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难点分析重点分析:从问题想起策略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从条件想起策略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两者相辅相成。它对学生理清解决问题的脉络,抓住问题的本质有着重要的作用。突破反思“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与“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构成了解决问题的两种基本方法。......
2023-07-27
重/难点
重点:会用面积计算公式来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难点:理解面积计算公式的本质意义。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初步理解了面积的意义和面积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推导面积计算公式,使学生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与乘法意义相联系的。本课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的本源,也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与推理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难点分析: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对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理解其本质内涵。因此,一方面需要学生理解“数方格”的方法,另一方面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运用直观形象地摆一摆、画一画等方法,有助于学生化抽象为具体,并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构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与乘法意义的关联。因此,理解面积计算公式的本质意义是本课学习的难点。
突破策略
一、操作中发现
首先,让学生用面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3个不同的长方形,并把摆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摆的小正方形的个数、长方形的面积记录在表格里。接着,引导学生观察刚才的操作过程,并说说有什么发现,使学生初步感悟到:长与宽的乘积就是小正方形的个数,也就是长方形的面积。引导学生表述:长边摆( )个,宽边摆( )个,一共摆了( )个( ),因此小正方形的个数就是( )个( ),面积就是长乘宽的积。通过表述,使学生体会面积与乘法中几个几的联系。
二、猜想后验证
基于以上学习提问: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怎样计算?学生能够提出猜想: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有关,面积就等于长与宽的乘积。但这只是根据刚才的例子提出的猜想,还需要经过更多例子的验证。因此,可以让学生通过更多的例子来验证自己的想法。
三、在操作与想象中理解
学生经历了操作发现和验证猜想的过程后,进一步感悟到长方形面积与长和宽的关系。接着,可以呈现三个层次的思考(见下图):怎样求出每个长方形的面积?第一题,学生通过观察,能够发现长边摆了4个,宽边摆了3个,一共能摆正方形的个数是3个4。第二题,可以让学生估计一下面积大约是多少,再让学生用简洁的方法来验证,通过摆一摆或画一画,能够发现一共可以摆小正方形的个数是4个5。第三题,通过摆小正方形发现个数是2个7,从而引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四、比较归纳,概括方法
通过前面几个环节的学习,学生已经感悟到了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可以组织学生对刚才的例子进行整体观察与比较,并思考: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怎样求长方形的面积?学生能够顺利得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并介绍公式:S=a×b。
接着,再出示正方形,让学生说一说正方形的特点以及求正方形面积的方法。学生能够发现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也可以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来求,因为正方形的长和宽相等,因此面积计算公式可以写成: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a×a。
最后,引导学生反思推导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过程,说说有什么体会。教师进行归纳性总结:(1)用小正方形摆出不同的长方形,看出面积与长和宽有关;(2)长方形包含小正方形的个数,等于长乘宽的积;(3)根据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帮助学生形成整体的方法结构体系。
突破反思
经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既是一次操作发现的过程,也是一次思考归纳的过程。教学时,一方面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摆小正方形来发现面积与长和宽的关系;另一方面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数学思考来沟通面积计算公式与乘法意义的关联,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了面积计算的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发现知识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重/难点分析重点分析:从问题想起策略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从条件想起策略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两者相辅相成。它对学生理清解决问题的脉络,抓住问题的本质有着重要的作用。突破反思“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与“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构成了解决问题的两种基本方法。......
2023-07-27
重/难点分析重点分析:本节课通过“围一围”“摆一摆”“拼一拼”“量一量”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以及怎样来计算周长,能为后面学习其他多边形和不规则图形的周长奠定基础。(4厘米)这样12个单个的小正方形的周长和是多少?......
2023-07-27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除了能正确解决问题外,还可以深切体验从条件想起的策略。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解决这两个问题,我们都用了从条件想起策略,先根据前两个有联系的条件求出“黄花的朵数”这个新条件,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步,这样才能联系另一个条件求出红花的朵数。让学生回顾和比较解决问题的过程,形成对策略的完整认识,积累经验,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2023-07-27
朝上的面是哪个分数,就从自己表示“1”的直条里拿走相应长度的彩条。此外,如果最后一次抛出的分数比剩余的彩条大,本次抛出的结果无效。让学生把分母不同的分数凑成“1”,进行的是异分母分数加法和减法,只是没有出现算式,不按法则计算,而是利用“分数条”进行计算,并表示结果,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活动能力。......
2023-07-27
重/难点分析重点分析:平移和旋转是学生从低年级观察物体的静态形状,发展到感知物体的动态运动的起始阶段。平移和旋转是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的现象,是物体运动变化中最简洁的形式之一。本环节首先引导学生找一找教室内外的平移现象。利用小棒、长方形卡纸、三角尺等,做出平移或者旋转现象。学生在操作中,充分利用了所学知识,明确了平移和旋转的区别。......
2023-07-27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间隔排列中蕴含着“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在活动中要层层递进,步步提高,引导学生认识到“一一对应”是学习这一知识的突破口。教学中通过画一画、圈一圈、演一演等方式让学生从“一一对应”的角度来认识两种间隔排列的不同,并进一步发现两种间隔排列中物体个数的关系。......
2023-07-27
重/难点分析重点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初步理解了数据和汇总的需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要想了解某个项目的整体情况,就要对一些有用的数据先整理再汇总。最后汇总出小组同学的生日月份统计表。比如,当要统计的数据比较多时,可以先分组统计,再汇总;把数据按不同的标准分类,可以得到不同的信息;调查的对象不同,得到的结果可能不同。......
2023-07-27
重/难点分析重点分析: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不仅是学习周长的基础,也是以后学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以及其他一些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基础,同时还有利于学生逐步建立空间观念。......
2023-07-27
相关推荐