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人的本质及现实性: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本质及现实性: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摘要】:社会性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理解人的本质的一个关键视角,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重要规定。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的本质”就是指人区别于其他一切事物的根本属性。由此,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独立阐发新世界观的主导原则,也是其社会的存在论根基。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和社会关系是融为一体的,它们实际上是二位一体的同一个过程。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性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理解人的本质的一个关键视角,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重要规定。正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所说的,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从一开始就非常关注人,对人做了精深的研究。那么,人的本质是什么呢?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的本质”就是指人区别于其他一切事物的根本属性。人与包括动物在内的其他事物的根本区别,不在于人的自然属性,而在于人的社会属性。从自然属性看,人属于高级哺乳动物,但从社会属性看,人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是能说话有思想的社会性存在物,这是其他动物所不能及的。在对人的描绘中,最令人自豪的莫过于莎士比亚借哈姆雷特之口发出的赞颂:“人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作品!理性是多么高贵!力量是多么无穷!仪表和举止是多么端正、多么出色!论行动,多么像天使;论理解,多么像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歌德对人的能力的赞颂也令人感叹:“只有人能做出不可能的事情:人能区别、选择、裁判;他能让瞬间变成永续。”

由此,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提及社会关系,自然要谈到实践。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独立阐发新世界观的主导原则,也是其社会的存在论根基。以实践为本体的“新唯物主义”表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研究主题、理论体系建构和哲学的功能等方面都与一切旧哲学有着本质的区别。实践的观点构成唯物史观代表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理论的核心。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和社会关系是融为一体的,它们实际上是二位一体的同一个过程。一方面,社会关系离不开实践活动;另一方面,实践活动也离不开社会关系。人们形成社会关系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克服个人实践活动能力的有限性,整合、壮大和提升实践活动的社会性力量,以保障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这一点正如马克思在《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中所提到的:“……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所以人在积极实现自己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而社会本质不是一种同单个人相对立的抽象的一般的力量,而是每一个单个人的本质,是他自己的活动,他自己的生活,他自己的享受,他自己的财富。”

总之,马克思所作出的关于人的本质实际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论断,既彻底地与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又彻底地与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及一切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是对于人的本质的科学揭示,是马克思在人的本质观上的质的飞跃,标志着马克思作为真正历史科学的唯物史观的萌发。

【深度思考】

1.如何理解“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如何理解马克思的这段话:“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头脑中把它建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