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马克思的理论是在革命实践中产生和不断发展的理论

马克思的理论是在革命实践中产生和不断发展的理论

【摘要】: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决不是那种远离社会生活和脱离社会实践的书斋理论,而是深深地植根于实践、服务于实践又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活生生的真理。“改变世界”指的就是革命性的实践。纵观马克思的一生,革命性实践和革命性批判精神伴随其始终。马克思主义在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不断彰显着自身的真理力量,又在这种实践的过程中使自身不断经受检验,获得丰富和发展。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决不是那种远离社会生活和脱离社会实践的书斋理论,而是深深地植根于实践、服务于实践又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活生生的真理。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改变世界”指的就是革命性的实践。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恩格斯说,“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新发现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而当有了立即会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产生革命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基于时代的需要而产生,是始终引领时代的精神力量。18世纪中期开始的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一个繁荣的工业文明和资本统治的时代。同时,资本主义社会的周期性经济危机不仅加重了无产阶级的灾难,而且也暴露了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这个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矛盾。伴随这一危机进程的还有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在欧洲的三大工人运动中,无产阶级发出了消灭私有制的呼声,开展了大规模的群众性斗争。这说明了无产阶级不仅仅是一个深受苦难的阶级,还是能够代表先进生产力方向的,能够团结群众争取人类解放的阶级。但是此时的无产阶级斗争还具有一定的自发性,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现实需要下,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

【知识链接】贫困的马克思写就《资本论

《资本论》是马克思在其一生中最穷困潦倒、颠沛流离时完成的。马克思在给恩格斯的一封信中曾写道:“一个星期以来,我已达到非常痛快的地步:因为外衣进了当铺,我不能再出门,因为不让赊账,我不能再吃肉。”即便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马克思也从未停止工作,从未向现实屈服。不畏艰苦,坚持斗争,只为主义,这就是革命家的革命精神。

纵观马克思的一生,革命性实践和革命性批判精神伴随其始终。无论生活有多么艰苦、革命道路有多么大的阻力,马克思从未停止工作。因此,将马克思仅仅视为科学家或书斋里的学者是对马克思的误解,唯有将其首先视为革命家才真正抓住理解马克思的关键所在。

马克思主义在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不断彰显着自身的真理力量,又在这种实践的过程中使自身不断经受检验,获得丰富和发展。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恩格斯多次指出,他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对他们理论中一般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1881年,马克思收到了一封来自俄国早期社会主义运动女活动家查苏利奇的来信。在信中,查苏利奇提出了著名的“查苏利奇之问”,就是关于社会发展中的“跨越”与“不可跨越”的难题。马克思深入研究了俄国农村公社的历史与现状,认为俄国的农村公社“有可能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占有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的成果”。这就说明,马克思认为社会发展中的“跨越”是可能的。但同时,马克思也认为这种“跨越”是需要一定条件的,比如必须有充实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必须有欧洲革命的支持,等等。不具备这些条件,光靠俄国的内部革命来实现资本主义的“跨越”是不可能的。

正如列宁后来所指出的,马克思的理论“所提供的只是总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特点,从根本上决定了它与社会现实生活、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以及与具体的时代条件的紧密联系,决定了它革命性的理论品质,也深刻揭示了其不竭的创造活力和蓬勃生机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