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仁丽恩被认为是纳西族的始祖,东巴经的故事就是从崇仁丽恩开始展开的。精是舅父,崇指本身,纳西语的“崇洼”就是大象的骨根,也是同一个宗族的意思,紧接着的真正的人类第五代祖先,便是被称作纳西族创世祖先的“崇仁丽恩”,这个名字的意思就是“美丽的大象是最优秀的动物”,有赞美创世祖先的意思。他们都会进行每年一次的祭天活动,都会在每一年的祭天活动中,讲述人类形成的过程,讲述崇仁丽恩的故事,以此缅怀自己的祖先。......
2023-07-28
,
:读ber,汉字“写”的变体,写字的“写”,纳西语读berl。berl(写)。
,
:读pv,分别为汉字“大”和“丈”的变体,大人和丈人,纳西语皆称e pv,为pv的近音。e pv(爷爷)。
,
:读per,汉字“白”的变体,白色的“白”,纳西语读perq。perq(白)。
,
:读pi,第一个字为汉字偏旁“匹”的变体,与“失”同音。第二个字为汉字“失”的变体,丢失的“失”,纳西语读pil。pil(失)。
,
:读pu,汉字“只”的变体,一只虎的只,纳西语读pul,pu的近音。pul(只)。
,
:读bbei,汉字“下”的变体,干什么事纳西语读“下”xial,是bbei的同义词。
,
:读bbi,分别是汉字“飞”和“尿”的变体,纳西语“飞”的音为bbiq,“尿”的音为bbi。bbiq(飞),bbi(尿)。
,
:读bbi,汉字“木”的变体,纳西语森林、树木的音为bbi。bbi(森林)。
,
:读bba,汉字“光”的变体,纳西语“阳光”的音为nimei bbaq或bbaq。bbaq(光)。
,
:读bbu,汉字“丘”的变体,纳西语“山丘” “山坡”读bbuq。bbu(丘)。
,
:读mi,汉字“火”的变体,纳西语“火”读mi。mi(火)。
,
:读mai,汉字“尾”的变体,纳西语尾巴读mai。mai(尾)。
,
:读me,汉字“不”的变体,纳西语“不要”的音为me。me(不)。
,
:读mee,汉字“天”的变体,纳西语“天”读mee。mee(天)。
,
:读diu,汉字“敲”的变体,纳西语“敲打”的敲读diu。diu(敲)。
,
:读mee,汉字“熏”的简体,纳西语烟熏的“熏”读meel。meel(熏)。
,
:读mu,汉字“兵”的变体,纳西语“兵”的读音为muq。muq(兵)。
,
:读dv,汉字“千”的变体,千千万万的“千”纳西语读音为dvq。dvq(千)。
,
:读to,前一个字同汉字“入”,后一个字是汉字“入”的变体,纳西语“嵌入”读音为tol。tol(嵌入)。
,
:读ddo,汉字“见”的变体,纳西语看见的“见”读音为ddoq。ddoq(见)。
,
:读ddai,汉字“太”的变体,纳西语太能干音为ddaiq。ddaiq(太能干)。
,
:读no,汉字“觉”的变体,纳西语觉悟的“觉”音为no。no(觉)。
,
:读nee,汉字“心”的变体,纳西古语“心”音为neeq。neeq(心)。
,
:读nei,汉字“又”的变体,纳西语“又”音为neiq。neiq(又)。
,
:读nv,汉字“你”的简体,纳西语“你”音为nvq。nvq(你)。
,
:读liu,汉字“中”的变体,纳西语中间的“中”音为liul。liul(中)。
,
:读gee,汉字“星”的变体,纳西语“星星”音为geeq。geeq(星)。
,
:读ge,汉字“昔”的变体,纳西语“昔日”音为ge gv。ge(昔)。
,
:读ku,汉字“口”的变体,纳西语“口”音为ku,ku(口)。
,
:读kee,汉字“犬”的变体,纳西语“狗”音为kee。kee(犬)。
,
:读gge,前一个字为汉字“凸”的变体,后一个字为汉字“凹” 的变体,纳西语凹凸不平音为gge ggeq。gge ggeq(凹凸)。
:读ggo,汉字臼齿的“臼”的变体,纳西语“臼齿”音为hee ggoq。ggoq(臼齿的臼)。
,
:读gge,汉字“上”的变体,纳西语上面的“上”音为ggeq。ggeq(上)。
,
:读ngv,汉字“与”的变体,给别人东西时纳西语说ngv。ngv(与)。
,
:读xiu,汉字“立”的变体,纳西语“站立”音为xiul。xiul(立)。
,
:读hu,汉字“夕”的变体,纳西语“夜晚(夕)”音为huq。huq(夕)。
,
:读hee,汉字“雨”的变体,纳西语“雨”音为heeq。heeq(雨)。
,
:读ee,汉字“牛”的变体,纳西语“牛”音为ee。ee(牛)。
,
:读ji,汉字“云”的变体,纳西语天上的“云”音为jiq。jiq(云)。
,
:读je,汉字经书的“经”之变体,纳西语“经书”音为jeq。jeq(经)。
,
:读jji,汉字偏旁三点水的变体,纳西语“水”音为jjiq。jjiq(水)。
,
:读jjiu,汉字“山”的变体,纳西语“山”音为jjiuq。jjiuq(山)。
,
:读ni,汉字“日”的变体,纳西语“太阳(日)”音为nimei或ni。ni(日)。
,
:读nie,汉字“目”的变体,纳西语“眼睛(目)”音为mieq,是nieq的近音。nieq,mieq(目)之近音。
,
:读xiu,汉字松柏之“柏”的变体,纳西语柏树的“柏”音为xiul。xiul(柏)。
,
:读rua,汉字“马”的变体,纳西语“马”音为rua。rua(马)。
,
:读zher,汉字“使”的变体,纳西语“使唤”音为zherq。zherq(使)。
,
:读si,汉字“穷”的简体,纳西语贫穷的“穷”音为si。si(穷)。
,
:读sei,汉字“了”的变体字,纳西语“了了”音为sei seiq。sei(了)。
,
:读ssiu,汉字“兒(儿)”的变体。纳西语小儿的“儿” 音为ssiul。ssiul(兒)。
,
:读siu,汉字“铅”的简体,纳西语“铅”音为siul。siul(铅)。
,
:读sher,汉字“长”的变体,纳西语“长”音为sherq。sherq(长)。
,
:读yu,汉字“羊”的简体,纳西语“羊”音为yuq。yuq(羊)。
,
:读a,汉字“合”的变体,纳西语集合的“合”音为aq。aq(合)。
,
:读e,汉字“我”的简体,纳西语“我”音为eq。eq(我)。
另外,还有些汉字好像没有什么根据似地出现在纳西标音文字之中,不知道这是不是初创者故意这样做,还是后来的使用者发生差错而一直沿用至今。例如,读作bbi或sai及qer;
读作ddee;
读作bbe;
读作bbai;
读作bba;
读作bbie;
读作ma;
读作tai;
读作ddei;
读作lv;
读作kua;
读作qiu和xi;
读作bbai;
读作zi;
读作tei;
读作ca;
读作ssai;
读作v;
读作ddo;
和
读作lu;
读作ye;
读作zza;等等。
除了汉字进入纳西标音文字外,纳西标音文字也采用了原有的象形文字中一些比较简洁的字。在这方面,李霖灿先生还制作了一个表,可供大家参考。纳西标音文字创制者还根据象形文字的创字方法,用象形、会意等手段,自创了一些新字,这些字都是一些结构比较简单的字。例如,fa(发);
ba(蛙);
bei(挑);
bv(蒸);
zzei(双);等等。
表4 李霖灿先生的形—音字对照表(经整理)
续 表
续 表
资料来源:李霖灿:《麽西研究论文集》,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84年印行,第42页。
可见,创制者是想用一些比较简洁的符号来改造纳西族的图画象形文字。但是,由于这些标音文字追随象形文字,没有声调,同音不同调,甚至用近音都可读,从而不能准确地确定其语音,再加上在书写过程中写得不规范,一个字有多种写法而引起字体上的混乱,因此造成了识别上的困难。而且,根据学者的分析,以丽江坝为标准的纳西语音有300多个(不包括不同的声调),而标音文字只有200多个语音,只占纳西语言的2/3,造成标音上的不完整,因此,这种标音文字未能普遍地推广开来,只在丽江坝区及附近地方的纳西族宗教祭司中作为一种辅助工具来使用。但是,这种文字由丽江木氏土司所创制,在纳西族象形文字之后的历史中出现,还是说明了许多问题。
在《木氏宦谱》中,这个7岁时不学而识文字,且创制本方文字的麦琮是宋仁宗时期丽江纳西族第一个大酋长蒙醋醋(牟西牟磋)的重孙,又是亲迎忽必烈于丽江宝山喇八渡口的麦良之父亲。忽必烈进入丽江后,木氏借元的势力逐步统一丽江,阿良成为丽江路的世袭管民官。立于明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的《木氏勋词碑》曰:“丽江始祖叶古年,传二十二世而麦宗大之,二十三世宗良(按:麦良)拓之。”[35]关于麦琮还有许多神异的传说,可见在木氏先祖之中,麦琮是特别被看重的。同样,木泰是木公的爷爷,在宗谱中提到其不学而识先祖所创文字,对其推动音字的推广也做了充分的肯定。
木公在明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第一次编纂的《木氏宦谱》中,引用了纳西族原始宗教东巴教中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说明到木公编纂《木氏宦谱》时,木氏仍然是信仰本民族的原始宗教的。而且,在元、明时期到丽江的一些文人学者,还记录了丽江纳西族从事宗教活动的盛况,元代李京在《云南志略》中说:“正月十五登山祭天,极严洁。”还说:“人死则用竹箦舁至山下,无棺槨。贵贱皆焚一所,不收其骨。非命死者,则别焚之。”[36]明景泰《云南图经志书》卷五“丽江风俗”说:“摩些蛮不事神佛,惟每岁正月五日具猪羊酒饭,极其严洁,登山祭天,以祈丰禳灾。”徐霞客的《滇游日记·七》说:“其俗,新正重祭天之礼,自元旦至元宵后二十日,数举方止。每一处祭后,大把事设燕燕木公。每轮一番,其家好事者费千余金,有以金壶八宝为献者。”[37]这些都是纳西族先民宗教的重要仪式、祭天仪式和丧葬的传统习俗,说明当时民族宗教相当时兴,甚至处于全盛时期。实际上,现在流行于世的纳西族宗教经典大多都留下了元代社会的痕迹,现在的纳西象形文字中所谓的kaq(皇帝)是一个蒙古统治者的形象,东巴教中的许多战神形象和经文中的服饰都留下了蒙古军队的痕迹。
元朝及明朝时,木氏土司实行愚民政策,不让民众读书识字。“元既设云南行省,即倡儒学。但万历《云南通志·学校志》载各府、州、县之庙学、书院,科目甚详,而丽江缺如。则元明丽江设学,虽有朝廷之命,而实未增设。所以不设者,土司之愚民政策也。”丽江第一任流官知府杨馝也说:“丽江旧无学,土酋木氏虞民用智而难治,如秦人之愚黔首,一切聪颖子弟具抑之奴隶中,不许事《诗》《书》。”①
徐霞客的《滇游日记·六》说:“丽江土著官姓为木,民始为和,更无别姓。”又说:“七和者,丽江之地名,有九和、十和之称。”方国瑜先生加按语说:“尚有八和地名,其称为七和、八和、九和、十和者,即因一村中有和姓七族、八族、九族、十族而得名。toba经中有‘和姓24族’之说,即言姓和之多也。瑜曾遍访明代古墓,间有龚、杨、李诸姓,乃土司之把事,而大多姓和也。或拆和字曰:和为木字戴笠负筐,取意木氏之奴隶,故今齐民皆姓和。不识初意为如是否?”[39]
我们推测七和、八和、九和、十和(束河)这些地名,并非有和姓七族、八族、九族之缘故,应该是奴隶主庄园的名称,木氏借助元的势力统一了丽江通安州地区后,在通安州设立农奴制的庄园,让被征服的纳西族梅、禾氏族成员成为他们的奴隶,在庄园中劳动,正如藏族农奴制下的奴隶一样,他们被剥夺了人身自由和一切权力,更不可能接受教育了。而木氏则如《明史·云南土司传》所说的那样:“云南诸土官,知《诗》《书》,好守礼义,以丽江木氏为首也。”
木公在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袭丽江军民府知府的职位后,派兵攻打寻甸和武定的造反者,以解省城之围。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派兵攻打维西、中甸、巴塘、理塘之地,并派人进京请诰,受中宪大夫称号,世袭知府,赐玉音“辑宁边境”四字。于是,木公于嘉靖二十四年(公元1545年)又第二次重修了《木氏宦谱》,这一次的重修,删除了东巴经关于《人类起源》的记载,以牟保阿琮为始祖,并认为牟保阿琮是蒙古人的后裔。木公和木高父子还在中甸北地题诗曰:“五百年前一行僧,曾居佛地守宏能;云波雪浪三千陇,玉埂银丘数万塍;曲曲同流尘不染,层层琼涌水常凝;长江永作心田玉,羡此当人了上乘。嘉靖甲寅长江主人题,释理达禅定处。”木公所说的释理达就是《木氏宦谱》中所说的宋仁宗年间到丽江雪山的蒙古人,也就是阿琮的太爷爷、木氏始祖蒙醋醋。《木氏宦谱》将东巴教称为“东典佛教”,木氏始祖被奉为东典佛教的佛祖。从这以后,木公便逐渐抛弃本民族的宗教,转向了佛教。东巴教便只好留存于山野和村寨中,成为纯粹的纳西族民间巫教。
【注释】
[1]《二十五史·汉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6年版,第2 5 8 7页。
[2]《二十五史·晋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51页。
[3]史东梅编著:《山海经》,云南人民出版社,第469页、第474页。
[4]《二十五史·汉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21页。
[5]林超民主编:《方国瑜文集》第4辑,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4页。
[6](清)《盐源县志》,光绪十九年,石印转复印本,第661-662页。
[7]转引自方国瑜的《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4页。
[8]林超民主编:《方国瑜文集》第4辑,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
[9]林超民主编:《方国瑜文集》第4辑,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
[10]林超民主编:《方国瑜文集》第4辑,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0-31页。
[11]转引自林超民主编:《方国瑜文集》第4辑,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
[12](晋)常璩撰:《华阳国志》,齐鲁书社2 0 1 0年版,第4 1页、4 7页。
[13](晋)常璩撰:《华阳国志》,齐鲁书社2010年版,第47页。
[14]林超民主编:《方国瑜文集》第4辑,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
[15]林超民主编:《方国瑜文集》第4辑,云南教育出版社2 0 0 1年版,第9-1 0页。
[16]林超民主编:《方国瑜文集》第4辑,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4-15页。
[17]《思想战线》,1981年第5期。
[18](晋)常璩撰:《华阳国志》,齐鲁书社2010年版,第41页。
[19]林超民主编:《方国瑜文集》第4辑,云南教育出版社2 0 0 1年版,第2 3页。
[20]转引自林超民主编:《方国瑜文集》第4辑,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4-45页。
[21]林超民主编:《方国瑜文集》第4辑,云南教育出版社2 0 0 1年版,第5 4页。
[22]转引自林超民主编:《方国瑜文集》第4辑,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57-58页。
[23]林超民主编:《方国瑜文集》第4辑,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57-58页。
[24]林超民主编:《方国瑜文集》第4辑,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58页。
[25]林超民主编:《方国瑜文集》第4辑,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59页。
[26]林超民主编:《方国瑜文集》第4辑,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59页。
[27](清)乾隆《丽江府志略》,丽署新出(91)临字第03号,第200页。
[28]《丽江文史资料》第5辑,云南民族出版社2 0 1 2年版,第3 4 1页。
[29]李霖灿:《纳西族象形标音文字字典》,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429页。
[30]方国瑜编,和志武参订:《纳西象形文字谱》,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4-45页。
[31]方国瑜撰,和志武参订:《纳西象形文字谱》,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4-46页,第53页。
[32]方国瑜编撰,和志武参订:《纳西象形文字谱》,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8页。
[33]李霖灿:《麽西研究论文集》,中国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1998年印行,第154页,第188页。
[34]李霖灿:《麽西研究论文集》,中国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1998年印行,第188页。
[35]转引自林超民主编的《方国瑜文集》第4辑,云南教育出版社2 0 0 1年版,第7 2页。
[36]转引自林超民主编的《方国瑜文集》第4辑,云南教育出版社2 0 0 1年版,第8 4-8 5页。
[37]转引自林超民主编的《方国瑜文集》第4辑,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84页。
[39]转引自林超民主编的《方国瑜文集》第4辑,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88页。
有关汉字甲骨文与纳西象形文字的文章
崇仁丽恩被认为是纳西族的始祖,东巴经的故事就是从崇仁丽恩开始展开的。精是舅父,崇指本身,纳西语的“崇洼”就是大象的骨根,也是同一个宗族的意思,紧接着的真正的人类第五代祖先,便是被称作纳西族创世祖先的“崇仁丽恩”,这个名字的意思就是“美丽的大象是最优秀的动物”,有赞美创世祖先的意思。他们都会进行每年一次的祭天活动,都会在每一年的祭天活动中,讲述人类形成的过程,讲述崇仁丽恩的故事,以此缅怀自己的祖先。......
2023-07-28
[32]这两个证据足以说明,纳西标音文字绝不是近百年所创制的,否则历史上的这些留痕便无法说清楚了。可见,在初创纳西标音文字时,创制者借用汉字的现象是比较普遍的,只是由于在使用汉字时,创造者故意让其变体走样,有的由于古今发音的差异,再加上在长时期的使用过程中引起的变化,后人难以认识清楚而已。......
2023-07-28
过了金沙江,纳西族先民远离了西蜀等地方,跨进了更加蛮荒的地区。住在永胜及其附近的摩梭人被称作巴西。在丽江附近,纳西族对自己内部一些事物的称呼,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例如,把纳西族的原始宗教称为“东巴”等,探究这些变化也是有意义的。这时吐蕃的势力已经发展到了大渡河流域,金沙江和雅砻江流域的纳西族地区,直接在吐蕃的控制之下。......
2023-07-28
用纳西文书写的东巴经又记载了些什么?对这些问题,专门从事纳西东巴文化研究的学者也并无定论。在纳西语中,纳西象形文字被称作“森究鲁究”,意思是木、石上的痕迹。根据研究,纳西象形文字最初是写在木头和石头上的。因此,东巴经就是用纳西族象形文字书写的纳西族原始宗教经书。东巴经中的许多观念和习惯也基本是在这些地方形成的,纳西象形文字和东巴经在这里产生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
2023-07-28
,:读go,“个”的变体。,:读qe,“丘”之汉字,qeq paq(独龙族),qel(贴),qel qe(合体)。,:读ji,“己”之汉字,jiq(秤),ji(置、放),jil(小)。,、:读zhee,“止”之汉字,zhee(土),zheel(折磨),zheeq(妨碍)。,:读chai,“串”的近音,qi chai(刺),chai(木寄生),chaiq(馋)。,:读zhu,“中”的变体,zhul(锥子),zhu(扎),zhuq(缝)。,:读zee,同汉字“子”字,zeeq(算),zeel(藏),zee(捆)。......
2023-07-28
还说“巴、蜀民或窃出商贾,取其筰马、僰童、髦牛,以此巴蜀殷富。”徙、筰都分别在今四川的天全和雅安。《华阳国志·南中志》说:“越嶲高定元自旄牛、定莋、卑水多为壘守。”《华阳国志·南中志》说:“亮欲俟定元军众集合,并讨之,军卑水,……亮既斩高定元。”诸葛亮于同年十二月回到成都。......
2023-07-28
汉字的演变甲骨文殷商的甲骨文是殷商时代的代表字体,它因刻于龟甲、兽骨之上而得名。大篆是相对于秦朝时的小篆而言的。汉字发展到草书一体,已近完美无瑕。文字的发展只能另辟新径,沿着新开辟的方向——印刷字体演进了。然而,由于宋体字既适于印刷刻版,又适合人们在阅读时的视觉要求,所以,一直沿用至今,是出版印刷使用的主要字体。......
2023-08-20
语音在现代来说,有普通话与方言的不同,也有读书音与口语音的区别。更明显的区别是古今语音的不同造成古今字音的差异。可正是由于语音的发展,作为声符的字的读音与形声字的读音常常发生不同的变化,使得声符不一定能准确地表音了。对于汉字的认读,中国民间常有 “认字读半边” 的说法。“半边”指的就是形声字的声符。这也是由于汉语语音发展导致汉字字音变化的一个方面,是我们了解汉字时要特别加以注意的。......
2024-01-2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