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幼儿园幼儿不喝水的原因与对策

幼儿园幼儿不喝水的原因与对策

【摘要】:《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首位。”因此,消除幼儿喝水环节存在的不良现象,提高幼儿喝水环节的质量就成为极其重要的问题。幼儿喝水状况的好坏,教师没有一个有效评价,有力的监控,致使幼儿喝水问题得不到解决。每次玩都可使幼儿喝得非常高兴,喝完之后还兴奋地跑到教师面前让教师看看杯底,证实自己真的“干杯”了。

雷 容

摘 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首位。喝水是幼儿一日生活中的重要环节。为了让幼儿认识到水对人体的重要性,培养幼儿良好的饮水习惯,让幼儿在园喝足喝够水。本文剖析了幼儿在园不喝水少喝水的原因,一是幼儿园里喝的都是白开水,孩子不喜欢喝,就干脆不喝。二是幼儿因胆小、贪玩等原因,忘记喝水。三是教师只是提醒喝水,却疏于逐一过问、检查和督促。四是教师害怕出问题,尽量少让幼儿喝水。针对原因提出了通过在一日生活中提高老师的职业素养,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良好常规习惯,家园携手等改进策略,让幼儿爱上喝水。

关键词:幼儿;饮水;对策

幼儿园孩子喝水的问题,似乎不值一提,专门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也许会有人认为是小题大做,实际上并非如此。《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首位。”幼儿年龄越小,体内所需水分比例就越高。幼儿生长发育快,需要水分明显比成人多,而肾功能尚不完善,水分消耗也较快。及时的补水对幼儿身体发育非常重要,甚至喝水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幼儿的生长发育、身体健康、学习状况。因此,消除幼儿喝水环节存在的不良现象,提高幼儿喝水环节的质量就成为极其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牵动着家长的心,已经成为家长关注频率较高的问题。作为家长,对幼儿园吃喝拉撒睡这些细小工作的关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孩子在园的喝水问题成了幼儿园工作的一个不可回避的内容,而且经常成为家长评价幼儿园工作的一个显性要素。

幼儿在园不喝水或少喝水的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①幼儿园里喝的都是白开水,孩子不喜欢喝,就干脆不喝。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条件都很好,从小喝的都是家长想尽办法弄的蔬菜水、果汁水,再就是有色有味的饮料,对白开水他们不屑一顾,在幼儿园里就不喝水,回家后就猛喝,家长看到就心痛,觉得孩子在幼儿园里可怜,连水都没有喝的,从而怪罪于幼儿园。

②幼儿因胆小、贪玩等原因,忘记喝水。有的孩子在玩的时候很投入、很尽兴,往往想不起来喝水;有的孩子在家中,家长随时都会拿水给孩子喝,而在幼儿园由于幼儿还不会照顾自己,尽管口渴,没有老师的督促也会忘记去喝水;还有一些孩子比较胆小,不敢表达自己的需要,更不敢争取自己的合理需要;也有的孩子不能自如地控制大小便,特别是有尿裤子、尿床经历的孩子,也往往本能地“见水生畏”,竭力控制自己的喝水欲望。

③教师只是提醒喝水,却疏于逐一过问、检查和督促。很多教师每到喝水时,只是叫小朋友拿杯子排队去喝水,也不管孩子到底喝没有,喝了多少。有的孩子即使在老师的监视下,也是拿着杯子做样子,接了刚淹过杯底的一点水,或者拿着杯子只顾玩,根本就没喝。幼儿喝水状况的好坏,教师没有一个有效评价,有力的监控,致使幼儿喝水问题得不到解决。

④教师害怕出问题,尽量少让幼儿喝水。幼儿自主取水时,教师害怕幼儿被开水烫伤,害怕幼儿玩水打湿衣服着了凉,害怕幼儿喝多了水后,尿多导致尿床等等,这些都限制了幼儿在园喝水。

要解决幼儿不喝或少喝水的问题,细察原因、分析原因,从而想法根除原因是非常重要的,为此,提出如下对策:

一、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幼儿喝水的重要性

水是一种营养素,在维持生命方面的功用仅次于氧气,比食物更重要。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就将水列为各篇之首,水对于人体的重要程度由此可见一斑。人不吃食物可以存活数周甚至数月,但若没有水数日即会死亡。水除在机体组织器官间起着运输营养和排泄废物外,还有参与代谢全过程、调节体温、维持血容量、维持腺体正常分泌等生理功能。因水占婴幼儿体重的70%~80%,成人则为60%,所以婴幼儿对水比成人更显得重要,幼儿如果失去了20%的水分,就会危及生命。

二、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作为幼儿园教师,应该恪守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一切从儿童出发,尊重、爱护儿童,这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幼儿园管理工作者和一线教师,更应重视对孩子一日生活各环节以及生活细节的分析和研究,真正将孩子的健康发展落在实处。在一日生活中,需要老师细心观察、了解哪些孩子动作慢,哪些孩子体质弱,哪些孩子贪玩,谁知道要喝水,谁不爱说话,谁不爱喝水以及每位幼儿的身体状况等等。做到心中有数,能有针对性地细致照顾好每一个孩子。

三、培养幼儿定时喝水和随渴随喝的良好习惯

幼儿的特点是兴奋过程大于抑制过程,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喜欢做自己的事情。他玩起来,吃饭、喝水、大小便,什么都顾不得了。所以,每天要安排幼儿定时喝水的时间。早上来园喝一杯水;早操后喝一杯水;集体教学后喝一杯水;户外活动后喝一杯水;午睡起床后喝一杯水;游戏前喝一杯水;户外活动前喝一杯水;离园前喝一杯水,让幼儿一天喝八杯水。

在培养幼儿定时喝水习惯的同时,还不能忽视培养他们随渴随喝的习惯。由于气温不同,幼儿活动量大小不一样,饮食结构、身体状况也不一样,定时喝水未必能满足所有幼儿对水的需求,他们随时有渴的可能。所以,在幼儿活动中、游戏中要有针对性地提醒他们随渴随喝。

四、用喜闻乐见的活动让幼儿爱上喝水

“划拳干杯”是重庆地区一个经久不衰的游戏,孩子们经常看到大人们热火朝天的“划拳干杯”的场景。借助幼儿好奇、好模仿的年龄特点,开展各种有趣的活动,让幼儿爱上喝水。比如“卖水”“划拳干杯”“十五二十”“猜有没有”等。每次玩都可使幼儿喝得非常高兴,喝完之后还兴奋地跑到教师面前让教师看看杯底,证实自己真的“干杯”了。

五、加强对幼儿喝水的常规教育

喝水前洗手,喝完水把杯子送回原处,在喝水的同时,培养幼儿有秩序地认真做事的习惯。幼儿喝水时,要教育他不要玩水,以免水洒落在桌面上、地面上;要一口一口地喝,不要太急,不要说话,喝水太快太急会无形中把空气一起吞下去,容易引起打嗝或是腹胀,应当先将水含在口中,再缓缓喝下;吃饭时不要同时喝水,食物在嘴里混合上唾液,经过牙齿的咀嚼,才能分解、消化,才能很好地吸收。吃饭时喝水,水会把食物很快带走,不但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还对孩子的咀嚼能力有很大影响;幼儿剧烈活动后不要马上喝水,剧烈活动后幼儿心脏跳动加快,喝水会给心脏造成压力,容易产生供血不足。

六、强化家园联系,引导家长知晓科学合理喝水的重要性

教师要通过自己的工作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饮水情况。比如可以在“家长园地”中开辟了一个空间,让家长把需要格外关注的内容写上,其中包括希望多饮水的要求,提示老师注意进行个别关照。也可以把幼儿在园喝水的情况用一览表的形式反映出来,让家长清楚地了解。要利用各种机会多引导家长了解一些饮水的常识,如早晨起床后,要定时让孩子喝水,夜间幼儿体内在不断地新陈代谢,起床后需要补充水,而且起床后喝水还能促进肠胃蠕动增强食欲,对幼儿吃好早餐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不能用果汁、汽水等饮料代替白开水给孩子解渴或补充水分,饮料里含有较多糖分和电解质,易滞留胃部产生不良刺激,影响消化和食欲,还会加重肾脏负担;给孩子喝饮料最好用白开水冲淡后再喝;不要给孩子喝冰水,大量喝冰水易引起胃黏膜血管收缩,使胃肠的蠕动加快,甚至引起肠痉挛,导致腹痛、腹泻;吃晚餐前给幼儿喝一次水,晚餐到睡觉之前,孩子的活动量也不少,父母们对此不容忽视,应让孩子喝两次水。

总之,幼儿在园不喝或少喝水的问题,看似寻常却牵人心魄,应当引起幼儿园领导和教师、保育员的足够重视,形成良好的制度,并持之以恒地实施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