期,这一年龄特点决定了教师进行常规管理的有利条件,并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第三,小班的常规建立好了,为以后中班、大班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幼儿的养成教育内容很广泛,包括幼儿的生活卫生习惯、语言习惯、健体习惯、劳动习惯、社会交往习惯、学习习惯、审美习惯七种行为习惯。针对小班幼儿刚入园的情况,重点培养幼儿有序取放物品的习惯。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为幼儿创设愉快、宽松的氛围,这是建构良好常规的基本前提

小班幼儿年龄小,在他们入园以前,主要接触的是家庭中的人,包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当他们来到幼儿园,发现好多不熟悉的人和事物,便会产生分离焦虑与陌生人焦虑。他们会哭闹不止,或不接受老师的帮助等行为,这时如果用一些身体的语言,如抱抱他们、亲亲他们、与他们握握手,每天多和他们谈心交流,有时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微笑,也能让孩子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渐渐地孩子们就会从不接受老师—接受老师—喜欢老师—离不开老师。通过与孩子们的情感交流,孩子们会越来越喜欢你,有了感情的基础,同时也为我们常规管理打好了基础,做好了铺路石。

二、努力营造丰富、适宜的环境,为培养幼儿有序取放物品创造条件

由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所决定,小班幼儿控制力很差,思维的发展是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因此,幼儿理解能力往往是很直接很表面的、很具体形象的。于是,开学的时候,就将幼儿的照片洗了很多组,分别贴在油画棒、橡皮泥、口杯、毛巾架、喝水记录、心情记录上。幼儿能根据自己的照片,正确有序地取放自己的物品。如口杯、毛巾等能在自己需要的时候取用,用完以后能准确地放回原处。在心情记录时能根据自己的心情(高兴、生气、伤心)取出相应的指环套在自己照片相应的手指上。

在对图书区图书的分组上,采取了水果分组法对图书进行分组。因为,水果是幼儿平常生活中常见的,又是幼儿喜欢的物品。所以,用水果把图书分成了苹果宝宝组、梨子宝宝组、西瓜宝宝组等,这样幼儿一看见图书上的标记,就知道哪些书是什么组的,该放到什么位置,有利于图书有序管理。

在活动区区牌的设置上,也是以照片的形式分别表示不同的活动区,然后挂在不同的区域,幼儿能根据区域牌进入不同的活动区活动,也能自己正确而有序地取放区牌。

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有序取放物品

美术活动中,常规管理显得更为重要,尤其是取放油画棒的常规习惯。把油画棒按不同的颜色分别比喻成红宝宝、蓝宝宝、黄宝宝、绿宝宝,把油画棒盒比喻成家。在第一节美术活动中,先教幼儿认识油画棒盒,告诉幼儿颜色宝宝在睡觉,拿出颜色宝宝时,要轻轻取出,用完以后要把颜色宝宝送回家。孩子们好像进入角色一样,小心翼翼地取放。这种情感交流与肢体语言相结合,创造愉快、宽松的心理环境,使常规管理声情并茂。

四、日常观察关注幼儿的行为习惯,并随机进行培养

作为保教人员,要不厌其烦地关注幼儿的行为,发现问题及时地解决,并进行随机的教育。这是一种与集体教学不同的教育形式,更大程度上体现了个体差异,特别是对比较特殊的孩子,像我们班上的曹艺露小朋友,她是一句话都不说,但她还是能听懂老师说的话,于是,老师只有不停地给她讲规则,并一次次帮助她,带领她,有了进步及时鼓励和表扬她,到现在她能听懂老师的语言,并按要求取放物品。这样就能够体现出教育的多样化和因材施教

五、做好家长工作,巩固教育效果

教育完全靠幼儿园是不科学的,家长工作对幼儿园的集体教育起巩固作用。因此,我们在做好幼儿园教育的同时,还需要指导家长对幼儿的教育,避免出现“5+2=0”的教育模式,幼儿在幼儿园掌握的各种行为规范、常规要求,在家长的指点下得到进一步强化,不要让幼儿在幼儿园和在家有双重表现,在幼儿园习惯特别好,回到家或离开集体环境,一切常规习惯都抛在脑后。因此,做好家长工作,巩固幼儿园集体教育的效果也不容忽视,特别是爷爷奶奶辈比较宠爱的更应该加强沟通,发挥家园共育有效性。在家园栏对家长进行育儿经验的宣传教育:如宝宝慢慢懂事了,所以很多时候就要教她讲道理了,特别是整理自己的东西,虽然现在她不会很好地整理,只能陪着她和她一起整理,不过她好像也挺乐意这样做,也听得懂。有时候家长在忙,宝宝自己玩的时候就跟宝宝说:“宝宝,东西都放回原来的地方,这样才是好宝宝!”这样宝宝就会顺从地听指令。

作为一名教师,用自己的爱心、耐心、细心去认真地对待工作和孩子,常规管理就不会成为难题,一切困难都会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