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如何通过游戏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能力

如何通过游戏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能力

【摘要】:另外,有趣的语言游戏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能力,如传话、按指示行动、听声做动作等。实践证明,“倾听”是培养幼儿“音乐耳朵”的必要前提。良好的倾听习惯是提高幼儿倾听能力的重要保证。在常规活动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倾听意识和习惯。为了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教师应有意识地增加对倾听的正面评价,对倾听能力好的幼儿给予表扬和肯定。

杨小娟

摘 要:本文探讨了幼儿园对幼儿倾听习惯培养的重要性,并根据幼儿教育的特点,重点阐述了如何利用语言、智力、音乐游戏等对幼儿倾听习惯的培养,也简单探讨了常规要求和游戏的结合对于幼儿倾听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关键词:幼儿园;倾听习惯;游戏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新入园幼儿在老师提问时,有的孩子不知如何开口,有的孩子答非所问,更多的时候是叽叽喳喳争着发言;老师讲话时,话还没有说完,有的幼儿就插进话来,打断老师的话,把话题扯得远远的……如何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提高孩子的倾听能力,是幼儿教师带好每个幼儿的关键,也是幼儿老师最头痛的事。

这里所说的“倾听”与一般的“听”是不同的,“倾听”是特别“留意地听”,是一种有意识的听觉心理活动过程,它不但要有注意的参与,而且要有感情的参与实践。

兴趣是培养幼儿倾听习惯的关键,幼儿年龄小,他们往往对其感兴趣的故事、儿歌等会百听不厌,对其感兴趣的游戏百玩不厌。因此,我们可以用游戏来培养幼儿倾听的习惯。

一、故事、语言游戏对于倾听习惯的培养

在平时的语言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讲述有趣的故事,如《爱插话的小八哥》等,引导幼儿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学会倾听他人。还可以用复述的方式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在幼儿听同伴或老师表达之后,请幼儿尽量能够将他们听到的内容原封不动地复述。

讲故事之前给幼儿提出倾听任务,给予幼儿任务意识,让幼儿带着任务去倾听。如一个幼儿回答问题之前,对其他幼儿布置任务:让幼儿重复老师提出的问题或转述别的小朋友的回答;也可以要求其他幼儿认真倾听同伴回答,轮到自己回答时,答案和别人不一样;或评价哪一个小朋友回答得最好,哪一个回答得不好等。通过这种有意识的培养激发幼儿认真倾听的动机。

另外,有趣的语言游戏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能力,如传话、按指示行动、听声做动作等。

我们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阶段,可以开展不同的语言游戏。如对刚入托的幼儿来说,用悄悄话传话还不能够掌握。他们往往会把听到的信息,在传递到下一个幼儿的时候就忘记了,很少有正确传到最后一个幼儿的。所以对托小班的幼儿来说,最适宜开展的语言游戏就是按指示行动,这是最基本的倾听能力,慢慢地就可以提升游戏难度,比如,能够遵循指令作画。

将一张大纸的中间画一条线,分成上下两半,两个孩子面对面坐好,一人拥有一半画纸,轮流发指令,让对方在纸上画图。例如:“在左边画几只小鸟。”“在横线的下面画个圆圈。”“在圆圈里画个小女孩。”等。刚开始时,指令可以简单些,当幼儿具备一定的技能后,再增加指令的难度。还有更多的游戏,说相反、“猜猜我是谁”等,这些传统游戏都能很好地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二、智力游戏对于幼儿倾听习惯的培养

智力游戏,要求孩子要不只听到信息作出反应,还要根据要求经过思考再作出反应。这无疑就对孩子的倾听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全神贯注地掌握听到的全部信息。

如近期我和孩子们最爱做的游戏:分分类。这其实也是一个听声音、做动作的游戏,要求孩子有一个分类的概念。这个游戏我们也可以层层递进,比如最开始的时候老师分别说,看到水果请拍手,听到交通工具发出的声响请跺脚,看到玩具请叉腰,后来就可以综合这几类让孩子做出不同的反应。这个游戏孩子没有全身心地投入是不能玩得很好的,所以,自从开展这个游戏以来我觉得孩子的倾听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另外,数字接龙、词汇接龙等很多智力游戏对于孩子倾听能力的培养都有很大的作用。

三、音乐游戏对于幼儿倾听能力的培养

马克思说:“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是毫无意义的。”那么幼儿教师怎样使幼儿有一双“音乐耳朵”呢?实践证明,“倾听”是培养幼儿“音乐耳朵”的必要前提。

幼儿通过全身心地感受、体会,能够积极调动起内心情感,增强对音乐的鉴赏能力、辨别能力,提高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首先,我们可以运用“听听是什么声音”培养幼儿对初步声音的辩听。让幼儿学学各种小动物的叫声,请幼儿猜猜是谁来了?注意要声音轻轻的,有意识地让幼儿注意倾听才能辨别出来。慢慢地可以演变成对打击乐器的辩题听。通过让幼儿听各种不同的打击乐,做出不同的动作,比如碰铃拍手,沙锤转手腕,鼓声跺脚,双响筒叉腰等,可以先变换慢一些,再快速变换。然后可以上升到对节奏的辩听。老师打节奏,幼儿听后重复打节奏,幼儿也可以自主创编节奏,其他幼儿重复打出来。

最后就是对于不同音乐的欣赏表现。这就要求孩子能认真听音乐,能够理解音乐的整体结构,能够感受、表现音乐中呈现的音乐形象。这就要求老师们在开展音乐欣赏和音乐游戏时,激发幼儿最大的兴趣,通过多种形式让幼儿喜欢听,并喜欢表现音乐。比如《小兔子和狼》《找小猫》《胖厨师和小老鼠》等这几个音乐游戏里的音乐都有明显的音乐形象呈现,只要幼儿仔细辨听,就能感受其中不同的音乐特点,教师也可以通过图片、图谱等多种形式让幼儿更容易理解音乐、倾听音乐,表现音乐游戏。

在音乐教学中,我们还要让幼儿学会安静倾听。

以前每当让孩子第一次听歌曲时,许多孩子就跟着磁带或者老师哼唱,结果是教室里嗡嗡声不断,问都听到什么除了说清歌曲名称外,其他的都说不清。于是我要求幼儿在听老师范唱或听磁带中的歌曲时必须安静听完,不做任何动作。

当然,对幼儿倾听能力的培养还需要多方面努力。

①比如给孩子创设安静温馨的环境,为培养幼儿倾听的习惯提供机会。

②从常规入手,注意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

良好的倾听习惯是提高幼儿倾听能力的重要保证。在常规活动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倾听意识和习惯。具体到日常活动中,要求幼儿基本做到:别人对自己说话时,能集中注意力地听,看着对方的眼睛,注意口形、表情和姿势,做出相应的反应;别人在说话时,要保持安静,有礼貌地倾听;能辨别不同的音素、声调、语调,能听懂并执行别人对自己提出的指令、要求;能听懂普通话

③加强对倾听能力的评价。教师应改变传统的只表扬回答问题的幼儿,而对认真倾听的幼儿也要及时肯定和赞扬。为了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教师应有意识地增加对倾听的正面评价,对倾听能力好的幼儿给予表扬和肯定。长期坚持,幼儿就学会有意识地倾听。

四、率先垂范,言传身教

幼儿刚来到幼儿园时,就像一张白纸,教师的一言一行将在幼儿的心里烙下深深的印记,所以,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特别注意言传身教。教师首先要专注倾听每个幼儿的发言,无论对错、是否流畅或吞吞吐吐,也不管是来诉说或是“打小报告”的,教师都耐心地倾听,并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安抚他们的情绪。

对幼儿倾听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如刚开始只要求孩子拥有倾听的意识即可,知道倾听很重要,能够集中注意力去倾听。逐渐让孩子养成倾听的意识和习惯。教师要注意在平时的教学中进行巩固和强化。当倾听的外在行为养成之后,教师应注重培养倾听能力本身,让幼儿不但能够倾听,而且能够对倾听的内容进行加工和提升,如幼儿能够对听到的内容进行加工整合,抓住倾听内容的重点等。有效地开展好各种有利于培养幼儿倾听能力的游戏活动和常规教育,孩子们都会拥有一双最灵敏的耳朵,养成最良好的倾听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