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宗教人士培养:中国对策研究

宗教人士培养:中国对策研究

【摘要】:新疆的宗教人士中熟悉中华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极少,必须从现在开始,力争用3年至5年的时间培养一批威望高、学识好,能够推动伊斯兰教改革的爱国宗教人士。其二,要改进完善宗教人士的培养方式。所以,这些年宗教极端主义在新疆的渗透蔓延,与宗教人士队伍中存在的问题有很大关系,必须下决心确定所有教职人员经过经学院或经文学校培训的宗教人士培养方式。其三,要严厉打击、坚决清除宗教极端思想。

伊斯兰教的中国化,不是一个简单的口号,具体工作中,关键要做到三点:其一,要培养一批具有丰富宗教学识的“大家”,但绝不能树立宗教“领袖”。伊斯兰教中国化,必须培养一批熟悉中国传统文化、宗教学识较高、思想开放包容、政治立场坚定的爱国宗教人士,支持引导他们来深入挖掘伊斯兰教义教规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对教义教规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文化精神的阐释,并用广大信教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听得懂的语言讲深、讲透。这项工作难点在人。新疆的宗教人士中熟悉中华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极少,必须从现在开始,力争用3年至5年的时间培养一批威望高、学识好,能够推动伊斯兰教改革的爱国宗教人士。其二,要改进完善宗教人士的培养方式。新疆传统的宗教人士培养方式是由老宗教人士带培塔里甫,而由新疆伊斯兰经学院培养的宗教人士每年只有40名,30年来总共才培养了600人,同60 000多名的阿訇总数相比,仅占了很小的一部分。“老带新”的培养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宗教人士缺乏的问题,但造成了宗教人士学识水平难以把控的困境。宗教人士的总体学识水平低下,他们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广大信众思想的困惑,根本理解不透、解释不清、回答不了,且自身抵御极端主义渗透的能力不强,“两面性”问题较为突出。所以,这些年宗教极端主义在新疆的渗透蔓延,与宗教人士队伍中存在的问题有很大关系,必须下决心确定所有教职人员经过经学院或经文学校培训的宗教人士培养方式。其三,要严厉打击、坚决清除宗教极端思想。伊斯兰教极端主义的根源始于其“圣战”思想,而伊斯兰教于10世纪初从中亚传入我国新疆地区之后,始终伴随着“圣战”的残暴征服和对其他宗教的毁灭性排斥。近年来,几乎所有的暴恐案件都与极端宗教主义灌输“圣战殉教进天堂”思想有关。所以,对宗教极端思想必须旗帜鲜明地予以打击和清除,持续在断代、断根、断联、断源上下功夫,深入推进“去极端化”,坚决把宗教极端思想从一般宗教问题上剥离出来,才能保障伊斯兰教中国化的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