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除了能正确解决问题外,还可以深切体验从条件想起的策略。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解决这两个问题,我们都用了从条件想起策略,先根据前两个有联系的条件求出“黄花的朵数”这个新条件,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步,这样才能联系另一个条件求出红花的朵数。让学生回顾和比较解决问题的过程,形成对策略的完整认识,积累经验,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2023-07-27
重/难点
重点:从问题出发,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
难点:能对策略有正确的领悟和理解。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从问题想起策略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从条件想起策略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两者相辅相成。数量关系在数学学习中一直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不仅有助于本节课的学习,更有助于学生以后的学习。
难点分析:策略的形成不是通过教师的讲授,更多地需要学生自身的感悟和体验。在本课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提炼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感受策略的价值,这不仅考验教师的教学,更考验学生的理解能力。
突破策略
一、通过丰富的情境,构建必要的数量关系
出示:(1)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2)平均每人得到多少颗糖果?(3)买20支铅笔一共需要多少元?(4)还剩下多少千米没有行驶?让学生通过说需要的条件、列出数量关系,来明确思考数量关系的思路,感受其对分析
问题带来的帮助。
二、借助思维导图,形成核心思路
思维导图是用一个关键词或想法以辐射线形式连接所有的代表字词、想法、任务或其他关联项目的图解方式。它对学生理清解决问题的脉络,抓住问题的本质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出示这样一道例题:两个书包分别是130元和100元,两本作文书分别是15元和26元。小明有200元,要买一个书包和一本作文书,最多剩下多少元?引导学生思考:要求最多剩下多少
元,需要知道什么条件?引导学生画出思维导图(见下图)。由此可以帮助
学生推导出答案,使学生对从问题想起的策略产生深入的体会,同时感受到其解决问题的价值。
三、加强对比,明确使用情境
通过对比,学生能进一步理解策略的内涵,感受会更加深刻。出示一组对比题——
(1)图书馆购进一批少儿图书,其中《成语故事》42本,《寓言故事》比《成语故事》多18本,《童话故事》的本数是《寓言故事》的3倍,购进《童话故事》多少本?
(2)王叔叔家种了一些果树:桃树有480棵;梨树种了15行,每行50棵,苹果树种了9行,每行50棵。梨树比苹果树多多少棵?
让学生通过比较两道题,确定使用哪种策略比较合适,同时根据题意说一说解题思路:根据( ),我想到了( ),再根据( ),我想到了( ),所以列式为( )。通过这样清晰的思路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从条件想起和从问题想起两种策略的特点,提升对策略本质的理解。
突破反思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与“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构成了解决问题的两种基本方法。在本节课中主要是利用思维导图,通过对比,让学生根据问题清晰地找到对应的数量关系式。这对解决条件复杂的实际问题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提升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除了能正确解决问题外,还可以深切体验从条件想起的策略。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解决这两个问题,我们都用了从条件想起策略,先根据前两个有联系的条件求出“黄花的朵数”这个新条件,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步,这样才能联系另一个条件求出红花的朵数。让学生回顾和比较解决问题的过程,形成对策略的完整认识,积累经验,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2023-07-27
重/难点分析重点分析:本节课通过“围一围”“摆一摆”“拼一拼”“量一量”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以及怎样来计算周长,能为后面学习其他多边形和不规则图形的周长奠定基础。(4厘米)这样12个单个的小正方形的周长和是多少?......
2023-07-27
重/难点分析重点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初步理解了数据和汇总的需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要想了解某个项目的整体情况,就要对一些有用的数据先整理再汇总。最后汇总出小组同学的生日月份统计表。比如,当要统计的数据比较多时,可以先分组统计,再汇总;把数据按不同的标准分类,可以得到不同的信息;调查的对象不同,得到的结果可能不同。......
2023-07-27
重/难点分析重点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小数的含义和会读写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再让学生选择三种文具的价格,比较这三个小数的大小并交流,通过交流,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在教学时,注重唤起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引导学生借助元与角的关系、小数与分数的关系,以及比较整数大小的方法等来自主尝试比较分数的大小。......
2023-07-27
重/难点分析重点分析:平移和旋转是学生从低年级观察物体的静态形状,发展到感知物体的动态运动的起始阶段。平移和旋转是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的现象,是物体运动变化中最简洁的形式之一。本环节首先引导学生找一找教室内外的平移现象。利用小棒、长方形卡纸、三角尺等,做出平移或者旋转现象。学生在操作中,充分利用了所学知识,明确了平移和旋转的区别。......
2023-07-27
朝上的面是哪个分数,就从自己表示“1”的直条里拿走相应长度的彩条。此外,如果最后一次抛出的分数比剩余的彩条大,本次抛出的结果无效。让学生把分母不同的分数凑成“1”,进行的是异分母分数加法和减法,只是没有出现算式,不按法则计算,而是利用“分数条”进行计算,并表示结果,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活动能力。......
2023-07-27
重/难点分析重点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初步理解了面积的意义和面积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突破策略一、操作中发现首先,让学生用面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3个不同的长方形,并把摆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摆的小正方形的个数、长方形的面积记录在表格里。接着,再出示正方形,让学生说一说正方形的特点以及求正方形面积的方法。......
2023-07-27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间隔排列中蕴含着“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在活动中要层层递进,步步提高,引导学生认识到“一一对应”是学习这一知识的突破口。教学中通过画一画、圈一圈、演一演等方式让学生从“一一对应”的角度来认识两种间隔排列的不同,并进一步发现两种间隔排列中物体个数的关系。......
2023-07-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