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武力打击对暴恐犯罪的重要作用及实践

武力打击对暴恐犯罪的重要作用及实践

【摘要】:武力打击在应对暴恐犯罪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各武力打击的行动主体也在打击原则的指导下,积极履行反恐打击的职责,取得了显著的反恐成效。武力打击的行动主体主要有以下几类。以色列在利用军队力量对暴恐犯罪进行武力打击方面发挥得淋漓尽致。同时,美国将反恐重心逐步转向阿富汗,集中力量打击“基地”组织与“塔利班”势力,并积极改善与穆斯林世界的关系。

武力打击在应对暴恐犯罪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各武力打击的行动主体也在打击原则的指导下,积极履行反恐打击的职责,取得了显著的反恐成效。武力打击的行动主体主要有以下几类。

军队

军队是维护国家稳定、国土安全最重要的力量之一,也是反恐武力打击中重要的行动主体,在反恐武力打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常规部队。常规军队除了应对国内暴恐犯罪之外,还会针对特定的国家、地区发动反恐战争。反恐战争一般由一个或多个国家作为战争的联合发起者,所采取的手段主要也是传统的战争手段。但是,反恐不是一场对称性战争,发动战争的一方是主权国家或者国家联盟,而即被打击的另一方对象则是多元的,主要是恐怖组织,也包括支持恐怖主义或者是被认为存在支持行为的国家政府。战争的后期,主要是同国际恐怖组织作战。

以色列在利用军队力量对暴恐犯罪进行武力打击方面发挥得淋漓尽致。阿拉伯国家认为,以犹太人为主的以色列是“伊斯兰国土”上的一颗毒瘤,穆斯林们必须联合将其铲除,故此,恐怖组织不断通过暴恐的方式袭扰以色列。以色列受自身所处国际地区环境影响,需要大力加强反恐军队建设,以求对地区内的暴恐势力形成震慑控制效果。可以说,军队,是以色列反恐斗争的核心力量。

俄罗斯在北高加索地区部署了大量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军队,用以应对以“车臣”分裂分子为代表的恐怖分子及分裂分子。俄罗斯国内法律还规定,对于任何有损俄罗斯国土安全及人民利益的暴恐犯罪,军队可直接对境外暴恐组织实施军事打击。

我国《反恐怖主义法》第8条第2款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组织依据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军事法规以及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的命令,并根据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的部署,防范和处置恐怖活动。”

美国在“9·11”事件之后,第二次将“加强本土安全战略”提上美国的战略核心,之后,由于“基地”组织大本营设在阿富汗,且受到阿富汗塔利班政权的庇护,美国为了打击“基地”组织发动了阿富汗战争。在美英联军的报复性军事打击之下,阿富汗塔利班政权与“基地”组织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土崩瓦解,新的阿富汗临时政府宣布成立。

美国对“9·11”事件进行评析后认为,之所以有恐怖组织敢对美国发动如此大规模的恐怖袭击,其根本原因是国际上有一股具有强烈反美情绪、民族与宗教极端主义相结合的跨国恐怖势力存在,而这股势力与伊斯兰和阿拉伯世界中的反美势力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这些庇护恐怖主义且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国家才是美国安全最大的威胁源。因此,美国认为要从根本上消除恐怖势力对美国及西方的威胁,必须要对这些国家的政治制度、社会制度乃至社会形态进行“民主改造”。故此,美国调整了对外战略,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地部署军事力量,并针对其潜在的“敌人”进行军事打击或战略围剿,将打击恐怖主义与消灭美国的国际敌对势力相结合,制定了“先发制人”的战略,对外推进“民主”,以维护美国国土安全、保障美国利益,以及维持美国“世界超级大国”的地位。

自此,美国的外交政策和国际战略由一场单纯的反恐战争,转变为反恐与“民主”相结合的预谋性周密战略举措。也基于此,美国于2003年,以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且暗中支持恐怖分子为由,发动了伊拉克战争。2018年4月13日,又以叙利亚地区发现大规模杀伤性化学武器为由,联合英国、法国发动对叙利亚的“精确打击”军事行动。

奥巴马政府执政期间,也将打击“基地”组织、“塔利班”势力与增强阿富汗自身反恐能力相结合,重点训练阿富汗安全部队,并扩充阿富汗兵源,从而为美国反恐战略的顺利进行实施“减负”。同时,美国将反恐重心逐步转向阿富汗,集中力量打击“基地”组织与“塔利班”势力,并积极改善与穆斯林世界的关系。当然,奥巴马政府一系列举措的根本目标,还是维护美国“超级大国”的国际独霸地位。

2.反恐特种部队。暴恐犯罪的发生具有隐蔽性和突发性特点,其危害程度也极高,为了应对高压力的反恐态势,许多国家都纷纷组建起了自己的反恐特种部队。各国的反恐特种部队数量也在增加,美国、印度的反恐特种部队包括海陆空军种,美国的反恐特种部队还包括一些地方军事力量,印度反恐部队总兵力已有1.3万多人。

反恐特种部队是武力打击中反恐专业性最高的群体,其之所以具有极强的反恐打击行动能力,主要是因为队员均经过严格训练和精心选拔,训练内容除武器训练、徒手格斗等基础技能之外,还包括恐怖分子心理学和人质营救谈判、监视技巧和情报收集、应对NBC(核、生物以及化学)战争、SERE(生存、躲避、抵抗、逃跑)等多方面的训练。[9]在武力解救的过程中,必须努力把握武力打击与解救人质之间的平衡,要把解救人质放在第一位,要进行系统完善的情报收集工作,确保行动准确。

俄罗斯于1974年成立了“阿尔法反恐特种部队”,隶属于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KGB)下属的第七(监察)委员会。其主要负责俄罗斯境内以及边境附近的反恐行动,成员均从俄罗斯特种部(Spetsnaz)中挑选而来。2002年10月23日,四五十名车臣恐怖分子闯入莫斯科东南区轴承厂文化宫,绑架了该处的700多名观众、100多名演员与文化宫工作人员,要求俄罗斯停止在车臣的军事行动并撤军。26日,阿尔法部队奉命展开突袭营救,在半小时的激战中,恐怖分子被全部击毙,尚还生存的800多名人质全部获救。[10]

以色列于1957年成立了“野小子”特种部队,是其打击暴恐势力极为重要的一把利剑。1976年6月27日,6名恐怖分子在雅典劫持了一架法国航空公司的大型客机,机上载有242名乘客。恐怖分子要求以色列政府在规定时限内将在押的53名巴勒斯坦人送至乌干达进行交换,否则将处死人质。飞机在乌干达恩德培机场降落后,“野小子”部队奉命展开营救行动,3组突击队员按预定方案分别扑向各自的目标,10分钟攻占候机大楼,20分钟解救人质,10分钟检查,12分钟返回,从第1架以色列飞机落地到返航的最后1架以色列飞机起飞,只用了短短的59分钟,6名劫机恐怖分子全被当场击毙。“野小子”千里奔袭乌干达恩德培机场营救人质,可以称得上是世界反恐怖作战史上的一个创举,它向世人展示了以色列特种部队高超的反恐怖作战技术和能力。

美国有很多可用于应对暴恐犯罪的特种部队,1977年11月19日成立的“三角洲部队”便是其中之一。该部队由A、B、C三个中队组成,是世界上训练水平最高、装备最精良的反恐作战部队之一。其最初组建的目的是建立一支精通人质救援的海外反恐作战部队。迄今为止,三角洲部队执行过的最大规模的人员追捕行动是在2001年“9·11”事件发生后到阿富汗执行抓捕本·拉登及“基地”组织成员的任务。

此外,2001年底,也即“9·11”事件发生后,美国成立的“11任务部队”也是美国反恐特种部队的中坚力量。该部队由来自北卡罗来纳联合特种行动指挥部的海豹突击队和陆军三角洲特种部队的行动人员以及各自的保障部队组成。2002年3月,该部队展开了为期16天的“巨蟒”行动,主要部署于阿富汗东部的高山地区,行动最终取得极大成效,造成约100多名“基地”组织与“塔利班”武装人员伤亡,并将其余残余人员全部赶出了阿富汗地区。当然,行动也付出了惨重代价,“11任务部队”共有8名成员死亡,73人受伤。2002年9月5日,一名枪手朝阿富汗总统哈米德·卡尔扎伊的车队射击,企图刺杀总统,美国特种部队小组立即将其击毙,粉碎了枪手的刺杀计划。

英国“第22特别空勤团(SAS)”也是世界上训练水平最高的特种作战部队之一。1980年4月30日,5名自称“阿拉伯斯坦民主解放阵线”的恐怖分子闯入伊朗驻英国大使馆,劫持了26名人质。5月5日,在双方僵持6天后,SAS被准许展开突袭行动营救人质。24名SAS队员仅用40多秒时间就完成了营救行动,最终2名人质死亡,2名人质轻伤,1名SAS成员受轻伤,6名恐怖分子中5名被击毙,1名被捕,营救行动取得了巨大成功。

德国于1973年4月17日组建的“第九边防警察大队(GSG-9)”与英国SAS部队齐名。1977年10月13日,4名“红军旅”恐怖分子劫持了汉莎航空公司从地中海巴雷阿里克岛的帕尔玛飞往德国的波音737第LH181次航班,机上共有86名乘客及7名机组人员。此次劫持的目的是给德国政府施压,要求释放被关押的11名同伙。飞机经罗马的费米奇诺机场、塞浦路斯的卢那卡机场、迪拜机场、也门首都亚丁等地多次降落加油后,于10月17日降落在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10月18日凌晨,GSG-9受命展开营救行动,数秒之内便结束战斗,3名恐怖分子被击毙,1名负重伤,GSG-9首次行动便取得巨大成功。

此外,世界范围内还有意大利“皮头套反恐怖突击队”、美国“蓝光反恐怖特种部队”,以及我国“人民武装警察特警学院(SPC)”等,都是世界著名的反恐特种部队。

警察

一般而言,暴恐案件发生之后,警察是首先到达现场的武力打击力量,同军队一样,警察在反恐武力打击中也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1.反恐警察部队。反恐特种部队并非军队专有,警察部门中也有相关的专门反恐特种部队。

法国于1973年11月3日组建了“国家宪兵特勤队(GIGN)”,其成员全部来自于法国宪兵队,是一支精锐的反恐警察部队。1994年12月26日,一伙来自阿尔及利亚的恐怖分子在阿尔及尔劫持了一架法国飞机,欲使其在巴黎市中心坠毁。在与暴恐分子和谈无望后,当局决定由GIGN采取突袭方式进行人质营救行动。营救行动最终取得成功,共有173名人质获救,4名恐怖分子被击毙,9名GIGN成员受伤。GIGN的果断出击,避免了重大危害后果的发生。此外,1985年法国国家警察部队还组建了“黑豹突击队(RAID)”,主要执行反恐作战任务以及打击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也是法国反恐的中坚力量。

2.反恐警务。在反恐武力打击的过程中,有必要由警察开展反恐警务工作,组织能力强的警察机构在反恐合作中起主导作用。“9·11”事件中,恐怖分子劫机袭击了纽约。在暴恐案件发生之后,警察是最先到达现场的人,并随即介入,进行善后处理活动。据事后统计,在事件应对行动中,共有343名纽约消防战士和23名纽约市警察局的警察因解救民众而牺牲。

反恐警务工作强调效率,除了能在暴恐犯罪发生后及时处理以外,还必须能及时发现新线索以预防下一次暴恐犯罪的发生,这也可以被理解为民权人士批评联邦调查局以及其他执法机构和情报机构拥有过宽“窥探”权利的依据。然而,“9·11”事件调查委员会经过调查却批评联邦调查局的情报行动面过窄,没能及时发现恐怖威胁。此外,反恐警务必须去政治化,将恐怖主义视为一种犯罪来对待,正如联邦调查局的官方文件中所写:“依照美国的反恐政策,联邦调查局将恐怖分子视为犯罪分子。”

社区警务是反恐警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警务行为的合法性是社区警务的重要目的,它在组织上从下到上,以社区为中心;而情报警务的主要目的是降低犯罪,其组织从上到下,按等级划分。[11]纽约市的特殊反恐手段中有一项叫做纽约市警察局盾牌项目(NYPD Shield),其职责是负责警方反恐部门与私营安保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可以使纽约市警察局从私营安保部门获得情报,私营安保部门也可以从纽约市警察局得到情报并进行合作。

当然,仅就一个国家的反恐警务而言,不同地区的暴恐威胁不一,对恐怖主义的认识也各有不同,有些地方的国内恐怖主义势力横行,其打击重点自然也就以地区恐怖主义为主;而在某些大型城市、港口、边境等地区,国际恐怖主义才是警察反恐警务中的重点。

其他部门

反恐武力打击中,不仅仅需要军队、警察的参与,还需要其他有打击能力的部门进行积极的协同配合打击。我国《反恐怖主义法》第8条第1款规定:“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和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司法行政机关以及其他有关国家机关,应当根据分工,实行工作责任制,依法做好反恐怖主义工作。”也就是除了军队、警察以外,国家安全机关等有武力打击能力的部门都需在职责范围内,进行针对暴恐犯罪武力打击的协调配合。

2001年10月8日,美国总统布什签署行政命令,宣布在白宫设立国土安全办公室,并在行政上设立一个新的内阁职位——国土安全主任,美国国会于2002年11月25日通过了《国土安全法》,正式组建国土安全部(DHS)。正如在《国土安全法》中所规定的,国土安全部的首要任务包括“预防美国境内的恐怖袭击,降低美国国内遭受恐怖袭击的风险,减少袭击带来的危害,以及袭击发生之后所需要进行的恢复工作”,国土安全部主要起协调作用,协调各个反恐组成部门,确定各部门的职能定位。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是司法部的主要调查机构,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其将工作权限的重心放在反恐怖主义上,并在刑事侦查处专门设立了反恐科,重点关注打击国内与国际恐怖主义。移民海关执法局(ICE)是移民问题的专门执法机构,其是国土安全部最大的调查部门,由几个分支部门组成,包括情报处、调查处、拘押递解处,以及国际事务处。调查发现,“9·11”事件中的19名劫机者都是合法进入美国的,这使得美国加强了对海关等机构的监管。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情报是反恐斗争中的重要环节,是取得反恐斗争胜利的关键因素。情报信息在网络反恐工作中具有预警性、前瞻性、先导性和引领性作用。[12]准确的情报能使反恐部门更加及时、准确地开展反恐打击行动,因此,各个国家都非常重视情报工作和情报合作。武力解救人质的理想状态是使人质全部安全获救,这就要求行动之前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从情报收集到营救计划的确立,都必须做到准确无误。

1985年~1987年,美国中央情报局提前制止了约200多起恐怖活动。“9·11”事件后,各国都在情报工作、情报交流方面加大了投入和合作力度。在击毙本·拉登的行动中,就是因为事先进行了大量的情报收集,才确保了最终行动的准确进行。2004年8月27日,美国总统布什签署命令,成立美国国家反恐中心(NCTC),隶属于美国中央情报局(CIA)。领土监视局(Direction de la Surveil⁃lance du Territoire,DST)是法国情报机构之一,隶属于国家警察,主要执行反恐怖情报使命。2006年10月,由于事先掌握了情报,英国提前挫败了规模堪比“9·11”事件的炸机暴恐事件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