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社会主义的本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的本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摘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主要是针对离开生产力抽象谈论社会主义这种历史唯心主义而谈的。无论是“做大蛋糕”还是“分好蛋糕”,归根结底是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共享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习近平同志指出:“马克思多次讲过,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表现为人的目的,而人并不是生产的目的。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关注人本身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之一。”社会主义作为人类解放的历史阶段,本质上就要把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价值旨向。

第一,实现人的自由发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核心价值追求。资本主义就是把资本的逻辑作为核心价值追求。资本的本性就是逐利。资本主义根本的制度安排、制度设计和制度理念都是围绕着让资本的本性充分涌流而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社会主义正是对资本逻辑的扬弃,对资本主义的一种扬弃,是把社会的整体利益和人民利益作为核心价值追求,促进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进行的制度安排和制度设计。

第二,共享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马克思主义人类解放实践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通过发展生产力特别是科学技术,实现人对与自然界之间物质交换关系的有效控制,把人从自然界的盲目必然性的奴役中解放出来,使人“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另一方面,通过革命性实践摆脱社会中阶级的奴役和压迫,使人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让人民大众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这两个方面互相贯通、互相交织,最终统一到社会主义实践中。邓小平正是从这一实践向度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主要是针对离开生产力抽象谈论社会主义这种历史唯心主义而谈的。“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针对资本的逻辑和市场的缺陷而谈的。一个是生产力标准,一个是生产关系标准。一个是服从效率原则,一个是服从公平正义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曾把二者形象地比喻成“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二者在对立面中达到统一,不能离开一个方面去认识和把握另外一个方面。如果不把蛋糕做大,就没有蛋糕可分,也就无所谓公平正义。如果不把蛋糕分好,就会影响做蛋糕的积极性,也就没有蛋糕可分。无论是“做大蛋糕”还是“分好蛋糕”,归根结底是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共享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第三,社会主义是造福人民的具体历史实践。马克思主义无论有多少种理论形态,其灵魂是永远不变的“道”,即一切为了造福人民。但是,每个国家,每个地区,每个民族,由于历史文化传统不同,面临的时代课题不同,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不同,他们可以选择,也必须选择“造福人民,为大多数人谋福利”这一价值追求的不同的具体路径,因此,现实的具体的社会主义有各种不同的形态。苏东剧变并不能说明社会主义的失败,更不能说明马克思主义的失败,只能说明苏联模式的具体路径的失败。同样的道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也并不能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唯一正确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只能说明每个国家、每个民族可以而且必须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社会主义并没有定于一尊、一成不变的套路,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把蓝图变为美好现实。”“一个国家走什么样的道路,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最有发言权。一副药方不可能包治百病,一种模式也不可能解决所有国家的问题,生搬硬套或强加于人都会引起水土不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辉煌成就以及中国在人权事业上的卓越贡献,充分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实现马克思主义根本价值追求的科学道路,也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实践,充分体现了“共享”这一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坚持人民至上、站在“造福人民”这一共同价值的制高点、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的伟大历史实践。

【深度思考】

1.如何理解共产主义是人向自身、也就是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

2.如何理解马克思的这段话:“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