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背景、观点和本质探究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背景、观点和本质探究

【摘要】: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并存为“趋同论”的产生提供了条件。从实际结果看,“趋同”的结果仍然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趋同论”消除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制度上的根本区别,不承认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结果,实质上是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论调。

“趋同”原是自然科学术语,原意指各种不同的生物个体,进入到相同的生活条件,就会逐渐适应这些条件,并获得相似的特征。20世纪40年代后,这一术语被引入社会科学领域,一些西方学者借用它来表明他们对于当今人类社会经济特征及其发展趋向的看法,认为随着统一的科学技术环境的形成,将会自动地导致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融合。1961年,荷兰经济学家简·丁伯根首先提出“趋同论”,后经过不断发展,形成了多个派别。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并存为“趋同论”的产生提供了条件。二战后,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稳固并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社会主义阵营不断扩大。然而资本主义国家却陷入重重危机。为了缓和内在矛盾,克服自身的经济危机乃至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国家放弃了完全依靠市场调节的自由主义理论,转而采用了凯恩斯的“国家干预主义”政策,借鉴和吸纳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某些做法,以调节并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知识链接】凯恩斯主义

1929—1933年,整个西方世界陷入一场有史以来最猛烈、最严重、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经济危机。面对这场危机,西方经济学界要求政府调节经济的呼声开始升高,国家干预主义思潮逐渐增强。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此背景下,于1936年出版了《就业利息货币通论》一书,系统提出了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和政策,并立即在西方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该书的出现被称为“凯恩斯革命”。凯恩斯否定了传统的国家不干预政策,主张扩大政府机能,通过政府干预来弥补有效需求的不足,实现充分就业。

“趋同论”的核心观点认为,随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二者的相似之处会越来越多,最终将趋同于一种既非资本主义也非社会主义的新制度。从表面上看,“趋同论”主张二者互向对方趋同,是一种客观的立场,但实质上是以资本主义为范本,认为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趋同的是私有制,否认资本主义的剥削性质,实质上是一种试图以和平方式颠覆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从实际结果看,“趋同”的结果仍然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西方政客曾经讲到,“趋同论”实质上就在于能将社会主义吸收掉、融化掉。“趋同论”消除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制度上的根本区别,不承认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结果,实质上是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